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LinkedIn

【新产品】LinkedIn的视觉革命

顾智琦 Ice

发布于 2012年10月17日

2009年1月至今,它的用户数已从3千2百万到达了1亿7千5百万。现在,每天有17万5千个新账号产生,并且仅仅2012年9月一个月间,用户累积搜索达到30亿次。面对这些疯狂增长的数字,你会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网站能吸引到如此多的用户使用?它就是职业社交网站中的战斗机LinkedIn。

也许经济危机对LinkedIn来说是“天时地利”。用户和使用度激增一方面说明了职场“关系”拓展服务具有很大的市场,另一方面,LinkedIn对用户体验的高标准严要求和其不断完善的服务也是它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今天,在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媒体沟通会上,LinkedIn产品及用户体验副总裁Deep Nishar向大家介绍了新版的LinkedIn。它是一场彻底的视觉颠覆。

LinkedIn把一切做得更简单:对你的简历作出了更好的概括,在简历上添加新的工作经验、技能,添加可能认识的朋友也只需要一个按键就可以完成。如果你的职业背景不能完全展示你的特长,在“志愿者服务”( Volunteer Experience & Causes)和“荣誉” (Honors and Awards)中写出自己的经历也能详尽地在个人主页上展示。同时,LinkedIn会告诉你你的个人档案完成度是多少,还有哪些可以添加。这比直接了当说“请填写您的大学”要好多了。LinkedIn鼓励你多分享一些你的经验,这样别人能更快找到你,你也可以更快找到认识的朋友。

不仅如此,LinkedIn为你的关系网绘制了一张更清晰的图谱。你过去和现在都在哪些圈子里,和谁有相似的背景和技能,这些在Linkedin上都能看到。在视觉设计上,新版linkedIn在主页顶部有一个概括你的职业、教育背景的简介、把能够添加的的项目放在个人主页的右上角非常显眼的位子。简短的“最新动向”在“职业背景”上方,让人轻松了解TA的情况。图标和文字也趋于更简单、整洁。

另一些小的改变充分显示了LinkedIn的细心:比如添加公司时,会显示该公司的图标以让用户一眼就能识别,不用再去读简历上的文字。同时,LinkedIn还把你圈子里的人的最新动向归类写在“新鲜事”里。在功能方面,LinkedIn增加了“关注”,“分享”和写博客的部分。Deep Nishar说用户特别喜欢“分享”这个功能,对它爱不释手。最后,他说LinkedIn的目标是要创建一个“简单和方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去改变人们的生活。设计师和工程师们正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

 

那么在美国如此红火的LinkedIn模式是否适合中国呢?

其实中国早已有了很多职业社交类网站。比如金融圈、大街网、天际网、优仕网、经纬网,但没有一个能独占鳌头。除了一些用户体验还需改进外,我认为LinkedIn模式在中国还有一个文化上的差异。

很多人觉得“关系”是中国的特产,其实在美国,拓展networks(人脉)也是大家非常重视的活动,也是能摆上台面讨论的事。美国学生一进大学就有各种主题的“兄弟会”“姐妹会”,比如投行兄弟会,牙医姐妹会。学长学姐往往会在学弟学妹在找工作的时候给以推荐,他们的推荐往往会成为找工作时关键的一环。我身边很多同学也是因为“认识某某某”最后找到了工作。所以LinkedIn这样网站的出现,让美国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认识某某某”。

但是在中国,“关系”的同义词是“开小灶”、“走后门”,学长学姐也经常因为权力不够大而使得推荐石沉大海。很多关系是从酒里喝出来、KTV里唱出来的,这些与权力、金钱有关的关系,是社交网络所无法创造和无法替代的。而“网友”这个关系在中国人眼中却非常薄弱,所以很多中国用户并不觉得职业社交网站会有多大帮助。

但这并不代表我看衰中国的职业类社交网络,因为并非所有的工作都是要靠关系才能找到。如果你够牛,又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完美地展现,那猎头、HR总是会源源不断地向你招手。而做这样一个双赢的职业社交网站,体贴的用户体验、规范的管理和复合中国特色都是至关重要的,职业社交网站成为中国人间的第二层“关系”也指日可待。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LinkedIn」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LinkedIn」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顾智琦 Ice

Ice Gu(顾智琦),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经济、辅修日本文学。喜欢摄影、旅游,吃路边摊。初出茅庐,请大家多多指教。 iceicegu@gmail.com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