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虚拟 SIM 卡

Apple Watch和小米手机都可以开通虚拟SIM卡,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

区别就是能否被运营商认可

curator

发布于 2018年2月26日

Apple Watch 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Apple Watch 3 相比前两代最吸引我的是拥有独立联网能力的移动蜂窝版。

Apple Watch 终于不再是 iPhone 的附属产品,而且配合已经「退役」的 iPhone 6s——把 iPhone 6s 与 Apple Watch 3 配对,并开通 eSIM 卡,出门的时候只需要再带上不与手表配对的 iPhone X,说不定就可以实现「双卡双待双微信」了。

不可用的移动蜂窝网络

抱着这样「美好的愿望」,我很早就在苹果官网下单了 Apple Watch Series 3 移动蜂窝版。

当然,我也注意到了苹果官网的声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将最先支持 Apple Watch 的移动蜂窝网络服务,但支持的日期显示的是「今年稍后推出」。

果粉的信仰发挥了作用:苹果既然说了今年稍后推出,那就等着呗,反正最迟年底就能用了。

2017 年的最后一天很快就到了,苹果和联通并没有什么要开卡的动静。过了元旦之后,苹果官网的那行提示很快就变成了「蜂窝网络服务于 2018 年推出」,这个套路简直让我欲哭无泪,说好的「今年稍后推出」呢?

不过,苹果对这件事的处理也够「爽快」——既然我承诺你的产品功能无法实现,那我就给你退货。通过咨询苹果官方的在线客服,苹果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只要是在 2018 年 1 月 1 日之前购买的 Apple Watch Series 3 移动蜂窝版,都可以办理退货,即便是超出了 14 天的退货期。

在我退货后不到一个月,2 月 13 日,联通官方微博宣布获得 eSIM 一号双终端业务试点批复,将在上海等 6 个城市开通这项业务,Apple Watch  3 是首款支持这项业务的产品。

这样的一波三折让我很郁闷:虚拟 SIM 卡就没有能用的吗?

当然有了,其实在 Apple  Watch 之前,小米华为手机就已经可以开通虚拟的 SIM 卡了,主要的使用场景是全球上网。

无需专门硬件支持的 Soft SIM

小米全球上网的服务介绍显示:购买全球上网服务后,无需插入实体 SIM 卡。需达到目的地后方可启用。

因为没有专门的内置芯片,我曾对这样的全球上网误解为低价的国际漫游。但实际上这也是开通了当地运营商的一张虚拟 SIM 卡,只不过鉴别身份的方式主要通过软件实现。

按照 GSMA 协会的定义,这样的方案属于 Soft SIM,也就是说不再需要专门的硬件来鉴权——或许这就是虚拟 SIM 卡的终极形态。

既然全球上网服务这种软件实现虚拟 SIM 卡的方式这么方便,为什么不用在本地上网和通话,为什么实体 SIM 卡还没消失,还需要 eSIM?

参照 Apple Watch 3 开通移动蜂窝功能的一波三折,虚拟 SIM 卡能不能用还是要看运营商的态度。如果给运营商的喜好排个名的话,移动联通们最热衷的当属实体 SIM 卡,eSIM 次之,最不喜欢的是 Soft SIM。

由实入虚的 SIM 卡

作为手机通信必备的身份识别卡,SIM 卡从 1991 年到现在的发展方向是「不断瘦身」。初代 SIM 卡从一张信用卡那么大的体积,逐渐缩小至现在通用的 Nano SIM 卡,手机卡基本上已经「瘦成一道闪电」,到了几乎不能再「瘦下去」的地步。

SIM 卡 对于运营商的意义,类似于你去银行开通网银的时候给你的动态口令,不仅保证了安全性,也是你与运营商签订使用合约的凭证。发卡的权限掌握在运营商手里,实体卡自然成为运营商们的首选。

但是对于苹果这样的手机厂商来说,手机的内部空间寸土寸金,想要把 SIM 卡的空间省出来,只有把手机卡做成嵌入式的了——以一颗芯片的形态直接集成在手机内部,这样就能省去 SIM 卡卡槽的空间,也就是 Apple Watch 上已经在使用的 eSIM。

除了节省空间,eSIM 的技术优势是可重复擦写,这样你就可以很方便的更换 SIM 卡了。比如苹果在 iPad 上推出过 Apple SIM,你可以在 iPad 的系统设置里切换不同国家的运营商套餐。随着 eSIM 技术的推进,Apple SIM 也由最初的实体卡改为了嵌入式。

小型设备的联网

省去卡槽对小型化设备的意义也更大,比如 Apple Watch,想要在这么小的手表里放入一个卡槽,势必会严重挤占其他零部件的空间。对于这样的设备,最节省空间的 eSIM 技术几乎成为了唯一的解决方案。

所以 eSIM 和 Soft SIM 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实体的芯片。

eSIM 至少还有硬件,只不过做成了「不可拆卸」,连硬件都没有的 Soft SIM 成为最不受运营商欢迎的——运营商们不仅失去了控制权,而且用户切换不同运营商的套餐更加容易,连重新写入芯片的步骤都省去了。所以你能看到的 Soft SIM 方案都用在了全球上网这样的短期漫游场景里。

eSIM 的待遇就不一样了,除了联通准备开始试点的用于智能手表的 eSIM 一号双终端业务,移动和电信也在推进 eSIM 向更小型的物联网设备上普及。比起手机,这些小型设备对 eSIM 的需求更为迫切——手机上的可选方案到了小型设备上几乎成了唯一方案。没有 eSIM 就等于这些设备无法独立联网了。

这样看来,不被运营商认可的 Soft SIM 的确「难当大任」,eSIM 才是未来。

至于手机什么时候能用上 eSIM,不再需要实体卡,这就要看手机厂商与运营商的博弈了。至少在技术上,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铺垫——

作为设计了主流手机 SOC 架构的 ARM 最近公布了自家类似 eSIM 的技术:iSIM,不过 iSIM 最大的区别是将 SIM 卡直接集成在 ARM 架构的 SOC 上。对手机厂商来说,都打包到了 SOC 里,单独的 eSIM 芯片都不需要再采购了。

 图片来源:ARM
图片来源:ARM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虚拟 SIM 卡」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虚拟 SIM 卡」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curator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