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App

哪里能找到好内容?这 6 位互联网人要说说自己的看法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难撞见低头看手机的人。种类繁多的 app 世界让每个人都能通过智能手机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但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应用满足不同的人对内容的不同需求。

CY Zhou

发布于 2015年12月24日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难撞见低头看手机的人。种类繁多的 app 世界让每个人都能通过智能手机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但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应用满足不同的人对内容的不同需求。

豌豆荚一览」最近做了一场线上活动:邀请不同领域的互联网人聊聊他/她们在手机上的内容消费习惯,并且还推荐了一些自己在一览上关注的 app。所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创新工场董事长兼 CEO 李开复;丁香医生 CTO、小道消息出品人冯大辉;穷游网 CEO 肖异;玲珑沙龙 CEO、前《纽约时报》中文网副主编于困困;人人车 CEO 李健;HeyJuice 创始人刘永巧都在手机上看些什么。

李开复

李开复在 2011 年时曾出过一本书叫《微博:改变一切》,现在的他虽然仍把微博当作获取信息的来源,但同时也是微信订阅号、Facebook、知乎这些知名网络服务的用户。在李开复看来,如果想让自己在网络上生产的内容获得网民的认可,那么就一定要写真诚坦白的文字,并且要做到持之以恒。

除了把时间花在手机上,李开复仍然把读书看着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他回忆了一下自己进步最快的三个人生阶段,这其中每一个都伴随着大量的阅读:

第一个成长最快的时期:“大概在五岁到十一岁的时候,我的父亲给我买了很多书让我在家里阅读。也是这段时间,我对中国历代的典籍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二个成长最快的时期:“后来我留学到了哥伦比亚大学,虽然那段时间是被逼着读书,压力非常大,但现在回想起来,不论是我读的柏拉图,或是 Hobbs、Locke 几位英国哲学家的理论,还是莎士比亚,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其实人性的一切,在莎士比亚的书里都可以找到,很多东方的智慧在西方的书里一样可以找到”。

第三个成长最快的时期:“就是两年前生病在家,很多事不适合做,只能读书,心灵方面的、东方文化、历史方面都读了很多,非常有收获。在不同的阶段读的书、从中汲取到的养分也会不一样,是一种补充知识的好方法”。

李开复在「豌豆荚一览」上「+」的应用:

  1. 雪球:让了解投资不再是看干巴巴的数据和报表,而像读一个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不过大家读的时候,还是不能盲从。要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2. IMDb:我喜欢看外國影片,這裡的 rating 和 comments 是我最信賴的,可以避過很多爛片子。
  3. Product Hunt:能看到最新的科技产品,很多让人很想一试。
  4. Instagram:官方账号推荐的图片不仅美,而且每一张图片背后都有拍摄者独特的故事。
  5. 美拍:有很多幽默、充满正能量的视频,看完让人会心一笑。
  6. 知乎日报:每天都能在这儿看到有趣有意思的知乎回答,比如「谁的冬天没有被红薯引诱过」「我和同伴实现了三维磁场隐身,是我,真的就是我」。
  7. One:每天一个故事,一个问答和一句简短的话,有趣好看却也不乏深刻。
  8. Medium:内容质量很高,作者、程序员、作家等都会在这儿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见闻。最近看到了一篇叫「Sometimes,a Whale Dies」,印象很深。
  9. Business Insider:近年来非常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内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商业。
  10. Pinterest:各种有趣有创意的图片,种类丰富。可以满足各种嗜好的朋友,比如说我设计房子就会在里面寻找灵感,或 check 一个搭配方法是否有人做过,是否好看。

冯大辉

可能和不少人类似,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目前仍然是冯大辉在手机上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对于一些热点事件,他也觉得微博依然是个不错的渠道。用「豌豆荚一览」看的主要就是个性化定制的内容了。

作为一位常年持续写作的内容生产者,冯大辉虽然获得了比较多的关注,但其实他也觉得创造内容很难,尤其是那种非即时的、过一段时间再看还值得看的内容,其实不好生产。现在,他在尝试尽量写一些用户不那么喜欢但是可能有点趣味的内容;相比较来说,虽然“刻奇”的东西会更容易获得注意力,但很多读者看久了其实也会厌烦。

