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钢铁侠

这位00后蜘蛛侠,不喜欢拯救世界,只爱调戏美队

本文包含大量剧透

第三方认证作者

颛顼

发布于 2017年9月11日

声明:该文章转载自巴塞电影微信公众号,已获得授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果说,《美国队长2》讲的是成人世界的生存法则,《银河护卫队》讲的是超脱凡人眼界的宇宙秩序,《金刚狼3》讲的是人至暮年内心残留的最后一丝倔强与荣耀……

那么,新版《蜘蛛侠》,讲的就是一个高中生的故事。

对,高中生。嗯,00后。哦,可能比别人体质好一点,力气大、会吐丝、会爬墙。

扶完老太太回家拼乐高

是文风不对吗?那我再来一次——

那么!新版《蜘蛛侠》,讲的就是一个父母双亡!被基因突变的蜘蛛感染!由此获得超能力的屌丝,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叔叔意外遇害后,明白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从此肩负起拯救苍生的使命,迎娶白富美,成为人生赢家!哇咔咔咔……

翻老版只对这一幕记忆犹新

等等,好像这样的画风才不对。

父母双亡?没明说啊;屌丝?是学霸、技术宅好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都这么教育小孩的吗;拯救苍生?喂喂,你是复仇者联盟看多了吧。

这些都是上一代年轻人眼中的超级英雄电影套路了。这部《蜘蛛侠:英雄归来》,虽说是重启,不过格局与风格都焕然一新。

虽然与远处的复联大厦同一个世界,但却不是同一个思维

影片的格局非常小,不谈国际局面、外星威胁,讲的就是新时代美国高中生的校园日常,顺带提一下超级英雄的养成,但也只是停留在打怪练级的阶段,离“毕业”还早得很。

这种设定之下,“小蜘蛛”彼得·帕克的高中生身份成为了影片的第一性,他的所想所为全程都服务于他的身份。

Teenager、从小玩PS长大、极客文化受众、通过社交网络认识世界、思维更敏捷前卫、爱吐槽爱幻想。而这一切早在《美队3:内战》里便看出一丝苗头。

校园文化是电影最鲜明的特点

在那场柏林机场的复联内战里,小蜘蛛的登场便有一种小鬼逞能的气氛,声音稚嫩还没过变声期,看到美国队长秒变迷弟,史达克工业量身定做的战袍,眼眶还自带聚焦功能,相当符合使用者年轻人的个性与想法。

尽管出场仅十多分钟,但小蜘蛛的形象已经勾勒了七八分,鲜嫩、话痨、中二、热血成了大家的第一印象。

这一次,彼得果然很不一样!

出场酷炫,又有一种毛头小子闯江湖的感觉

用脚趾头都能猜到,《英雄归来》的开头一定从那场内战说起,只是形式完全出乎意料。

在“A Film By Peter Parker(彼得·帕克导演作品) ”的字幕之后,影片以彼得用DV自拍的方式,呈现出自己参与内战的全过程。

直播?!居然还有这样的操作。

直播是时下年轻人最热衷的造星平台,小蜘蛛也爱,这才叫接地气

相比前两个“蜘蛛侠”系列,汤姆·霍兰德版的“蜘蛛侠”,真正做到了“你的好邻居”的平民超级英雄设定。

彼得与梅婶相依为命,但这样的人生并没有让他消极自卑,相反却是积极乐观。周围的人也不会过多地去照顾他“受伤”的小心灵,相反大家对他的婶婶这支“社区之花”更感兴趣。

这样的人设其实更贴合实际,时代在发展,年轻人的家庭观也在进步,单亲家庭甚至孤儿家庭的现象越来越多。就算父母健全,可谁家没本难念的经,哪来那么多苦大仇深的痛啊!

