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Mobileye

3 年研发 Minieye 对标 17 年 Mobileye,这会是一个模仿又超越的中国创业故事么?

从姓名到技术,技术到规模,规模到市场,Minieye 对标 Mobileye 像极了那种我们熟悉的中国厂商模仿-竞争-最后或许会实现超越的案例——这大概是因为中国孕育着极大的市场规模。不过在汽车前装电子设备这事上能否实现超越还不得而知,但这点我们在社群、共享经济等新兴领域已经看到了太多案例。

王飞

发布于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厂商 Minieye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以色列 Mobileye 厂商的技术对标。根据现场 Minieye CEO 刘国清介绍,Minieye 公布的旗下后装产品与行业标杆 Mobileye 后装产品的实际对比结果,包括车道偏离预警、前向碰撞预警、虚拟保险杠三个功能的对比,其最后的准确率都与行业标杆 Mobileye 相似,最后的测试准确率为 95% 以上。

Minieye 成立于 2012 年,是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刘国清与同学一起创办,前身是新加坡政府媒体发展局(MDA)支持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研发项目,致力于通过计算机视觉方法为汽车提供 ADAS 高级驾驶辅助功能。

而后者被模仿尊敬的对象 Mobileye 则是 ADAS 的龙头企业,不管是传统车企甚至是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你能想到的那些提供了自动刹车辅助、车道偏离辅助等功能的汽车产品,有 75% 以上都使用了 Mobileye 的解决方案。

刘国清提到 MiniEye 经过了两部车 16 个省 8909 公里的测试,而 “An eye for an eye”则是团队给这次技术对标项目提出的一个新名称。

对标的场景就很有趣了,Minieye 和 Mobileye 同时装在一辆汽车上在标准省道、公路、高速路等场景进行对标。刘国清提到中途过程中也已经完全经历了晴天、大雨、雪天、大雾以及大风等天气情况,逆光、阴影、阴天、路灯以及黑暗等照明情况,甚至还有 Mobileye 可能不擅长的乡村道路。

从姓名到技术,技术到规模,规模到市场,中国市场内 0 竞品,Minieye 对标 Mobileye 像极了那种我们熟悉的中国厂商模仿-竞争-最后或许会实现超越的案例——这大概是因为中国孕育着极大的市场规模。不过在汽车前装电子设备这事上能否实现超越还不得而知,但这点我们在社群、共享经济等新兴领域已经看到了太多案例。

Minieye 对标 Mobileye,会不会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厂商模仿对标甚至超越国外厂商的鲜活例子?

用三年的时间追上以色列厂商十七年积累的成果,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虽然对标案例已经显示两家产品的使用效果都已经差不多了,我们不如探讨摆在 Minieye 面前还有多少问题?

一,说服普通消费者购买后装产品,但这种类型的后装产品并不是刚需,市场也不是很紧俏,连 Mobileye 都卖不好。超越失败;

二,说服主机厂将 Minieye 纳入前装供应商,这本身存在难度——大概是来自规模以及成本方面的竞争,超越有难度;

在这点上吉利作为主机厂到是有一些发言权,“关键是在量产之后能否达到测试与试验条件下的水准,我们并不是排斥国内厂商的产品或是说非要用国际大牌产品,最后摆上台面的肯定是可靠性与价格。”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刘卫国谈到。

陈超卓是中瑞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总监,他此前在北美福特任职多年。他认为,在前装电子领域,还没有任何厂商使用国产品牌的产品。“谁敢说中国哪个产品比博世的好?技术和成本至少要占一头,规模上不去,成本也下不来。不然这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商业。”

刘国清反而认为——用于计算的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发展已经摊平了当年 Mobileye 做研发投入的费用,现在可供选择的方案很多;Minieye 更懂中国国情,Mobileye 在中国的表现没有先天优势——他还举例说乡村道路下那种打远光错车的情况、前边有一辆驴车的情况等等。

Minieye 仅仅算是一个开始,在前装电子领域测试进入量产还有一个非常遥远的过程,理应给一些鼓励。不过 Minieye 想逆袭 Mobileye,先进入量产车再说吧。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Mobileye」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Mobileye」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王飞

资深作者 线索采集微信:xcodejk关注智能硬件市场及汽车商业领域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