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百度

移动互联网,百度终于想清楚了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百度选择翻越应用们建立起的信息围墙,重新定义搜索,同时将“搜索+广告”的模式转变为“搜索+分发渠道”,虽然下子较晚,但值得庆幸的是,百度走了几步好棋。

陈粲然 Ray

发布于 2013年3月30日

在一些人眼里,百度是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中唯一可能被移动互联网颠覆的那一个,原因在于——从Web到App,许多数据被封隔在了花园围墙之内,如果无法获取这些数据,搜索引擎的能力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从桌面到移动设备,搜索的形态也很可能发生变化,或者是多样化。在入口形态不明朗的情况下,百度的竞争者极有可能占领新的入口来抢夺百度搜索的市场份额。最终要的是,一旦形态发生变化,百度的广告收入和竞价排名模式都可能灰飞烟灭,钱从哪里来?

半年前,我也想过以上问题,但那时百度的动作让我觉的毫无头绪。但最近我发现,百度在移动端的战略愈发清晰了——抢入口是百度被竞争对手们逼着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但并不是百度的核心,百度的核心永远都是搜索,在PC时代是搜索+广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可能变为搜索+分发渠道。

首先得明白一个问题,在移动设备上,我们依然需要搜索:你会在效率应用内查询事项和日程;会在体育应用内查询赛事相关信息;会在餐饮应用类查询餐馆信息;你会通过路况/地图类应用查询实时的交通信息;你还需要用查询新闻、知识、天气……这都是搜索行为,本质上说,搜索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它在移动端被割裂了,人们转而通过每个应用来满足自己的搜索需求,而非一个搜索框。当然,我认为框内的搜索也将长期存在,只不过失去了以前的垄断形态。那么如果百度能够检索应用的内容、功能,甚至调用直接调用它们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自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迁移。

前段时间就有“百度应用内搜索功能”上线的消息爆出,但我发现似乎并不是这么一会事,我试用了一下发现,现在的“应用内搜索”还无法真正抓取应用内的数据,而是通过搜索对本地App进行搜索调用或推荐相关的App供我下载(貌似只是名称相关)例如我在百度应用内搜索“百度”Web搜索外,还会出现我存在通讯录中和“百度”相关信息的联系人以及百度的应用,我可以直接点击调用它们,这仅仅是实现“应用内搜索”的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实现应用内数据的抓取和理解。

我相信从技术上来讲,无论是从应用内获取、分析数据,还是理解用户意图为其匹配功能和内容对百度来说都并不是什么门槛,重点在于如何让这些应用为百度敞开大门。我认为这其实和Web的道理是一样的——百度能够帮助你更好的为人所知。例如,当你搜索天气时,百度就能为你推荐天气类App(一旦做到应用内你的数据获取和理解,搜索就不单单停留在目前的应用名称层面),这么一来百度就成为了一个“应用分发渠道”,新的盈利模式也随之而来。

不过这件事并非只有百度一家能做,要知道,移动应用搜索带来的下载速度增长在2012年一年内提升400%,这块蛋糕是人人都想要的。况且目前而言与腾讯、360甚至第三方应用平台相比,它目前在移动上的渠道属性是较差的(虽然腾讯还没有什么明显的动作)。但我认为百度也有它的优势:在对数据内容的理解和匹配上技术领先(从百度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语音、语义识别系统以及成立了Deep Learning实验室等动作中可见一斑);在PC互联网上积累下了Web App的分发的强大优势;针对移动互联网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十分完备的云开发平台,这点我在《谈到百度移动战略,别忘了百度云平台》中做了详细的阐述。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我们看到了百度的一系列动作:从浏览器、桌面、应用、语音助手到云开放平台(其中如Site App这样的小工具也值得注意,它帮助Web变为Web App),百度试图将原有的网页搜索形态扩张为网页搜索、移动网页搜索、语音搜索和应用内搜索。而从内容上区分则可认为是搜索Web、搜索Web App、搜索应用内数据和搜索本地数据(包括部分应用内数据)。

所以即使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一些产品进展的并不顺利,我认为至少百度围绕着搜索,从前端到后端的战略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并非许多人眼中的无头苍蝇,虽然仍处于重围之中,但百度已经找到方向,并且走了几步好棋。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百度」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百度」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陈粲然 Ray

不揣测动机、不质疑资格、不定义身份、不混淆概念、诚恳承认错误,做良性讨论。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