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人工智能

我们跟三个智能眼镜创业者聊了聊两代Google Glass的成与败

年前,我们曾经报道了谷歌眼镜第二代归来的消息。作为很多人心中的 “智能眼镜” 模板,谷歌眼镜的成与败,似乎代表着整个智能眼镜的前景。那么,为什么谷歌眼镜会重新上马?当初被寄予厚望的第一代谷歌眼镜为什么会失败?智能眼镜目前的现状如何?用户真的需要一副智能眼镜吗?我们跟三位顶尖的智能眼镜创业者聊了聊。

fengshangyue

发布于 2016年1月5日

或许我们的读者还有印象:年前我们曾经报道过谷歌眼镜第二代回归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为很多人心中的 “智能眼镜” 模板,谷歌眼镜的成与败,似乎代表着智能眼镜的前景。第一代谷歌眼镜推出之前曾经寄予改变人类媒介的巨大期待,但效果却成了一个抛物线:市场推出之后的表现平平,还受到了使用场景模糊,应用开发少,侵犯受众隐私之类的指控,最终不得不尴尬收场。在那时,许多人已经认同智能眼镜注定成为又一个华而不实的试验品。

不过,第二代谷歌眼镜的推出,又给了智能眼镜的支持者以希望 —— 也伴随着另外一堆质疑之声。

新年刚到,或许这是一个复盘的时刻,为什么谷歌眼镜会失败?谷歌眼镜重启,是否意味着智能眼镜的回暖?智能眼镜 16 年会有哪些发展?谷歌和其他巨头杀入,对这个市场会产生哪些新的变化?

或许还有最重要的问题:用户为什么需要一架智能眼镜?智能眼镜,乃至 AR 的智能设备,能够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元旦三天内,我们采访了三位业内的智能眼镜的顶尖创业者。听听他们的意见:

他们是:

廖春元,亮风台科技联合创始人,产品为 HiAR Glasses 增强现实智能眼镜。

叶晨光,帕罗奥图科技创始人,产品为“酷镜” (Cool Glass ONE)

吴斐,亮亮视野科技创始人,产品为GLXSS

PingWest:对于第二代谷歌眼镜重新上市的消息,您怎么看?

廖春元:其实谷歌眼镜“复活”,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智能眼镜肯定是大的方向,任何一个巨头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叶晨光:它回归对我们是一件好事情,对我们来说无论是融资也好还是对项目的推进程度也好,都是有正面影响的。其实除了谷歌,全世界还有其他团队在做,还有许多例如苹果、联想、Epson等,也在准备进入智能眼镜市场,这个屏幕的价值是大家都想要的。

吴斐:总体上说,谷歌眼镜的复苏其实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结果。这几年无论是从硬件供应链还是产品上都有非常大的进步。据公开资料分析,第二代谷歌眼镜要超过了第一代谷歌眼镜的投入。在经过了第一代谷歌眼镜的试错以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更明确,这都会成为谷歌眼镜乃至智能眼镜方面的一个好消息。

PingWest:那您认为谷歌眼镜的失败是为什么呢?

廖春元:我觉得有几点原因,第一点来讲,硬件上还不太成熟,它讲了很多应用,但硬件配置还是单目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增强现实功能。

第二,我觉得它开始的时候目标定得太宏大了,To  C 要做,个人应用也要做。当时的软件技术上可能还没问题,但 AR 下面大量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并没有解决好。另一方面,它的市场一下子面对 To  C,大家对于内容、对于硬件舒适度等方面要求会很高,比To  B的要求高很多,但技术又无法解决,导致用户反馈不佳。

吴斐:第一代谷歌眼镜更多是由技术部门负责。技术优势要多于具体的市场考虑,这导致它的应用场景出现了不够明确的问题。不仅仅是在用户端,而且在商用端也是如此,比如一家美国的石油公司曾经考虑过运用谷歌眼镜,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改变了产品策略,再给油田提供的方案中,谷歌眼镜并不是核心。尽管原因还没有披露,但我判断主要是因为产品适用性不佳,并未能克服足够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复杂且长时间的工作任务。