最后,冯大辉觉得 Techmeme 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内容源。如果你想了解科技行业的动态的话,没事看看这个网站应该能得到不少新东西。

冯大辉在「豌豆荚一览」上「+」的应用:

  1. 丁香医生:自己公司做的产品,当然第一时间订阅。当然,订阅只是为了测试内容展现效果。
  2. 好奇心日报:我会看有关「设计」的话题,「商业」相关的内容也值得看,但总体而言,内容太多了。
  3. 界面:界面的「正午」栏目几乎每篇都好看。我也订阅了公众号,但阅读体验还是「一览」中更好。
  4. 财新周刊:阅读关于时政的相关内容,尤其是,那些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那些报道。比如,关于「全面二孩」的新闻,我就是在这里看到的。
  5. 知乎:阅读知乎的优质问答,内容总是很新鲜。
  6. 爱范儿:关注科技本身又相对克制的科技媒体。
  7. 国家地理:沉浸式浏览国家地理的每日 12 张精选照片。
  8. Instagram:看一下风格各异的精彩图片。
  9. Flickr:虽然有些没落,但 Flickr 上依然有各种有创意的精彩照片。
  10. Hacker News (YC) :实时跟踪 Hacker News 内容动态。跟技术有关的创新产品几乎总可以第一时间通过 HN 获知。

肖异

除了在微信、微博这样的产品上用掉部分碎片化的时间,肖异更希望能有机会把时间专注地花在一个有价值、能启发灵感、独一无二,并且有态度的资讯平台上。作为穷游网的创始人,他觉得在手机和网络之外,能读到一本好书一样是件很享受的事,所以他推荐了一本名为《最世界·北纬N度》的杂志书。

《最世界·北纬N度》里面的内容都来自穷游社区中高质量的精华游记。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透过穷游用户的文字、图片感受格陵兰岛、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丘吉尔镇、堪察加半岛等地的不同风光。对于喜爱旅游的读者来说,读过之后再去旅行或许能在走之前得到一些启发。

在肖异看来,所有能聚合优质信息的内容平台都会是受欢迎的,这既是穷游在做的,也是「豌豆荚一览」在做的。

肖异在「豌豆荚一览」上「+」的应用:

  1. 36氪:有调性的科技类新媒体,提供丰富的国内外互联网行业动态和创业资讯。
  2. 爱范儿:曾经的小众博客,现在已成为科技创新产品发烧友的信息获取地儿。
  3. 南方人物周刊:用真正原创视角记录人和他们的故事,值得抽些时间细细品读。
  4. 网易公开课:还是那句老话,想学习永远不嫌晚。在这个手边的大学课堂里,随便听听也能受益匪浅。
  5. 数读:平日忙没时间看长篇的文字,可以尝试基于数据的新闻阅读法。积累久了,也能用数据说话了。
  6. 开眼视频:利用碎片时间,来几条有创意的短视频,暂时从手头的工作中抽离,换换脑子,坐等灵感来。
  7. The Good Life 中文版:商业但又接地气的杂志书。板块内容有新意,界面设计简洁,是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8. 最世界:穷游荣誉出品。在这里总能找到一款适合你的出境自由行解决方案。机票,酒店,签证,当地玩乐和各类特色路线应有尽有。
  9. 知亦行:很文艺的名儿,在线全球博物馆和美术馆。对于计划前往这些地方探究的旅行者,可以提前预览并做好参观规划。
  10. 国家地理:惟有最顶尖的摄影作品才能被收录。最纯粹的视觉享受,还能轻松汲取科普与人文养分。

于困困

作为前《纽约时报》中文网副主编,于困困在获取资讯方面可谓相当有经验。她在手机上关注的微信订阅号有 200 个左右;装了大约 50 个新闻类的应用,其中 BBC 和 NYT 开通了通知推送。

针对读者的不同需求,于困困觉得只是看新闻的可以试试 Yahoo News Digest、追求及时性的可以试试 BBC、喜欢文艺类的可以试试 Zite、喜欢时尚类的可以试试 FOB、什么都喜欢看一点的就 NYT Now 吧。

在从媒体工作转身到自己创业做内容后,于困困对内容的看法产生了很多转变,而这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由“心中有我,眼底无 TA”转变为“眼底有 TA,但是我也不能没有”。

