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黑莓

下一代黑莓又是物理键盘?既然醒不来就别去叫它了

在CES大会上BlackBerry CEO程守宗宣称下一代机型将会继续采用以全键盘为主的设计,让人感叹黑莓似乎在6年前的一场梦中一直未醒。

jaxlee

发布于 2014年1月13日

在最近举行的2014年CES上,BlackBerry现任CEO程守宗(发言人Adam Emery已经证实,程守宗将继续担任CEO职务,董事会决定寻找CEO的事宜将无限期延迟)接受作者采访时表示,下一代黑莓手机将继续采用物理键盘,程守宗说:“我个人喜欢物理键盘,所以你会看到下一代BlackBerry将会采用物理键盘-当然我不能说所有的机型都是带有物理键盘的,但是它绝对是主要的机型。”前些日子他还表示,未来BlackBerry的业务将定位于企业与政府客户,邮件与文字输入体验是他们最看重的。看着他自信满满的说出这番话,稍微熟悉的人都会感觉到,BlackBerry仍然沉浸在5~6年前的那场梦之中没有醒来。

其实类似的言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以来,时任RIM的CEO Mike Lazaridis就对它不屑一顾,认为iPhone这样的手机有着天然的缺陷——因为他不是BlackBerry,人们需要的是全键盘,需要的是节省流量的数据服务,是邮件推送。甚至在推出两款并不成功的全触控机型之后,在2011年的采访中Mike仍然固执的坚持自己的观点。同年,苹果推出了iCloud服务,次年的4月,Google Drive也正式上线。

2012年,Thorsten Heins接过了RIM这个烫手的山芋,一方面给股东和媒体一个信心满满的姿态,鼓吹BB 10有多么的高效、人性、创新——但事实是能够从销售数字得到印证的;另一方面,将BlackBerry的核心机型向触屏手机转变,推出了Z10和Z30。但他表示BlackBerry不会放弃全键盘市场,因为BlackBerry拥有最大的全键盘市场。说的没错,市场上几乎只有他们还在孜孜不倦的生产全键盘机型。

直到程守宗结果了BlackBerry第三任CEO,为了展现自己逆转公司的能力,或者只是为了跟之前错误的路线划清关系,他做出了如下的决定:停止出售公司、外包硬件生产业务、将重点放在企业与政府市场、下一代机型的核心是全键盘机型。

好吧,这让用户们好像回到了2006~2008年,除了外包硬件生产业务之外,所有的理念与固执的Mike Lazaridis如出一辙。

既然定位商务与政府市场,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几家公司都做了些什么:Google通过Chrome和Android形成一套移动生态系统,将Google Drive,Google Doc整合,推出Google+ business,Google Map business等商业版服务,更不用说其Gmail企业版、Google Calendar等企业应用;微软在企业级服务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虽然受着来自Google和苹果的冲击,但2013年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的大型企业中,仍有接近30%的企业选择微软的产品进行IT部署;苹果算是进入企业市场最晚的公司了,但在2013年11月份的报告中显示,超过18%的雇员称他们在使用iPad进行办公。

而BlackBerry有些什么东西呢?上一次有关于BlackBerry的云服务新闻恐怕还是2012年底他们以5折的价格出售自己收购不到一年的公司NewBay了吧?企业服务在如今早已不是秘密的发送几封邮件,或者让公司IT人员远程部署一下你的手机这么简单了。能提供给企业什么样的服务,解决什么样的需求才是最关键的。

如此来说,就算全面放弃消费市场,就算不考虑现有的生态系统,BlackBerry将全键盘作为产品核心能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无非是转移焦点罢了——“从服务、从系统、从生态环境入手都太难也太晚了,我们不如将焦点放到硬件设备上吧”。

如果程守宗真的认为走这条6年前就在走的路真的可以“两年内复兴BlackBerry”的话,那么别去叫醒他了,心里记得曾经的BlackBerry就好。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黑莓」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黑莓」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jaxlee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