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Google

施密特辞任Alphabet执行董事长:他用了17年成就Google的今天

施密特,一个不拘泥、不保守,善于理解和拥抱新东西的职业经理人。他以CEO之名为Google两位创始人行使11年监护权,又以执行董事长之名继续照看这家公司6年。诸多事件包括中国,施密特折冲樽俎,左右逢源,殊为不易。

光谱

发布于 2017年12月24日

一代传奇科技领袖退休了。

美国时间 12 月 21 日,Google 的控股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 将卸任公司执行董事长一职,继续留在董事会上,并担任公司技术顾问 (technical advisor)。这一职位变化将在 2018 年 1 月正式生效。

Google 联合创始人、Alphabet CEO 拉里·佩奇给予施密特高度评价,「从 2001 年开始,埃里克为我们提供了商业和工程上的专业知识,和对技术的未来清晰的理念。」

施密特将继续在科技问题上位公司提供技术顾问。在声明中佩奇还表示,施密特的离开并不意味着公司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和科技创新的原动力。

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 Google,特别是创业早期阶段两名年轻的联合创始人而言,施密特是一位重要的创业教练和业界顶尖的经理人。

施密特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电脑技术研究,并获得第二个硕士学位以及电子工程和电脑科学 (EECS) 博士学位。

在加入 Google 之前,他曾供职于贝尔实验室、施乐帕罗奥图研究中心 (Xerox PARC) 等久负盛名的机构。在贝尔实验室时,他和同事一同开发了 Lex,一项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的程序编译器关键技术。

1983 年,施密特加入了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从经理做到软件总监、副总裁,并最终成为了 CTO 兼公司总裁。在职期间,他主导了公司最重要的产品 Java 技术平台的发展。

 在 Sun Microsystems 工作的施密特
在 Sun Microsystems 工作的施密特

1997 年,被寄予重振公司厚望的施密特加入了 Novell 并担任董事长兼 CEO。在当时,微软在 Windows 95 中提供免费的 TCP/IP 栈,严重影响了 Novell 的盈利能力,施密特在这里的四年也不开心。

2001 年,听取了两位风险投资大佬,KCPB 的约翰·杜尔、红杉资本的麦克·莫里兹的建议,在当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公司治理经验的施密特,决定加入刚创立不久的 Google,担任董事长。

3 月入职后,施密特的管理才能得到了体现,在投资方的支持下取代了两位联合创始人,于 2001 年 8 月成为了 Google 的 CEO、日常管理者。

入职时,施密特的年薪是 25 万美元,在当时的硅谷绝对是高薪,而且还被授予了大量的股票。虽然在 2004 年公司上市后,他和佩奇、谢尔盖·布林一起宣布只拿 1 美元的年薪(一直持续到 2010 年),大量的股票还是让他进入了美国富豪榜。截至 2017 年 1 月,施密特的净值高达 116 亿美元,在当时的美国排名第 36,科技业排名第 19。

根据 Google 官方的说明,施密特作为 CEO 的主要职责,是构建企业架构以保证公司的快速增长,并且负责在开发时间越来越短的基础上,确保产品的高质量。

在施密特担任 CEO 期间,Google 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正确决定:研发移动操作系统。

2003 年,安迪·鲁宾 (Andy Rubin) 在硅谷创业了。这家名叫 Android 的公司,在当时非常神秘,公布给外界的资料甚少,只说做的是高度定制化的操作系统。

Google 在 2007 年收购了这家公司,正式确定了操作系统名为 Android,并以稳健的步伐开始推动业界其它移动设备公司开发安装这款操作系统的手机。

根据分析机构 IDC,截至 2017 年第一季度,Android 是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移动操作系统,高达 85%,远超 iOS(14.7%)、Windows Phone(0.1%)和其它操作系统。由于 Android 内置了Google 的应用商城、广告等重要服务,巨大的装机量为 Google 带来了高额的收入。

尴尬的是,2006 年施密特当选苹果董事。次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 iPhone,而 Google 同年收购 Android 的行为很难不被看作是对苹果的威胁。

