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移动支付

一直在听说,一直没实用的NFC:运营商说年底可以刷手机乘公交了

Vicky Xiao

发布于 2013年7月1日

如果要列举一个一直在听说,但是几乎还未使用过的技术,那么NFC绝对算是其中的一项。

在上海举行的GSMA亚洲移动通讯博览会上,NFC技术成为了一个绝对的亮点。大会不仅通过各种互动、游戏鼓励与会者试用,在中移动手机钱包的赞助下,组委会还免费提供一定的额度让与会者在专门的体验区购买饮料或点心,甚至会场附近的餐饮店、自动售货机以及附近商场的支付终端,都可以使用中移动的手机钱包来结算。

所以,在看到中移动和合作伙伴,比如三星、浦发银行等,在展区里不遗余力的推广手机钱包技术,也就不奇怪了。目前,中移动已经和中行、中信等近10家银行达成合作,用户可以通过上述银行为手机钱包充值,此外,中移动还和浦发银行一起,推出了NFC手机支付联名卡,里面包含电子现金账户和信用卡账户信息,激活后可以通过手机消费、空中圈存和交易查询等功能操作。

不过,工作人员介绍称,要使用这个功能,不仅手机需要配备NFC功能,同样还需要一张具备中移动协议的NFC-SIM卡,这需要用户自己去指定的网点更换,然后才能在全国130余万台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的POS机、自动贩卖机、或者支持NFC功能的ATM机上使用。中移动的手机钱包目前能实现快速远程授信、快速充值和小额消费结算几项功能。

在中移动的展台里,还专门展出了一台公交系统的刷卡进站设备。按照工作人员的演示,只需要将装有手机钱包功能的手机如同使用公交卡一样轻轻碰触感应区,即可完成刷卡扣除费用的操作,整个过程非常便捷简单。而在体验区,我也借用工作人员的手机,完成了了在自动贩卖机上购买饮料的过程。

演示总是美好的,但要到什么时候,普通用户才能在真实的消费场景中使用这项技术呢?中移动工作人员告诉我,目前,在上海,全家、星巴克、面包新语等商户已经可以通过刷手机实现小额支付,他们也在和上海地铁合作,将于年底推出刷手机乘坐地铁的服务。至于北京,他们与北京公交的联网和内测已经完成,将尽快推出刷手机乘坐公交车服务,之后也将推广到地铁、机场、学校等地。

除去中移动,中国电信也同样在GSMA大会上展出了自家的NFC产品。他们负责移动支付的经理告诉我,现在NFC技术反而在二三线城市,比如安徽的部分城市和成都,有更好的推广,交易额每月都已经超过好几千万,反而是在大城市,由于金融机构和运营商的不同要求,推广NFC支付阻力重重。

要想大规模地普及NFC技术,除去运营商外,终端设备商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作为中移动合作伙伴,POS机提供商杉德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目前已经有60%的POS机支持NFC技术,他们也将和上海移动联名发行SWP-SIM卡形态的记名制预付费卡,并在上海近两万商户内提供刷这种预付费卡进行手机支付的服务。

而三星也是NFC支付积极的参与者。目前市面上支持NFC技术的手机,大多都来自于三星,而且前面提到的中移动和浦发的联名卡,目前也只支持三星的两款机型。在大会上,三星还展出了两款还未上市的NFC设备。

一款是针对商户的结算终端。如下图所示,在对商品进行扫描后,相关价格等数据会记录到面板里,消费者只需要用手机在右侧的感应器上一扫,就可以完成支付。

还有一款是针对个人消费者的手机外设。如下图所示,它可以插在手机上使用。

此外,在大会现场,也有不少利用NFC技术进行信息传输的特色区,比如参观者能够下载信息和地图,与智能海报互动,或者加入遍布整个会场的近场通信寻宝活动,甚至还可以利用商务卡来建立虚拟名片、和其他的与会者交换信息。来自台湾的中华电信也在利用NFC技术和与会者进行互动。

事实上,除去支付外,NFC技术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将校园/企业一卡通、会员卡等装载在手机中,实现企业或校园内的手机刷门禁、考勤、签到、图书馆借阅和选课等。在这方面走得较快的韩国和台湾,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NFC技术在公共服务上的应用。

据GSMA官方预计,在2016年,全球将售出10亿台NFC手机,同时NFC设备将支持500亿美元的交易额。或许,新一波NFC技术热潮将来袭。只希望这次始于上海的NFC“热潮”,不要在真正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前,就已经“退了烧”。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移动支付」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移动支付」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Vicky Xiao

Tell me your story. xiaoxu@pingwest.com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