于困困在「豌豆荚一览」上「+」的应用:

  1. 玲珑沙龙:我创立了这个 app,给所有相信生活值得更精彩的姑娘,给从前和未来的自己。我有什么理由不推荐它。
  2. 果壳精选:文科生的再教育参考手册。
  3. 壹心理:没有点心理问题那都不叫现代人。
  4. 商业周刊中文版:有时候就是为了看看封面,也值得。
  5. 虎嗅:有一些创投文文章观点强烈,人格可见。就算是获得一些创业“干货“,我也喜欢看到人性。
  6. 什么值得买:省下的时间都是金钱。
  7. 开眼:有趣味的视频,真的是“eyes open”,而不是“eyes blind"。
  8. 煎蛋:猎奇是人类本性。
  9. The Good Life:app 如其名。
  10. 暴走日报:虽然我不知道暴走和日报之间有什么联系,但这 app 内容还算有点意思。

李健

作为二手车电商人人车的 CEO,李健每天花在阅读资讯上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估算一下的话可能可能会有 1 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花在朋友圈、资讯平台和视频网站上。

作为一个创业者,李健比较喜欢一些创业者自己做的公众号,比如冯大辉的“小道消息”和他定期给订阅者发送的“小道资讯”就属于李健比较喜欢的分析内容;另外,“孕峰”这个微信公众号也得到了李健的推荐。

李健在「豌豆荚一览」上「+」的应用:

  1. 百度百科:国内众包产生内容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系统精准,在中文词条质量上早已甩开维基百科几条街。
  2. GoPro App:比较小众和潮酷的App,培养了一大批粘度很高、调性统一的优质用户。
  3. TED:话题和涉猎的领域都很丰富,给你看世界的不同视角。
  4. NASA:每一个小孩都有一个当天文学家的梦想。
  5. 网易公开课:国内最早尝试公开课的公益项目,翻译了一大批国外优秀的课程资源。
  6. 果壳:有生活趣味的纯粹理性派们的乐园。
  7. 科学松鼠会:科学松鼠会和谣言粉碎机这两个名字,是当初果壳的品牌栏目,在这里面你能看到理工科们不一样的那一面。
  8. 36氪:是国内科技、创业和投资领域的重要信息发布源。
  9. 知乎:学霸们都在这里找到了存在感。
  10. 豆瓣:有些小众、非常文艺的平台,很有情怀。

刘永巧

看到 HeyJuice 这个名字,没接触过的读者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轻断食果蔬汁,可以让饮用的人以健康的方式控制体重,获得好身材。刘永巧在做的可以说是一个有些特别的创业项目。

在阅读方面,刘永巧可谓是一位颇有毅力的读者。只是相比看手机,他本人更喜欢看书,每个月保持至少 10 万字的阅读量,并且已经坚持了好几年。在网络上,刘永巧比较喜欢即刻、好奇心日报、猫眼电影、开眼、商业周刊中文网、Twitter、Instagram、知乎等应用中的内容,这里面不少也是他在「豌豆荚一览」中订阅的。

刘永巧在「豌豆荚一览」上「+」的应用:

  1. Next:经常会在上面发现一些新奇应用,而且推荐的应用都很小众。
  2. Medium:就像是手机上的「杂志」,阅读体验和内容都很好。
  3. 界面新闻:界面是一家有态度的媒体,能看到不少平凡人的不凡故事。
  4. 好奇心日报:人人都应该有好奇心,难道不是吗?特别是创业者,更应该有猎奇的心态。
  5. 悦食家:看悦食家除了会默默的下一堆单,当然还会打开一瓶 HeyJuice 解解馋。
  6. The Met:通过展览信息,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家和艺术形式,然后深挖自己未知的艺术领域。当然,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时候,这个应用简直是神器。
  7. 猫眼电影:了解最新的电影资讯。
  8. 开眼:「豌豆荚」出品的短视频推介应用,带来视觉享受,朋友们不要错过了。
  9. 商业周刊中文网:全球商业新闻都能看到,权威的老牌媒体,值得推荐。
  10. 薄荷家居:很清新的家居导购应用。

看完这 6 位互联网人的推荐后,不妨试试「豌豆荚一览」中是不是也能找到你想要的内容。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App」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App」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CY Zhou

PingWest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