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shift

想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请先从“数据勘测车”开始

HenryXu

发布于 2014年6月13日

从高德、四维的地图导航到Google、微软的地图服务,这些储存在你手机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但鲜有人知道,地图上的图层数据是由多辆“地图勘测车”一辆辆采集而来的。这些车不仅长相和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非常相似,他们甚至也是Google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提——只有拥有丰富、精确的路面数据,才能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精确的导航。

所以我们看到,在2014 WCDN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的展览场馆中,出现的四家主要业务为勘测地图数据的公司,无一例外的带来了自己的勘测汽车——它们都是未经过改装的传统汽油车,仅是在车顶架设了一套“勘测设备”。这套设备看起来和Google无人驾驶的汽车的大号雷达造型颇为相像:一个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摄像头用于拍摄街景的图片,与之连接的红外线传感器则负责从“距离”上测量街道、房屋的尺寸。之后,图片和数据会通过数据线传送到汽车中的数据收集箱里面——一个占据了汽车后备箱位置的大箱子。箱子里有足够多的数据存储器,供一辆车扫描一个城市几个街道,或者一段时间生成的数据。

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场大多数的数据勘测车的运行原理是先行勘测图片+距离数据,之后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处理或者销售数据。其中现场名为立得空间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目前主要的客户是百度、高德等公司,其中高德对地图信息的在距离、定位上的精确度要求最高,所以测距要做的好;而互联网公司更在意街景、图片上的数据,就需要多提供清晰的街景图片,所以他们会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在采集上偏重不同的数据部分。

有趣的是,互联网公司和地图制造商在地图上的诉求不同,反过来促使这些生产地图数据的公司专注了不同的研发方向。

比如说,立得空间负责人对他们对自己研发的摄像头分辨率以及图片的成像效果最有信心,认为他们的设备能拍出行业内一流的街景数据。为了证明自己图片的拥有高清的分辨率,负责人还兴致勃勃的带着来参观的人体验一个虚拟驾驶汽车。你能通过一套家用赛车装备在虚拟世界里感受测距车的运行状况,三块屏幕组成的逼真的画面也让你感觉身临其境。

现场展商中的另一家名为北科天绘则重点研发了一套三维激光测距装备。据负责人介绍,这套装备造价在300万人民币左右,不仅仅可以配合勘测车的摄像头使用,还可以架设在飞机底部,配合航拍、收集数据。要知道,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由于我国缺少自主研发的数据勘测装备,临时花费上千万人民币从国外引进了一套航空探测装置,才得到一手的信息图像。

或正是基于数据勘测技术的缺乏,2008年之后涌出一批开发数据勘测工具的厂商。而且他们大多需要自己研发关键技术:惯性导航系统。一个原本装载于导弹上,保证导弹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保持平衡的装置。如今用于勘测路况中,保证颠簸的汽车上拍摄出稳定、事实的画面。这是地图勘测车最重要也是造价最高的部分。这是由于惯导是一项军用技术,在国际上是禁止买卖、进出口。所以勘测数据的公司们大都自己研发这项技术,据中海达的负责人介绍,目前惯导的开发、生产成本在一台200-300万人民币左右,它和激光测距系统是整套系统中的开支大头。

事实上,正是基于惯导技术和三围定位技术的研发,让汽车公司们也开始关注这些地图勘测者们。如果你对比Google无人驾驶汽车、沃尔沃Drive me和这些地图勘测车的硬件技术,就能发现他们中的测距、摄影装备都是相同的工作原理。从外观来对比,无人驾驶汽车仅仅是多了雷达,并将这些设备应用在车身的各个角落。

所以,你应当明白了吧——这些看着并不“时髦”的数据勘测车,不仅造价不菲,同时还是与地图导航、物流、无人驾驶等技术产品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工具。也许不久以后,我们就能看到京东、腾讯、百度等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拥有自己的数据勘探车了。

注:题图来自网络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shift」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shift」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HenryXu

我们来讲讲道理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