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微信

一亿人疯转!原来朋友圈文章是这么看的!

长辈的养生诀窍,同龄女性好友喝不完的情感鸡汤,时政爱好者的街头秘闻,还有晒吃、晒娃、代购和红包……这说的不是你过年过节串门的场景,也不是你和朋友的闲谈聚会,而是中国的一个新社会层级:微信朋友圈。在朋友圈里,人们是怎样阅读上述这些信息的?

光谱

发布于 2014年12月30日

就知道起这么个任性的标题会勾引你们进来……

长辈的养生诀窍,同龄女性好友喝不完的情感鸡汤,时政爱好者的街头秘闻,还有晒吃的、晒娃的、代购的、发红包的……这说的不是你过年过节串门的场景,也不是你和朋友的闲谈聚会,而是中国的一个新社会层级:微信朋友圈。它是一个基于亲朋好友、关系同事等相对更“强”的人际关系存在的社交圈子,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而“人脉”属性赋予了朋友圈作为媒体属性一个最强大的优势:这条文章是分享给你的,看看吧,一亿人都看过了,马云看了都流泪……

人们在微信里是怎样看文章的?

微信负责人张小龙在几周前的微信公开课上透露了以下数字: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有八成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两成来自订阅号入口。

今年早些时候微信更新版本,将所有公众账号当中的订阅号都收回到一个入口当中,这个改变在当时对公众账号的阅读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也明确了微信希望公众号平台内容质量提升的决心。

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产生了一种矫枉过正的结果,就是一些登上微信公众平台之前在现实社会当中没有任何知名度的订阅号,为了提升阅读量和转发量,开始采用便于在朋友圈进行传播的方式和技巧来撰写文章。比如像这篇文章的标题一样,“朋友圈疯转”、“1亿人含泪转发”、“马化腾说转发就送QQ黄钻”,或者在文章中加入离题千里的美女图片等。

人们都爱看啥?

发送上述这样文章的公众账号数不胜数,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大多为情感鸡汤、养生和不知道哪里来的的地摊政治边角料。而带着“有百利无一害”心态将内容转发到朋友圈的大有人在。

根据微信团队公布的阅读数据(2014年9月),微信公众号文章种类当中“情感资讯”类阅读量最高,总的PV达到了2.4亿,第二名是“养生”类,PV达到了2.1亿——以上这两个就是为绝大部分年轻人不齿,为绝大部分中老年微信用户所热衷的所谓“鸡汤”。排在之后的则是“政法新闻”,PV也高达1.9亿。以上这三大类文章,在朋友圈分享人数的排名也基本一致,“情感资讯”达到5900万,“养生”4500万,“政法新闻”3000万左右。

你分享的东西有多少人看?

数据显示,平均每个用户每天在微信上阅读5.86篇文章:每天阅读1篇的人最多,达到23%;接下来是每天阅读6-10篇的,达到20%;再下来是每天阅读两篇的,达到15%。合计下来,每天阅读3篇以下和3篇以上的人数对比接近1:1。

而根据多组数据整理,加上之前张小龙曾经提到的2/8原理,我们可以大致算出,在“情感资讯”类当中文章平均每次被分享到朋友圈之后获得了3次阅读,“养生”类每次分享获得近4次阅读,而“政法新闻”类平均每次被分享能够获得高达5次阅读,“企业管理”高达7次。

由此可见,分享不同内容到朋友圈,获得的反响是不一样的——当然,分享鸡汤养生这样看上去无害的东西更容易获得点赞,这是肯定的。只是那些不知道哪里来的活佛上师所吟诵的咒语,或者马云白岩松崔永元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说过没说过的话,有多少人看了,当回事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微信」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微信」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光谱

品驾 高级主笔,关注汽车相关前沿技术和产业链。原品玩硅谷主笔。欢迎联系我交流行业信息,分享新闻线索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