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重组为 Alphabet 之后,Google 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博士(Dr. Eric Schmidt)首次来到中国。在绝大多数媒体报道中,Google 在 4 年前离开了中国,但实际上,这家公司在中国大陆仍然留有 500 名雇员。前几天,公司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就曾表示,重组对 Google 的部分业务率先重返中国能够带来帮助。
“我们非常希望能够给中国提供服务,我们也会继续跟政府保持沟通……他们过去也曾到加州找我们,(沟通)也是我来这里的目的之一。”在 TechCrunch Disrupt Beijing 大会上的一次对话中,他如此表示。
Google “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大陆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翻天覆地,本土的搜索、O2O 服务、社交等各种移动产品获得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即便 Google 四年没有机会参与这种发展,施密特仍然感到非常兴奋,“在中国,人们可能已经不记得使用微信之前的时候是怎样的了。这些产品已经快速普及,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而当被问及对微信功能愈发臃肿的态度时,施密特认为微信是一个非常意思的软件,“微信同时解决了消费者很多的问题,它能提供整合的服务。由于银行业和流通业的成熟度,微信在美国可能没什么用,但在中国就特别的有意义。”他认为,像微信这样的产品,就像大疆无人机一样,是在中国发明并推广到海外的优秀产品代表——即便微信请求的系统权限数量已经和 Android 操作系统相差无几,一个软件的耗电量就占到手机的近半水平。
在现场,施密特从上衣兜中掏出了一台黑色手机用作演示。这是 Google 最新推出的 Nexus 6P 手机,由中国手机厂商华为代工。虽然中国手机厂商终于抱上 Google Nexus 的高端大腿,但在国内市场上,华为仍然和一众其他竞争品牌陷在价格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即便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 iPhone。
“我们认为,国内 Android 厂商的竞争带来了好处。在竞争中,每一个公司都体现了差异化的优势,而且价格也随之下降了。”施密特如此表示。
Android 智能手机越来越低的价格和越来越大的出货量,对于统治着由 14 亿 智能设备组成的 Android 生态的 Google 来说,显然是有益的——特别是在 Google 即将“重返”中国传闻的大背景下。
只是,一旦进入到 Google “重返”中国实质性进展的问答阶段,施密特就开始施展职业经理人的标准套路了,
“在中国,我们看到了创业创新的多元性,这里创新的精神非常了不起,中国政府也在加大投入,这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很好的。”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