在董事会上,其它董事向施密特发起了难以招架的攻势,有人指责施密特两边不是人,也有人质疑它是 Google 派来的商业间谍。不管怎样,过去的苹果做的是桌面操作系统、软件和电脑硬件的生意,而 Google 一直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现在两家都进入到移动设备/操作系统里,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施密特没法继续这样的双重身份了:要么退出苹果董事会,放弃一份地位甚高的工作,要么从 Google 辞职,离开自己多年耕耘的公司。

施密特选择了对佩奇、布林的忠诚。

尽管「下一个十亿」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口号,Google 很早就认定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早在 2000 年,Google 创始之初,就提供了中文版本的搜索主页 Google.com。2005 年,Google 请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始高管李开复担任全球副总裁,专职中国业务,并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施密特对中国充满信心,在 2007 年表示,尽管公司在中国遭遇一些问题(比如和监管机构的冲突以及百度的激烈竞争),自己仍有很大把握 Google 将在中国获得成功,取得互联网搜索等服务的领导地位。

从 2008 年开始,Google 发现它越来越难跟中国监管机构达成一致。2009 年,李开复离职创业,Google 中国开始陷入一个糟糕的负面循环。

Google 联合创始人的强硬态度和作为 CEO 的施密特对中国的绥靖政策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以至于在 2010 年 1 月份,这家公司出现了「同时有两种态度,两种声音」的尴尬情况。创始人发声要求核心业务抽离中国,紧接着施密特表达留在中国的意愿,指出就算搜索业务抽离中国,Google 在中国仍有诸多重要的业务,比如开发者关系、广告等等。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基本都知道了。

2011 年 1 月,Google 宣布施密特辞任 CEO 的消息。当年 4 月,CEO 的职位还给了拉里·佩吉,施密特继续担任 Google 执行董事长,并为自己增加了一个创始人顾问的虚职。

2015 年。Google 发生了一件大事:拆分重组。公司核心业务如 Android、搜索、广告、人工智能科研和部分非核心业务留在 Google 下,卷大部分非核心分子业务如光纤宽带 Fiber、硬件业务 Nest、投资基金 Google Ventures 和 Google Capital 等拆分出来,和 Google 同级作为子公司,归于母公司 Alphabet Inc. 旗下。

原 Google 产品和工程业务的高级副总裁松达尔·皮柴 (Sundar Pichai) 接任 Google CEO。佩奇继续担任 Alphabet CEO;布林主要负责公司的前沿和神秘的新创项目;施密特继续担任 Alphabet 执行董事长。

一直以来对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的支持,使他在美国政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并结交了不少有力的关系。《搜索》一书作者约翰·巴特尔 (John Battelle) 透露,施密特成为了 Google/Alphabet 和社会,特别是政界之间的缓冲器,成为了公司的发言人,负责和监管者对接沟通,并在业界组织游说机构以保护科技行业的利益。

施密特依旧保持着对中国的高度好感。2015 年,在北京的一场科技活动上,施密特表示仍然希望能够为中国提供服务,继续跟政府保持沟通。

他对 Google 在中国缺席的这段日子里发生的诸多巨大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微信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软件,「同时解决了消费者很多的问题,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在银行业和流通业不够成熟的中国「有特别的意义。」

他还认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激烈竞争是一件很好的事——Android 装机量暴增,设备价格越来越低,为下一个十亿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这事儿对于 Google 来说好不好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施密特离开了自己兢兢业业 17 年的岗位。他为什么离开其实没那么重要,因为人总有退休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Google 执行董事长是一个从头到尾为他量身打造,在过去的 17 年间被他一次又一次重新定义的职位。没有施密特,就没有 Google 的今天。这就好比史蒂夫·乔布斯已经离世,但在果粉的心中他是唯一有真正资格的 CEO。

如今施密特离开了,这个空缺还有谁能填补呢?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Google」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Google」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光谱

品驾 高级主笔,关注汽车相关前沿技术和产业链。原品玩硅谷主笔。欢迎联系我交流行业信息,分享新闻线索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