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企业级软硬件

思科为网络安全行业的收购开了一张空白支票,可是,买谁呢?

钟文

发布于 2013年3月1日

正在旧金山召开的Morgan Stanley TMT Conference上传来的消息,Cisco表示为Network Security行业的收购准备了一张空白支票(blank check,意思是花多少钱都乐意)。

展开前写个定义,这里提的 Network Security(网络安全)指的是企业的网络构架,包括防火墙,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 ( UTM),VPN和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DP), 而不是我们常说的终端安全。

Cisco在这个行业近年的糟糕表现大家已经有目共睹,过去五年中丢失的市场份额至少要达到10%(详见其年报)。这其实也不奇怪,Cisco虽然近年收购和改革都相当频繁,但多是在其他领域,比如说Enterprise Network(routing & switching,去年收购Meraki就是这个部门做的),比如说Collaboration(WebEx和其他所有视频通讯业务都归在这个组,虽然WebEx表现一年比一年糟,但 Cisco倒是很耐心的在尝试),甚至Datacenter业务都随着这两年UCS的推出大肆革新了一番。而Network Security是个有趣的行业,撇开最近几年不谈,倒带20年,Network行业基本没变过——基本构架从来没本质上的变化,行业的竞争者也就是这几个:1.Cisco, 2. Cisco, 3还是Cisco。

近年来促成Network Security行业变天的还是Network本身的变化:1)随着私人和工作对网络的使用界限日益模糊,企业对application awareness和application control的要求越来越高;2)BYOD(自带设备办公),这个我们报道了很多次了,我就不赘述了。应势而生的是很多新的Network Security公司,比如Fortinet,比如Palo Alto Networks(题外话,其创始人之一Yuming Mao是以前从NetScreen派系出来的中国工程师,他当年是NetScreen的Chief Architect,去了Juniper以后混得也是风生水起)。也有一些综合性的公司在这个行业近年表现抢眼,比如说Check Point和Juniper Networks,前者涉猎各个方面的安全软件,后者是向Cisco一样的网络设备供应商,而最近在网络安全上都很有建树。

Cisco此番的言论说明了它们也意识到了自己在network security上的缺失。照理说,Cisco现在提供全套的网络设备(routers, switches, servers),要是能再加上network security,就能成为企业在网络构架端的一站式终点。虽然2011年的RSA上Cisco开始了其SecureX的网络安全策略,但不过是把现有产品重新打包了一下,没有提供任何新产品,功能依然不完善,需要通过收购补强。

可是Cisco能买的公司实在不多,这个行业独立的pure play的公司并不多。像Palo Alto Networks和Fortinet实在太贵,销售额10倍的市值很难让Cisco的股东买账。虽然这两笔收购对会非常实用:去年夏天,在Palo Alto Networks上市之前,有消息称Cisco曾经试图将其收购,但双方差价达到数十亿美金,最终谈崩。其他的一些私有公司现在也不好买,FireEye很有可能在一年内上市,Barracuda Networks火得一塌糊涂,最近一轮的融资达到一亿多美金(要知道,它在2011年的销售额还不足五千万美金)。SonicWall曾经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普遍的观点是Cisco曾经参与了竞价,但最后输给了同样有着“空白支票”策略的戴尔。与之前提到的很多私有公司不同,SonicWall的产品线丰富,会是一个很好的platform play,现在看看戴尔在网络安全端基于SonicWall后通过几次小收购和内部开发搭建起的产品线,Cisco恐怕是悔都来不及。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企业级软硬件」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企业级软硬件」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钟文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