叶晨光:必须承认的是,谷歌原来对这个项目就特别关注,Sergey Brin 做了发布会之后希望这个产品能够大火,但他们的计划只有给开发者两万到三万台。但是开发者没有做太多的应用,没有把它“玩起来”,导致是市场上实际没有形成生态,你现在看到谷歌眼镜的应用只有可能两百多个。此外市场的期望实际上相对于当时的技术实在是太高了,处理速度、功耗、续航都无法满足应用级的要求。当然还有隐私的问题,这是之前在推出的时候没有想到的,直接影响到了用户的接受度。事实上这些条件即使全部满足,用户接受一个新的智能设备,无论是手环、手表、眼镜,都还是需要时间的。

PingWest:谷歌眼镜的失败能够给其他智能眼镜创业者一些什么样的教训?

吴斐:我其实会有个比喻:孔和打孔机。孔就是用户真正的需求,但Google glass 一代其实更像是给了用户一个打孔机,让用户和开发者自己去找到适配的需求,这其实上是比较难的。对于其他智能眼镜创业者来说,我想这个问题就是:你是要找到用户需要的孔,还是做或者抄一个更好的打孔机?对国内的智能眼镜来说,推至更广的智能硬件,都应该坚守从用户需求出发的创新模式,而非跟随创新或者增量创新。

廖春元:其实谷歌眼镜我们在市面上看到大概两类智能眼镜,一类是模仿Google  Glass一代的,他们现在虽然从硬件和软件功能上看和Google  Glass有很多相似,但会定位给时尚人群、运动人群,骑自行车的人群等等之类的,会更加偏向于特定场景的垂直化。另外一种是更加强调底层功能的原创性,例如我们亮风台的智能眼镜,可能会从底层功能上加强更多AR交互,不仅仅是基于LBS,而是真正能够与你看到的东西发生互动。

叶晨光:除了硬件,还有智能眼镜相关的应用开发者对于构建生态也非常重要。我觉得一些与解放双手相关的场景,或者是手机无法做到的场景,比较适合智能眼镜的切入。比如医疗中,主任医师主刀的时候可以直播他的手术给实习生看,比如我们直播一次车祸,直播一场篮球赛共享给其他人,还有像做饭的时候你想看看菜怎么做,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会希望有提示你如何去击球。我们自己也开发了一些应用,跟眼睛相关的,比如当我们出国旅游看到英文的时候能够直接翻译成中文。像这样的“杀手级’‘应用我觉得都是不错的开发方向。

(HiAR眼镜发布会上,一位作者正在试戴智能眼镜)

PingWest:那么从技术上或者场景上,去年您的智能眼镜产品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廖春元:从国内的智能眼镜来讲,可能我们今年走上了一个台阶。我们是现在发布的国内第一款对标HoloLens的智能眼镜,它的大突破是它真正加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增强现实,包括完善了我们的视觉底层算法。另一方面,眼镜在硬件方面也是增强了摄像头的识别,两块独立的显示屏,也是在正前方的光学融合方式,这样首先来讲从硬件上是解决了以前显示的问题,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相当于是在眼前两米到两米远的60寸屏幕就在眼睛的正前方,这样显示屏幕的内容就可以用于增强你所看到的真实景象,直接是对应叠加的,这一点和Google  Glass一代时显示的普通信息是有本质区别,这样就扩展了应用场景。目前很多教育、旅游方面的团队都在跟我们谈合作,尤其在儿童教育领域,2015年看到很多成批出现的儿童教育领域相关的AR产品,这些东西,软件和内容其实移植到我们眼镜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叶晨光:最满意的应该是应用了君正M200可穿戴芯片,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功耗控制住了,续航能力大大加强。在外形上我们邀请了 Frog 对我们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变得更加好看。还有软件上是开发了我们自己的Glass ROM系统。然后在开发者和应用方面,我们正在执行一个 “ 千眼计划 ” ,跟秒拍、花椒、映客这些视频直播平台合作,一千多双眼睛同时直播,让更多的人实地观看这个世界。我们在应用上会尽量接近本地化,例如在直播中引入鲜花、打赏这些东西。我们还在智能眼镜上增加了增强现实键,集成了高德地图、大众点评等数据来源,会给你推送周围的吃喝玩乐的有趣场所。总之我们希望用户能够戴着我们的眼镜走出去,用第一视角跟世界分享你的生活。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产品出发点。