彼得与梅婶的相处是一种前卫的家庭观

因为还在梅婶的完全监护下,所以彼得的生活与普通高中生无差。零花钱靠梅婶给,吃穿无忧,于是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同学的交际,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之上。

彼得读的是重点高中,处的圈子是学霸云集,整个校园都被浓厚的高智商包围。

大家平时爱下国际象棋、课间讨论的都是奥数习题,就连女生之间的择偶选择都是钢铁侠这样的科技天才,而不是三观极正的美国队长,和无时不在秀肌肉的雷神托尔。

变异加科技,等于无敌

但他们又不是死学习的书呆子,周末趴体、返校舞会,学弟泡学姐之类所谓高富帅才拥有的文娱活动也是一个都不落下。

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时代下欧美青少年全新的社交趋势,崇尚知识、欣赏异类,更乐于表达与交流,尊重彼此的观念与立场。当然,他们上一代梅婶这样的家长本身就已经是年轻态的代表。

不需要靠战袍,头脑也能把到妹

《蜘蛛侠》似乎一直有着与时代挂钩的传统,多半也在于主角彼得是青少年的身份,而青少年一直都是年代的精神缩影。

1962年,斯坦·李创作出“蜘蛛侠”。当时漫画的定位便是青少年市场,于是内容加入大量描绘校园生活的情节,以至于后来策划频频吐槽《蜘蛛侠》系列漫画不光是校园故事,还是有精彩的战斗场面的!

《蜘蛛侠》漫画迅速在学生之中风靡。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在60年代的大学生眼中,蜘蛛侠、浩克和鲍勃·迪伦、切·格瓦拉一样,被当做充满反叛精神的偶像。

在北美漫画市场,蜘蛛侠一直与超人、蝙蝠侠并称人气“三巨头"

蜘蛛侠红得发紫的70年代,美国卫生部甚至请斯坦·李帮忙画一个反毒品的故事。结果斯坦·李在《蜘蛛侠》里让彼得·帕克的好友哈利染上毒瘾,以此警示青年人远离毒品的危害。

而“9·11”事件后,民众急需一种英雄主义来安抚内心的焦虑与恐慌,于是托比·马奎尔版的《蜘蛛侠》顺势而上,在纽约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穿梭、拯救受难者。一时间,蜘蛛侠成了全民偶像,城市的大英雄,大家却忘了他原本只是一个低调的平民英雄。

霍兰德的《蜘蛛侠》像是一种回归,没有了翱翔在大厦间的耍帅,他也会胆怯;没有了暴戾之极的恶徒,反派也仅是一个为了讨生活的普通蓝领而已;没有那种压得人喘不过气的使命感,他只将除恶扬善当做一次史达克布置的实习作业。与其说回归漫画设定,倒不如说是顺应了“慢生活”的时代潮流。

身处这样的生活节奏,彼得就理应活得像个孩子,而“钢铁侠”托尼就是这样保护着他。

托尼填补了彼得生活中”父亲“的空缺

托尼像梅婶一样尽心为彼得打造了一座安全的堡垒,比如在蜘蛛战袍里安装定位系统,蛛网弹射器里准备了一百种“终极”招式,时刻关注他的动态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当然,托尼的疼爱方式略显浮夸,但最终目的都是希望一腔热血却缺少经验的彼得,在做超级英雄的路上不要急于求成。

老版宣扬的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新版倡导的却是“能力越大,越要低调”的主题。

如果说托尼的“宝宝保护计划”是正面说教,那迈克尔·基顿扮演的“秃鹰”则是反面启发。

秃鹰是底层的蓝领阶层,为了养家才走上犯罪之路,他身上背负的生活压力,是长期待在安逸区的彼得从来没有遇到的难题。基顿的故事,让彼得开始接触到社会的现实,真切体会到人生的不易与家人的重要。

秃鹰一役,让彼得变成真正的成熟

所以,当彼得打败了敌人,托尼正式邀请他加入复联时,他却婉拒并答应还是先回去乖乖做“你的邻居蜘蛛侠”。

在传统超级英雄的结尾,蜘蛛侠一定是射出蛛网飞向天边开始做大英雄;而霍兰德的蜘蛛侠却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凡英雄。这是两代蜘蛛侠的交接,也是新旧两种价值观的演变。

有趣的是,在对话平等的语境下,最明显的是父辈的权威之墙开始瓦解。影片的最后,曾经不可一世的托尼与他的小跟班被晾在了原地,一脸尴尬。

当然,全片被黑得最惨的还是美国队长,真的是哪里需要槽点了哪里就有他。仿佛是小蜘蛛在借着镜头对着他那张充满正能量的脸庞说,Old man,这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了!

来源:巴塞电影

作者:凯普林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钢铁侠」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钢铁侠」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颛顼
第三方认证作者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