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大学生“乡村CEO”实践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方案

10月23日

2025年10月21日,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腾讯团委、北京为村互联网科技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共同发起的大学生“乡村CEO实习生”专项实践项目答辩会,在北京与深圳两地同步举行。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深圳大学的50名大学生分为9个小组,聚焦乡村产业提升、数字赋能、文旅综合、文化传播四个角度,用他们为期两个多月的“乡村CEO实习生”专项实践交上了一份充满创新与温度的答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高校、乡村CEO代表及腾讯导师组成的评审团,与学生团队共同见证了这场青年智慧与乡村需求的碰撞与融合。

北京答辩会颁奖合影
北京答辩会颁奖合影

缘起:一场“双向奔赴”的乡村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强调要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在此背景下,腾讯SSV联合多所高校发起“乡村CEO实习生”专项实践,旨在为大学生搭建深入乡村的实践平台,通过系统性课程学习、实地考察调研及实践任务执行,全面提升大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协调、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应用于乡村发展实际需求,加深对乡村的理解,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锤炼本领、实现价值,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025年8月25日至28日,50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大学的学生奔赴广西龙胜县马海村、龙脊村、广南村等共富乡村示范点,开展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与任务实践。腾讯SSV为村共富乡村负责人、北京为村互联网科技研究中心理事长陈晶晶在致辞中指出,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双向奔赴”——大学生带着新鲜思路走进乡村,乡村CEO也期待借助青年智慧破解一线难题。“前期调研显示,100%的学生都表达了未来继续助力乡村的意愿,这是最让我们欣慰的成果。”

作为长期深耕乡村CEO培育的合作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王妍蕾回顾了腾讯与中国农大的合作历程:从2021年联合发起国内首个乡村CEO培训计划,到2024年携手中央农广校搭建全国培训平台,“如今大学生实践项目的落地,是从‘培养乡村带头人’到‘培育青年生力军’的延伸,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活力。”深圳大学团委副书记黄冰婵则强调,实践让学生打破对乡村的刻板印象,“他们蹲下身倾听村民需求,用社会学共情理解乡村温度,用数字技术搭建服务桥梁,这份成长远超一份作业的价值。”

(2025年8月,学生团队在广西龙胜县开展实地调研。)

答辩现场:青年智慧点亮乡村未来

答辩会上,9组团队聚焦广西龙胜县3个村庄的实际需求,从数字赋能、产业提升、文旅融合、文化传播四大方向提出解决方案,展现出扎实的调研能力与创新思维。

在数字赋能方面,学生们开发或优化云服务小程序,用于民宿预订、产品推广、数字地图导览,提升乡村数字化运营能力。在产业提升方面,针对马海辣椒、龙脊稻米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升级、包装设计、IP打造及营销渠道拓展。在文旅融合方面,学生们设计文旅视觉系统、导览手册、研学课程、文创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和文化传播深度。在文化传播方面,学生们策划文化IP、利用AI工具进行内容创作、建立官号矩阵、发动村民参与文化共创,提升乡村线上影响力。

中国农业大学数字赋能4组针对广南村民宿“线上声量低、运营能力弱”的痛点,基于腾讯云服务小程序搭建“引流-转化-运营”闭环。团队重构小程序展示逻辑,增设双节住宿优惠弹窗、民宿预订首页入口,并开发共富AI文案生成工具,帮助民宿主理人一键生成带“侗寨待客文化”的特色介绍。“我们还编写了小程序使用指南和定价标准,教会村民自主运营,目前小程序想要人次显著提升,线上曝光实现突破。”团队代表介绍道。

深圳大学数字赋能5组则聚焦马海村“景点分散、标识缺失”问题,打造“一图游马海”互动数字地图。团队实地踩点30余个点位采集GPS定位、撰写7000字文字介绍、拍摄60张实景照片,地图集成语音讲解、民宿预约、打卡分享功能,游客扫码即可获取“轻量化”导览服务。“我们还设计了村委自主管理后台,确保项目长期运营,未来可复制到更多村庄。”

实践项目团队代表参加答辩仪式
实践项目团队代表参加答辩仪式

中国农业大学文旅融合2组则聚焦龙脊村被忽视的“石文化”,设计分层研学课程。针对小学生推出“石刻寻宝”游戏,针对初中生开展“三鱼共首文化解读”思辨课,同时开发石刻冰箱贴、石兽挂件等文创产品。“石文化是龙脊的‘无声史书’,我们希望通过研学让它被读懂、被触摸,更带动民宿、餐饮等产业发展。”团队代表表示。

答辩现场,3位乡村CEO导师、2位高校导师与4位腾讯导师组成评审团,从“创新性、落地性、表达与展示、调研与协作”四大维度打分。龙胜县马海村乡村CEO蒙艳辽动情回忆:“同学们在村里加班到深夜打磨方案,往返广南村山路4小时仍毫无怨言,这份用心让我们感动。”广南村乡村CEO蒙春苗则表示:“高校团队帮我们补了民宿运营、地图导览的短板,这些方案正是乡村急需的。”

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高级项目经理代秀辉表示,希望后续共同推动优秀方案落地:“同学们提出的马海辣椒包装、龙脊石文化研学、广南小程序运营等思路,都是我们长期关注的痛点。后续我们会联合乡村CEO开展专项研究,也欢迎同学们继续参与,让创意真正开花结果。”

腾讯党委群团中心主任秦广楠表示,未来将扩大项目规模,邀请更多高校参与,“让更多青年走进乡村、扎根乡村,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王妍蕾、深圳大学李沛燊两位高校导师也鼓励学生:“这段实践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体现,希望大家继续以青春之力,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力量。”

经过激烈角逐,评审团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最佳创新奖”“最佳落地奖”“最佳风采奖”“最佳协作奖”等单项奖。中国农业大学的文旅融合团队以“龙脊石文化文创产品设计方案”夺冠。所有获奖团队不仅获得证书与奖品,其优秀方案还将有机会在龙胜等地进一步落地试点。

参加深圳答辩会的学生们合影
参加深圳答辩会的学生们合影

实践成果:青年学子与乡村的双向认知提升

本次答辩会不仅是学生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高校、企业、乡村三方协同育人的成功实践。

项目组在乡村实践结束前后,向 50 名学生发放实践反馈问卷,数据反映了学生在参与乡村实践后的收获、认知变化以及对乡村和乡村 CEO 的看法。

许多学生提到“乡村不是需要被帮扶的对象,而是有待开发的富矿”,他们认识到乡村可发展文旅、非遗体验、音乐节、数字电商等多种业态, “三产融合”“数字赋能”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大部分同学意识到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激发内生动力,而非依赖外部援助。乡村 CEO、返乡青年、村民共同参与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同时很多同学提到,实践中发现乡村问题复杂多元,需综合考虑政策、人情、市场、生态等多重因素。所有参加调研的学生都表示,未来愿意持续关注并助力乡村发展,并表示未来会通过返乡工作、学术研究等方式持续助力乡村发展。

本次答辩会成功总结了大学生乡村CEO实习生的专项实践成果,涵盖了数字化、品牌化、文旅融合、文化传播等多个乡村振兴的关键方向,充分肯定了学子们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体现的责任与担当、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企、地多方协作的这一“双向奔赴项目”,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了青年生力军,并探索了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新模式。未来,项目组将继续推动青年与乡村的深度链接,构建“机制+人才+数字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共同富裕注入可持续的青春力量。

取消 发布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腾讯」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腾讯」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