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游戏

教育类应用:游戏化(gamification)是个伪命题?

翟葆光

发布于 2012年10月3日

 

最近“游戏化”是个有些赶时髦的概念,去各种创业大会,所有人都讲游戏化。我一直在想这个事情的原理,包括游戏化深层里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问题。前两天在斯坦福商学院China 2.0峰会上听社交游戏公司Gree高级副总裁(前Funzio联合创始人兼CEO) Ken Chiu也讲了这个问题,他分析了“游戏化”这个事儿整个的来龙去脉,我感到很受启发。

 

我记着以前在哲学课上听老师讲学习和娱乐的区别。在希腊的先贤时代,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动机分为理性(reason)与激情(passion)两种。前者指的是人需要用头脑控制自己,告诉自己为了达到自我完善,必须去做的东西。而后者指的是人类天生的趋向想做的事情,比如说吃喝玩乐,追求异性等等。用这个标准看学习很显然属于前者。之所以需要理性,是因为这些事情很可能是不快乐甚至是痛苦的,比如说大强度的锻炼身体,长时间的学习等等,如果单靠所谓的快乐你很难说服自己去做这些事情,而必须靠不断地告诫自己“他对我有好处,所以必须做”。而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以后,人文主义者倡导人是好的是美的,所以要放弃这些对于人们天生就是懒惰不爱学习的假设,霍布斯(Thomas Hobbes)即认为一个人想干什么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所以说有些小孩喜欢玩厌恶学习可以理解,而其他一些小孩爱念书是因为天生爱学习、厌恶玩乐(真的可以这样吗…)。对于这种小孩来说,让学习变得游戏化快乐化就成了一种可能性。

我们可以发现,游戏化的假设在亚里士多德体系中是很难成立的,因为假如照这么说的话,学习天生就是比玩乐更高一级别的人类活动,所以学习比较辛苦枯燥是必然的,起码和玩不完全一样。比如说,如果你想掌握某个技巧,恐怕一定要不断练习才可以。假如非要把学习变成玩的话,其结果可能是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痛快。好在在霍布斯的体系中,想要把学习变成玩在原理上是可行的,因为学习和玩这两个东西在他的价值体系中是等价的、没有高低之分、可以转换的。换言之,只要创业者足够聪明,懂得怎么转换这两者,能够设计一个比较精巧的激励机制就可以让用户完全感觉不到差别。

然而我觉得做app来说,即使你的机制设计的再好,恐怕也对用户有要求,所以他和真正的做电脑游戏还不完全一样。因为个人觉得创业者需要首先分清楚一点,就是你到底是干什么的。比如说,你的终极目的到底是想做游戏还是想做教育工具。你当然可以说,我两个都做,我做的是教育型游戏,或者游戏型教育工具,你问的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存在。

但这么说并不解决问题,我觉得想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搞清楚这个区别是重要的,因为两者的终极目的是不一样的。做游戏的终极目的是要让他好玩,做教育工具的终极目的则是要让小孩学到东西。(对用户同样存在这个区别,不同的动机导致不同的人忍受一个比较无聊的游戏化教育app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当然两者都能达到,相信这也是大家的目标,但如果不行呢?如果稍微差一点呢?如果真的要妥协,保留哪一个,牺牲哪一个?也许如果想保留游戏效果,教育目的就会“水”一些,想要保证教育目的,游戏就会稍微无聊一些,这个问题涉及到每一款具体的应用答案都不一样。不过对于创业者来说,分析一下自己的动机到底是更偏教育还是更偏娱乐一些,并思考一下用户心理的本质,应该会有不少帮助。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游戏」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游戏」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翟葆光

翟葆光,Tufts University大三学生,休学在硅谷冒险,PingWest创始团队成员,参与创办世界第一家公海孵化器Blueseed (www.blueseed.co),请大家多多指教!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