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出行

指望大跃进式的“巴铁”改善交通?别逗了

“巴铁”这种大跃进式的愚蠢发明更像是一种工业革命时期的妄想。

盛威

发布于 2016年8月5日

最近一个标榜为中国原创重大发明的“巴铁”立体快巴项目再次打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旗号登上了个大媒体,不明真相的群众纷纷表示中国创新要逆天了。

其实这个“巴铁”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早在 6 年前,它(当时被称作“立体快巴”)就以“首个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发明”为噱头引发了不少关注。登上《时代周刊》不假,但它仅仅是被《时代周刊》列为“2010年的 50 个最好的发明”,并非宣传所说的“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不过随着 6 年前的那轮 PR 过去,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东西。直到在今年 5 月的第十九届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它改头换面为“巴铁”再次引发关注。根据宣传,“巴铁”是一种为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而设计的新型轨道巴士,车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空间载客,下层空间留给小型汽车通过。

不知道为什么曾经的“立体快巴”这个简单直白的名字会被改名为“巴铁”,但这个名字似乎很耳熟,在铁血社区里它指的是一向跟中国关系亲密的巴基斯坦铁兄弟。或许它的发明者想要为它取一个洋气的名字走向国际化的时候刚好逛了逛铁血社区和强国论坛,便轻易地扼杀掉了自己贫瘠的想象力。

我们已经见过了有轨电车、轻轨、地铁、双层巴士,这个所谓未来出行方式的“巴铁”其实就是这些交通工具的结合。更可怕的是,这种简单粗暴的结合根本没法在现实中使用。

首先它面临上方限高和下方限高的问题,按照“巴铁”官方的数据,“巴铁”车辆高度为 4.5-4.7 米,但城市道路一般道路的限高也就是 4.5 米,有隧道和天桥的地方限高甚至能低至 4.2 米,如果“巴铁”真的能在市区路面上跑起来的话,就得和轻轨一样大规模拆迁了。

另外,“巴铁”的下方限高为 2.1-2.2 米,大部分高度为 1.6-1.9 米的小型汽车的确能从下面通过,但问题是如何将那些更高的卡车和客车分隔到别的车道,而被这个龙门吊压在身子底下的小型汽车司机的心理阴影又有多大。

关于“巴铁”在技术上有多不靠谱,请出门左拐知乎,再次不再赘述。其实我更想谈谈中国式民间创新到底有多不靠谱。在 2011 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巴铁”的发明者宋友洲说他是这样想到这个创意的:

2008 年 7 月的一天上午,烈日炎炎。宋友洲坐车去为新产品——智能自动泊车装置做市场调查,路上十分拥堵,他如坐针毡。就在这时,一个念头跳进他的脑海:“我的泊车专利,就是利用空间,汽车一层层停泊在立体钢铁框架中。那么,解决交通拥挤的状况,可不可利用空间呢?” 这个立体“怪物”的体型该是什么样的呢?宋友洲苦思冥想。他猛然想到了大型企业钢材仓库里的龙门大吊车。这种吊车是由角钢焊成一个“门”字形框架,下端装有两组车轮,轮下是长长的钢轨。钢铁就堆放在两条铁轨中间,在司机的操控下,巨大滑车在“门”的横梁上方运动作业。

资料显示,宋友洲仅读过小学,拥有近 50 项发明专利,人称“发明哥”。你看,这个民间发明家拍拍脑袋就设计出了如今我们惊呼“黑科技”的未来巴士。这种近乎大跃进式的发明,完全没有任何理论和应用基础。

非常令人好奇的是,这 6 年里几乎销声匿迹的“巴铁”为何在今年突然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巴铁”背后的金主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搜狐财经今年 4 月就曾经报道过,巴铁科技公司背后的华赢集团,打着与地方政府关系良好的幌子,凭借对外许诺的高回报来大肆吸金。而这个华赢集团本身拥有超长的产品线,该公司旗下的 P2P 理财平台华赢凯来又是“巴铁”项目的资本运作方,并以“巴铁”为落地项目向投资者许诺极高的回报率。

现在一切就很明确了,P2P 兴起的这几年里,大量平台倒闭或者跑路,平台都希望找到一个看起来靠谱、高回报率的落地项目来吸引投资者,而“巴铁”刚好就很符合这个要求,民科和 P2P 就这样合流了。

为什么一个这样的大跃进式民科项目,却被这么多人叫好?除了背后肮脏的利益驱动因素之外,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一个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所以人们都在翘首期待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变革。

其实今年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的改变,最近公布的“专车新政”让我们可以合法地乘坐滴滴和 Uber 的专车了,共享经济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已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而无人驾驶技术在这几年的飞速发展,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Google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上不遗余力的投入,奥迪宝马等传统汽车公司对自动驾驶技术也极度重视。今年上半年,通用汽车接连投资了专车平台 Lyft 并收购了无人驾驶技术创业公司 Cruise Automation,据报道称,将很快进行自动驾驶专车服务测试。

另外,今年五月 Hyperloop One 在内华达洲的沙漠中完成了首次测试。这辆备受关注的超级高铁仅用了 1.9 秒就加速至 180km/h,极限速度达到 640km/h。这个由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在 2013 年提出的真空管道输运系统概念使用真空管道和磁悬浮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列车的运行阻力,理论上运行速度能够达到 1000 km/h。

为什么无人驾驶、超级高铁能够得到主流资本的支持,而民科“巴铁”却只能通过 P2P 吸引不明真相的群众呢?因为前者背后支撑的是 Google、特斯拉和全世界顶级科研机构的研究结果和对未来的洞察,是背后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积淀,虽然同样争议不断,但我们至少看到了在它们跑起来的样子。相比之下,“巴铁”这种大跃进式的愚蠢发明更努力的地方却是演示视频,它并不想真正在路上跑起来,而是给你们来一剂中国式创新春药。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出行」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出行」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盛威

当地文青。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