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Google

【第2编辑室】什么是好的网络语言?

蒋鸿昌

发布于 2014年12月4日

“建国以后的动物不许成精。”

哪怕只要一年以后,大家再看到这个句子,可能个个都变成一丈二的和尚。不过这两天,各种段子已经告诉你了,这是传说中广电总局对卫视剧的新规定。

这样的传闻让《环球时报》都坐不住了,今天,环球今日评发表题为《广电总局不会傻到“禁止动物成精”》的评论,表示因为网络的妖魔化,让广电总局被越来越刻画成一个关在古老木屋里的刻板老人,“他似乎既不了解什么是流行,也不愿意去了解”。文章还进一步为广电总局正名,如电视剧中不得插播广告,封杀劣迹艺人等诸多禁令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人们对规定有不满,通过互联网戏谑、发泄一番,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所以,广电总局并不是“关在古老木屋里的刻板老人”,这一切只是网友多虑了?

有媒体梳理了近年来广电总局都操了哪些心,以下节选部分:

2007年,批准“快乐男声”举办后,要求其设计一些公益性内容,参赛曲目要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尽可能不出现落选歌手泪流满面、亲友抱头痛哭、歌迷狂热呼叫等场面和镜头。

2009年,批准“快乐女声”举办后,要求其海选到总决赛播出时间最多控制在两个半月内,取消短信投票,直播不得超过十次,每次不得超过90分钟,必须在10点30分后直播。

2007年,港台主持人内地主持不得连续超过3期。

2009年,告知各电视台暂时收紧口子,叫停港台主持人,不要让跨年演唱会和综艺节目变成“烧钱大赛”。

2006年,各级电视台黄金时间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

2013年,每家卫视每年引进的国外版权节目不得超过1档。

广电总局的规定能细化到不让歌手流泪、不让歌迷狂呼,甚至为从市场赚钱的电视台着想,防止它们乱花钱,所以,网友们对广电总局想顺便管一管动物的猜测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些规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呢?

人民日报今天的文章《语言,该规范就要规范》或许能让我们了解到一些缘由。最近,广电总局要求电视广告节目不得使用“十动然拒”、“人艰不拆”这些网络用语,人民日报的文章就是对这一规定的评论。

文章并没有对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甚至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分类,其中一类是“没有病症,一看便明白,即使与原意有所不同,但稍加解释就能一清二楚”,比如“给力”、“高大上”、“拍砖”、“山寨”。

还有一种,就属于“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比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累觉不爱”,“我不能同意你更多”还被认为是“有话不好好说”。

文章里说,“有人说这些词汇网民都能看得懂,只有不上网的人才难以理解,事实上……我相信,那些经常上网看新闻、查资料、读文章、发邮件的人也未必明白。”所以这些“都是病词,可取之处实在不多”。

所以,看出来了吗?被官方认可的网络语言才是好的网络语言。

“我是18~59岁的白人,电视报纸就是为讨好我准备的。”这是经典动画喜剧《辛普森一家》中的台词,电视等大众传媒天生就乐于讨好主流人群,监管机构祭出禁令,通常也要建立在主流人群的价值观之上。

如果禁令总是引起如此大的民意反弹,是不是说明监管机构依赖的主流人群的范围太小了?

就是说,是不是有这种可能,你们就是“关在古老木屋里的刻板老人”?

最近,Google也将出台一项新规。明年,Google很有可能为12岁以下孩子推出儿童版本的搜索、YouTube以及Chrome等服务

这个项目的负责任说:“公司开展这个计划的幕后动机是:每个人都有孩子。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多乐趣和更安全保护,我们需要去改变产品。”

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之外,保护未成年人往往是监管机构出台政策的另一个理由。

未成年人保护当然是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但同时,幽默、讽刺、娱乐、性等对成年人也至关重要,把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区别开来同样应该成为决策的依据。

作为一家盈利的企业,Google已经决定做出这样的努力,作为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机构,不妨也考虑一下?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Google」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Google」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蒋鸿昌

深圳、香港、广州、厦门及周边好玩的创业公司都可以来找我。 微信hongchang2011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