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无人驾驶

这家神秘的创业公司,凭什么叫板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

一家叫做 Drive.ai 的硅谷创业公司,悄悄获得了加州车辆管理局颁发的牌照、成为 Google、特斯拉、奔驰等无人车的同伴,被允许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

Vicky Xiao

发布于 2016年4月27日

阿尔法狗大胜韩国棋手李世乭还过去不久,现在,这些科学家们又想着让人工智能在开车这件事情上挑战一下人类了。

事实上,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开车这事比下围棋难得多:Google 的自动驾驶汽车仍然停留在昂贵改装、小规模测试阶段;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又据说只是辅助驾驶系统 Mobile Eye 披了一层皮,在高速上用用还靠谱,但是还不能处理好商业区的复杂路况。

(Google无人驾驶车车队)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家叫做 Drive.ai 的硅谷创业公司,悄悄获得了加州车辆管理局颁发的牌照、成为 Google、特斯拉、奔驰等无人车的同伴,被允许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

这个牌照有多难拿呢?

除了Drive.ai 之外,总共只有12家公司获得了这个牌照,大部分都是名字亮闪闪的大佬, 比如大众、奔驰、Google、特斯拉、尼桑、宝马、本田、福特、博世,德尔福(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之一),创业公司只有两个:刚刚被大众以10亿美金被收购的 Cruise Automation,和计划造机器人出租车的 Zoox。这也侧面证明了 Drive.ai 的技术实力,毕竟,车辆管理局可不会让不靠谱的自动驾驶车冒冒失失开上路,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威胁。

(加州车辆管理局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牌照公示页面)

PingWest 曾经体验过 Cruise 的无人驾驶改装车,但是 Drive.ai 还很神秘,如果不是牌照消息公布,它并不愿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它的官网只有一张写着公司名字和招聘的图片,除此之外你在网上几乎找不到和它有关的其它信息。

PingWest 最近约到了 Drive.ai 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卡罗尔·莱利(Carol Reiley),才知道他们在去年年底就获得了1200万美金的A轮融资,现在有 20 多个成员,专注用深度学习的技术来为汽车提供价格低廉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尽管不愿意透露具体技术细节,但是莱利告诉我们,Drive.ai 和 Google 无人车、特斯拉等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路:

Drive.ai 聚焦在汽车的‘大脑’,主要用深度学习技术来打造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系统,让计算机自己训练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不是试着把所有做法都提前写在计算机里。

路面情况是动态的、有无穷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围棋的步数仍然是有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工智能可以下围棋、但是没法开车),开发人员不可能列出所有情况、提前设定好所有做法,所以,让机器像人类一样获得训练、自己学习才是更有效的。

除了可以让计算机自主做出更准确的决定以外,Drive.ai 的另外一项优势在于低成本。它正在研发的软件,可以用一台低价的小电脑就控制汽车,而且可以利用汽车上现有的感应器,把感应器变得更智能,而不用像 Google 无人车那样用又贵又大的电脑系统,同时还要配上昂贵的雷达和激光感应器。

为什么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这么久的 Google 却做不到这一点?

在莱利看来,这也和时间节点有关。事实上,深度学习技术是在2008年开始兴起的,利用GPU来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可以充分发挥其高效并行计算能力,在使用海量训练数据的场景下,所耗费的时间大幅缩短,占用的服务器也更少。如果对针对适当的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合理优化,一块GPU卡可相当于数十甚至上百台CPU服务器的计算能力;而且它在摄像头和其他廉价的感应器的使用上也都非常好。

但是当Google无人车项目的负责人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在2004 开始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的时候,深度学习技术那时几乎还不存在,必须依靠计算机视觉技术,所以Google 无人车不能光用摄像头,而是必须得依靠昂贵的雷达、激光等,才能保证准确性。这也就导致 Google 的无人车价格非常昂贵,很难大规模应用。

当然,现在 Google 已经把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里,但是它很难把以前的计算机视觉做法全部推翻,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在雷达系统上重金投入,不可能完全放弃。

(Google最新的无人车仍然保留了昂贵的雷达和激光感应器)

不过,莱利认为 Google 确实是在无人驾驶技术上进展最快的公司,相比之下,很多其他公司是在夸大其词。“很多公司都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这些词随便贴到自己身上,但是你看他们的成员就可以发现,他们可能有很好的软件工程师,但是并不是深度学习背景的。”莱利说。

尽管莱利不愿意透露 Drive.ai 成员的名字,但是它的招聘信息上却透露,几位联合创始人来自大名鼎鼎的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有多牛呢?几大汽车公司都想要和他们合作,很多人工智能界的顶级专家都来自这个实验室。

(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研究非常领先)

另外,Drive.ai 还有成员来自 Google 无人汽车项目组、Google 街景项目组、Facebook、尼桑、通用等汽车公司。

包括莱利自己,同样也是超级“学霸”加机器人界的大名人:她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诞生了22位诺奖获得者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 Hopkins)的双料博士,曾经从事手术机器人的研究,非常了解深度学习技术和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她还曾登上 Make 杂志的封面,并曾被评为科技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在获得牌照后,Drive.ai 很快会有一系列配备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车上路测试,包括负责数据收集车、还有自动驾驶车等,而他们也在计划吸引更多工程师加入。

莱利说,未来的每个人都会要有一个机器人,而自动驾驶汽车有可能就会是很多人拥有的第一个机器人。这不仅将出现在美国,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同样如此。

她三周前刚刚去了中国,在她看来,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有很大的想象力: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会涌现一大批技术并不熟练的新车主,交通状况很复杂,人们开车又很有“侵略性”(aggressive),自动驾驶技术将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无人驾驶」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无人驾驶」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Vicky Xiao

Tell me your story. xiaoxu@pingwest.com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