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Twitter

不要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直的也不行

“国产产品均原罪;微信淘宝不屑装;国内大学不能读……”,这个态度其实挺讨厌的。

蒋鸿昌

发布于 2016年3月4日

“国产产品均原罪;微信淘宝不屑装;国内大学不能读……”,这个态度其实挺讨厌的。

 

劝朋友失恋时,我们总会说,“不要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多的是。”先不说逻辑,这话其实挺歹毒的,不仅把朋友的男(女)朋友说成不成材的歪脖子树,还把朋友说成是没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

不过,剧毒还需猛药攻,看他(她)痛哭流涕、要死不活的样子,别说骂两句,暴打一顿如果奏效,他(她)也一定感激涕零,深感无以为报。

那现实中有没有人真的傻到抱着一棵歪脖树吊死呢?字面意义来看当然没有,即使发生了,那也是迫不得已的悲剧。但是,没见过什么好东西的“井底之蛙”倒是真不少。

我是做媒体的,单就信息、资讯来看,就有不少人乐于抱残守缺,“在一棵树上吊死”。比如那档开始于晚7点的电视节目;比如某些标榜官方声音的报纸;比如,那些来自七大姑八大姨从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听来的谣言。

不管吃过多少亏,上过多少当,这些渠道的资讯永远能获得一大群人的追捧,甚至是反复上当的那群人。

然而有时候,你又很难狠心去苛责他们,尤其当这些人是你身边的亲人时,年龄、个人经历、教育背景以及一些不希望他们看到更多的力量,都让那口井变得又高又深,难以逾越。一棵歪脖树就让他们觉得拥有了整片热带雨林,绝不愿再多走出一步。

年轻一代不同,他们虽然和父辈生活在类似的环境,但幸运的是在好奇心旺盛的年纪有了更多的资讯来源渠道。拿从小耳濡目染,被奉为绝对真理的东西和外面的世界一比较,不亚于发现新大陆。

这个时候,被外面的世界吸引的年轻人就分成了两拨,一拨人在“新大陆”上汲取过去无法获得的资源,让自己变得更睿智、包容,甚至有人念及“旧大陆”上的故友,会致力于让井口变得更大一些,让思维里的墙更薄一些。

还有一拨人就挺讨厌的。终于拆掉思维里的墙,放弃那棵歪脖树之后,他们马上又在新大陆上的森林里找到了另一棵树,这棵树光鲜、高挑,比歪脖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拥抱变化,拥抱美好当然总是好的,但总要抱着一棵树就不好了,不仅姿势同样不雅,思维里的另一堵墙又会很快建起来。

想起一个事儿,2011年6月份,罗永浩在Twitter上发了几句Twitter不如新浪微博好用的牢骚,马上引来了一群“Twitter原教旨主义者”的围攻,最后居然吵到几个中年男子义正言辞地发出公开绝交信。

这么多年过去,微博和Twitter都已经成了上市公司,从今天的市值看,Twitter差不多相当于4个微博,但是在体验上,Twitter还是经常让新用户不知所措。去年曾有一位19岁的美国大学生描述了年轻人眼中的主流社交网站:“老实说,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怎么理解Twitter。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非常忠实的群体,他们孜孜不倦地在Twitter上发布内容,还有一个群体只是阅读或者转发,还有很大一群人根本不用Twitter。”

Twitter其实也在改变,比如让推文内嵌的图片显示位置更突出,把转推(RT)改为引用,增加评论,把“收藏”(Favorite⭐️)改成“喜欢”(Like❤️)。是的,某种程度上来看,它变得越来越像微博,但在我看来,这一点都不是坏事。

那微博最终一定会大获全胜吗?当然不能这么说,仅从市值上就看得出来它和Twitter的差距,而在全球化、避免骚扰用户、搜索等方面,微博的体验也远逊Twitter。

我们需要的是,是破除思维里的墙,不管它是“旧墙”还是“新墙”,放眼整片森林。我们不能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直的也不行。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Twitter」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Twitter」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蒋鸿昌

深圳、香港、广州、厦门及周边好玩的创业公司都可以来找我。 微信hongchang2011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