吴斐:今年我们有两个比较好的,解决了用户痛点的场景。一个是我们的GLXSS智能眼镜亮相广州车展,新浪汽车直播员及数位汽车达人在现场佩戴实时进行高清视频直播,他们现在不需要摄像机,可以用第一人称视角,直接给网友带来关于车展的解说和报道;还有一个是在301医院利用我们的眼镜直播手术,我们的眼镜是提前根据医院的需求定制的,具备了长时间续航,冷却,可变焦等功能。我们的眼镜可以帮助医师不借助任何其他设备就能直播手术画面,让医学生实时看到操作过程,还能推送辅助信息帮助医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图为301 医院的肝胆外科专家卢实春主任佩戴 GLXSS 眼镜,直播他主刀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

PingWest:那么今年您的智能眼镜产品大概的发展方向是?

廖春元:我们积累了技术,比如识别、定位、跟踪、建模,在今年会做一个大的整合,并且与后面的云端相连接,得到更多数据识别、支持等。我们会强调AR系统的语义,强调AR做整个服务。借用以前的SaaS,我们想提出的是AR-as-a-Service,三个“A”,“AaaS”这么一个概念。换句话说,我们想让计算机更清楚地了解用户周围所在有什么东西,它的位置、它的模型,加强语意。通过这样的整合,去加强我们对于全方位用户的服务和支持。此外,我们在技术迭代上,我们会进一步对算法进行优化,增加它的运算速度。

叶晨光:我觉得AR虽然前景很大,但是具体实施上还是要慢慢来。今年我们会进一步完善基本功能,拍照、录像、分享平台的搭建,还有大数据的引入和与之匹配的高效后台算法。在此基础上尽量增加销量。还有三四月份,我们会完成酷镜国际版的发布,在国外市场,我们希望针对喜欢运动和旅行的人群,利用我们的产品去拍摄录像,分享自己的世界。可能明年我们还会进入VR领域,攻打直播性业务。

吴斐:除了技术迭代以外,我们会跟其他的公司更多的合作,尤其是针对不同的场景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这跟手机是一样的。但目前来说还是会以To B场景为主。这是因为所有的智能设备,包括以前的手机,它在To C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To B 的阶段。整个行业也是如此,智能眼镜行业今年会有更多的垂直领域的方案出现,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领域的具体需求深挖,我认为这是个好的趋势,也希望这样的局面更早到来。同时我们希望更多的平台厂家、AR厂家、器件厂家能更多的参与到其中支持我们产品团队,因为明年是最佳入场的窗口期,再晚就错过了。包括有一些巨头可能会参与,我们也欢迎它与我们进行合作。

(Cool Glass ONE 的设计示意图)

 

PingWest:谷歌和其他眼镜的介入,会不会挤压其他国内智能眼镜的份额?你们会如何应对?

吴斐:对于我来说,在谷歌眼镜出来之前,我就在对智能眼镜进行探索。但是谷歌眼镜出来以后我觉得很好,它的一些设计上的优点我们也有借鉴。现在谷歌眼镜重新上马,对智能眼镜行业来说应该有一个带动作用。此外,对谷歌这样体量的公司来说,第一代谷歌眼镜虽然遇到一些曲折,但对它整体的伤害并不大,国产智能眼镜团队很多还处于跟随性创新阶段。从这一点上看,谷歌眼镜其实是帮助后来者扫了不少雷。

廖春元:压力肯定是有的,在另一方面,我觉得压力也是动力,而且更多进入这个市场以后,可能这个市场的活力、这个盘子才真正做大,做大以后,每个人都可以分得自己该得的份额,因为份额够大,就像手机一样,虽然苹果很大,但还是有华为、三星、小米、OPPO、VIVO等等,整个市场够大,就有足够的区分,这是从整体格局来看。

