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移动健康

对健康类App来说,硬件只是个“面子”

steven

发布于 2013年8月13日

像是春雨掌上医生这样的健康类应用,已经具备了通过手机摄像头来检测用户心率的功能。但这种检测形式会受到环境背景、光线都物理因素的干扰,同时也无法连续记录用户的特征。

于是一群搞硬件的人开始了健康类App的配件研发,让健康、运动检测更加专业,数据采集更加准确。在国外比较知名的有手环设备Jawbone Up、别扣设备Misfit以及腕表Pebble(与RunKeeper配合)等。而在国内,我们也看到了咕咚运动这样的软硬结合的探索者。

昨天在参加一个健康类App主题沙龙时,咕咚运动的创始人申波分享了他对于健康类App的硬件的看法。

“硬件带来收入,服务带来利润”

这是申波对其咕咚运动软硬结合模式的一个总结。我从中读出的意思是:不能靠卖硬件赚钱,服务是核心产品。其实在申波的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就一直强调“我们主要是做软件(服务)的,只是顺带做了下硬件”。

可以看到,对与咕咚运动这样的国内健康类App服务商来说,软件服务才是重点。申波虽然是硬件出身,但咕咚网前期是先做的软件服务:咕咚健身+咕咚运动,后来合并为了咕咚运动。在通过软件服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市场基础后,他们逐步推出了咕咚手环、心率带以及健康秤等App配件。

这些售价最高不超过400块钱的健康硬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进行数据采集。以前的咕咚健身追踪器需要手动将数据上传至PC,而现在智能机普及后,所有的健康数据可以自动发送至社区。有了硬件,健康类App可以做得更加专业。因此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App身上,“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硬件的作用,在这里看来除了提升用户体验、带来销售收入外,就是抵消了成本。而赚钱的点则体现在服务上。

开放API,数据比硬件更值钱

社区体现着咕咚运动这类健康类App服务商最核心的商业价值。“社区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激励用户去运动的保持健康的一种手段。”但社区形成后,其所承载的数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掌握了这些数据,健康类App服务商自己可以不用,而是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比如其他的健康或者医疗类服务,亦或是娱乐性的体育运动应用。

虽然申波自己说不去做平台,但在有了庞大的用户群和数据积累并开放API后,健康类App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一个平台。也许咕咚运动在App设计上不会向平台去靠拢,但在实现的只能上掩盖不了它平台的属性。

因此,用户基础、社区基础以及数据基础,这些要比一款硬件来得有价值。在现阶段,为什么说做手环比做手机还难,“因为手机产业链已经飞铲成熟,而手环这种穿戴设备还刚刚起步。”所以想要从硬件上赚很多钱,至少目前还不太现实。

个性化解决方案是健康类App的终极价值体现

我上一篇文章讨论了大数据如何改变在线教育,其实在健康运动App这个领域也有着同样的原理。

Mobile Health:软硬结合+平台+大数据=个性化。这是三星MSCC研发总监李伟列出的等式。其实关键字就一个:个性化。为什么不是大数据?因为大数据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用户,服务的价值就是体现在个性化。

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预测犯罪率,可以预测选举,可以针对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这里的情景,就是预测用户的健康状况。有了数据的积累,手环等穿戴配件可以提前预知在某种条件下用户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有多大。

如果情形严重,与该手环设备绑定的App会自动向家人或医院发送信息,并定位该用户。这只是我自己假设的一个应用场景,在大数据层面上,健康类App还会有更加广泛的作用。

李伟说,三星对于移动健康(Mobile Health)的见解包括:软硬结合、内容和服务以及大数据。我觉得这不仅是三星的见解,这就是一个健康类App应有的完善的产品结构。

首先有硬件来提升用户体验、采集数据以及获得收入,其次通过软件提供用户服务和平台服务,最后生成大数据。有了大数据,就会再次从硬件开始,完成一个循环:大数据帮助硬件更好地服务用户(如预测用户发病率),硬件更好地反馈给平台信息,平台更好地凝结成新的大数据。

我觉得这个模式不仅是健康App的未来,也值得医疗类App借鉴。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移动健康」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移动健康」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steven

不做二手新闻。 微博:@urpalsteven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