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Tesla曾因为用户“续航旅程”的焦虑遭遇信任危机,而在中国它可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
继6月11日,银泰宣布与Tesla中国合作推进Tesla“目的地充电”项目后,今天,Tesla中国与SOHO联合宣布将在SOHO旗下的写字楼、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中建造充电桩,解决Tesla用户在城市旅程中的充电问题。
或是科技公司不断入住的原因,对SOHO的Tesla充电桩第一站选择在望京SOHO落地。现场举办的活动上,Tesla全球副总裁吴碧瑄和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向媒体们展示了望京SOHO地下二层的五个充电桩和对应的五个车位。同样亮相的还有在4月宣布入驻望京SOHO的触控科技 CEO陈昊芝,但也仅仅是亮相而已。
除了现场展示的5个充电设施,SHIFT还在地下一层看到了配有7个车位的四个充电桩。算下来,SOHO中国目前可以容纳9辆Tesla同时充电。
据吴碧瑄介绍,这9个充电桩的建设由Tesla完成,电费等问题由SOHO承担。潘石屹则表示在短期实行免费充电,未来视情况制定收费策略。
SHIFT从侧面了解到,SOHO中国的9个充电桩均采用了Tesla家用充电桩的建设标准。如果物业的电压为80V,1小时的充电可以获得100公里的续航里程。虽然目前Tesla Model S在北京的交车辆仅为三位数,量并不大。但Tesla此举是在为未来解决用户的“续航旅程”焦虑的问题铺路。
Tesla和所有电动车一样面临充电问题。但目前Tesla的充电接口为统一的欧洲标准,与国家电网的国家标准不统一。而且国家电网推进的普及充电设施的名单上也迟迟没有Tesla的名字。这导致Tesla 建设成本较高的Supercharger(超级充电站)在推进上无法与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充电桩的的扩张速度又落回了家用充电这边。
目前Tesla Model S的购车用户仅在家中拥有充电桩,这对于任何来说都是不够保险的。目的地充电的普及至少解决了Tesla用户在城市旅行的充电问题。而且类似银泰和SOHO旗下拥有众多购物中心的商业地产来讲,Tesla的商标是一个吸引眼球,引来流量的卖点,而他们所付出的也不过是电费和几个车位的成本。
不过,Tesla面临交车和扩张的双重压力下。Tesla还要学会平衡目的地充电桩和家用充电设施的安装速度。以保证交车和解决“续航里程”焦虑的同步运行。
对于这个问题吴碧瑄接受SHIFT采访的时候表示:Tesla的家用充电、目的地充电和Supercharger是分别进行的。这些均有单独的团队在负责。SHIFT也了解到目前Tesla已经有专人对接商业地产的充电项目,加速推进每个项目的落地。
在美国Tesla Supercharger的落成速度曾经引发争议。但显然,Tesla在吸取盲目扩张Supercharger引发用户不满的教训,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解决用户的出行问题。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