从具体的方面来讲,作为本土创业者其实也有很多机会。市场上说,本土团队对于本土企业和用户的理解是最深的,行业上说,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政府应用领域实际上不可能对国外开放,数据上说,我们创业较早,获得许多用户使用沉淀的数据。长期的代工使得供应链也比较完备,最后技术上,中国人实际上在人工智能和计算及视觉方面并不落后,相反一些方面可圈可点。从这五个方面来说,其实国内智能眼镜是有优势的。

叶晨光:要说明一下,我们奥图科技不是一家纯国内公司,我们是一家中美公司,我们在北京、深圳、美国都有分公司。在国内的版本里,我们非常重视本土化,移动社交、O2O 等都是我们重视的内容。还有一点就是我们13 年初成立,到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硬件和软件的经验,算法的突破还有大数据的应用,供应链的管理,这都是我们的竞争者需要去突破的壁垒。并且产品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不是你单独的某一个硬件比如光学设备或者处理器好,还要看你由于长期的经验形成的对整体的把控。

插一句,雷军七月份跟我聊得时候,他对我说,“晨光,你觉得智能眼镜难不难做?”,他说他们差不多投了两个,但是都失败了。我讲这个的意思是:实际上,智能眼镜是一个时间性的产品,有很多的坑。这些坑,我们是流了鲜血趟过去的,这就是壁垒。

 

 

PingWest:最后一个问题:智能眼镜发展到现在,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他们需要智能眼镜或者其他的增强现实性硬件,不理解它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您能告诉我们吗?

吴斐:我认为智能眼镜最大的优势本质上就是“见你所不能见”,智能眼镜由于能够获得你的视野,能够知你所见、想你所想,既增强了你的感知能力,同时又是你的聪明助手。尽管短期内可能做不到,但是长期来看,它应该能够在很多场景下替代目前的智能手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大家对于智能眼镜的认知还更多停留在视觉冲击,好像大哥大刚刚出来时一样,其实这实际上掩盖了智能眼镜的许多优势。因此,我们反而觉得过度强调它的新奇性,其实场景不明且意义不大。在未来,我们期待更落地的伙伴和我们合作。共同创造智能眼镜的更好未来。

廖春元: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以前我们跟大家分享的时候,当时就一直问这个问题,“大家觉得AR是不是一个噱头?”。回答肯定不是的,如果它只是一个噱头,没有这么多巨头会去大力投入去做它。也许现在AR应用得还不广,但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必要的:连接线上和线下的信息,打破线上线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以孩子为例,孩子的书和玩具,我们都希望他在正常发育的情况下需要实体的书和玩具,但传统实体书和玩具缺乏电子的交互,那么智能眼镜就可以把这两者接合起来。从交互上来说,计算机的使用其实是越来越人性化,人机交互越来越接近于人人交互的自然方式,不管是从最初的小型机到我们的PC机,键盘鼠标,到手机,Touch,用语音操作,使用它越来越接近自然。那么最后,使用智能眼镜,让世界都变得直接可交互,应该就是我们发展的长期目标。

叶晨光:其实你可以把智能眼镜当做一个手机,但是这个手机的屏幕其实就在你面前。这样的效果是,它解放了你的双手。在你双手比较忙的时候可以同时解决一个问题。这样你就可以有空余进行更多的活动,比如旅行、运动。并且,这个屏幕还可以跟大数据结合,跟图像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手势技术这样一些技术结合,让现实场景变得更有意义。它比智能手表的意义要更大,比如说你看到一个电脑,你不知道条形码的时候就知道它的型号,在淘宝上的售价。你看到迎客松会知道它的历史,我相信未来大数据会跟图像识别技术联系更加紧密,让万物互联起来,你的眼睛变得更有趣。此外,它也会带来效率上的变化,顺丰的小伙子可以边搬货边扫码,而不是要放下东西去拿扫描枪,出国可以通过眼镜直接识别文字,不需要专门带一个翻译这都会带来用户体验和效率的双重提升。总结来讲,能够给人的生活带来效率的事情,都有创业的意义。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人工智能」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人工智能」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fengshangyue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