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亚马逊

贝佐斯发布致股东信:长远考虑,快速决策,警惕迂腐,拥抱趋势

他认为亚马逊应重视长远未来,而非执迷于眼前利益;费尽心思琢磨怎样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对在公司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制度化、形式化和流程化保持警惕,它们会毒害公司的洞察力和创新力;积极拥抱外部趋势,外部的变化能轻而易举让公司变得无关紧要。

光谱

发布于 2017年4月13日

比尔·盖茨的一句话经常被人引用:“任何企业离破产倒闭永远只有 18 个月。”

当然,没人在意这句话究竟是不是盖茨说的,重点在于它讲的有道理,告诫企业的治理者风险永远存在,不能放松警惕。亚马逊创始人兼 CEO 杰夫·贝佐斯 (Jeff Bezos) 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有另外一种说法。今天,贝佐斯发表了一年一度的亚马逊致股东信。在信中,贝佐斯再度提出了“Day 1”这一理念。

在之前的一次公司全体会上,有员工问他,“Day 2 是什么样?”

在亚马逊总部,贝佐斯所在的办公楼被他命名为 Day 1,当他搬到另外一栋楼后,又给新楼起了同样的名字。这个命名来自于贝佐斯一直坚持的想法,他认为世界上的公司分两种:“Day 1” 和 “Day 2”。

Day 2 公司停滞不前,逐渐变得无关紧要,经历着痛苦的衰退,最终迎来死亡。

这种衰退将会旷日持久,一家成熟的公司可能会处在衰退中几十年而不自知。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必然的。

他明确指出,亚马逊必须成为并保持作为一家 Day 1 公司。在信的最后,他照例附上了 20 年前自己亲笔撰写的致股东信。他希望两封信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和全体员工,一家 Day 1 的公司应该是什么样。

 杰夫·贝佐斯 图/Getty Image
杰夫·贝佐斯 图/Getty Image

但贝佐斯想通过这两封信提醒自己和亚马逊全体员工的,远比“不忘初心”四个字要多得多。在他看来,Day 1 公司总是更重视长远的未来,提前考虑和投资,而非执迷于眼前的利益;这些公司的行事风格总是以客户为中心,总在琢磨怎样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这些公司对在规模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制度化、形式化和流程化的东西保持警惕,因为那些东西会毒害公司的文化,降低洞察力和创新力;这些公司积极地拥抱外部的趋势,因为外部世界的变化很容易把公司从 Day 1 推入 Day 2。

早在 20 年前他就用致股东信正文的第一个章节提醒所有股东,一切行动都应该为长期服务 (It’s all about long term),亚马逊应该成为的是一家领导市场的公司,而非仅仅是一家能为股东赚钱的公司。在他的推动下,亚马逊 2005 年就推出了付费会员服务 Amazon Prime。在当时,互联网正茁壮成长,人们热衷于享受免费和便利的服务,以观看广告作为代价。而 Amazon Prime 的横空出世,为“付费订阅”模式在后来的流行开了个好头,它逼迫着亚马逊不断优化自己的运营中心、物流通道和终端服务,让一件商品从商家最终抵达用户手中的时间从半个月、7 天、4 天最终降低到了 1 天甚至当天,并不断增加 Prime 会员可享受的服务,比如免费的音乐、视频流媒体等。

亚马逊面向客户推出的公有云计算产品 AWS,也是为长远考虑的一个很好例子。它利用了亚马逊在全球运营电子商务的技术经验和架构基础,除了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之外,还为亚马逊推进机器学习技术,从电商公司向一家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贝佐斯还认为,公司应该做正确的决定,但快速做出正确的决定,从未如此重要,“对于绝大部分决策,你应该在掌握 70% 的信息时就做出,不要等到 90%。”

他还认为,不同意但执行 (disagree and commit) 也是决策的参与者和指定者应该具有的品质,“‘你总算把我说服了,’是一种十分低效且伤士气的决策方式。‘你看,我知道我们意见不同意,但你愿不愿意跟我赌一把?’这样的话真的很有帮助。”贝佐斯在信中提到。

 

贝佐斯写到:

让一家公司保持在 Day 1 的状态,需要耐心地试验,接受失败,播下种子,保护幼苗,当看到消费者的正向反馈时,再多加把劲。

点击这里,阅读致股东信全文。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亚马逊」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亚马逊」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光谱

品驾 高级主笔,关注汽车相关前沿技术和产业链。原品玩硅谷主笔。欢迎联系我交流行业信息,分享新闻线索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