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亚洲移动

我们离硅谷还有多远?细读中、日、韩、印尼互联网的全球影响力

当亚洲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最炙手可热的消费市场时,我们却又看到多少亚洲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国际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亚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市场?亚洲企业要如何才能走向世界?刚刚在硅谷结束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就有这样一场研讨会。

赵姝

发布于 2012年10月23日

当亚洲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最炙手可热的消费市场时,我们却又看到多少亚洲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国际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亚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市场?亚洲企业要如何才能走向世界?刚刚在硅谷结束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就上演了这样一场对话。

这场对话的组合也非常有意思,UCWeb国际业务主管Sean Han来自中国,基于兴趣分享的社交平台MindTalk的创始人兼CEO Danny Wirianto来自印度尼西亚,硅谷跨文化商务设计公司btrax的CEO Brandon Hill是一位美日混血儿,而风险投资公司SK Telecom Ventures的创始人兼管理总监Patrick Chung则来自韩国。这场由来自亚洲最主要的四大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业内人士,在PingWest创始人Thomas Luo(骆轶航)的主持下,完成了一场别致的对话。

 

亚洲市场是非常碎片化的,每一个市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那么,对于每一个市场来说,最有意思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呢?

中国:第三方平台在应用发布渠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不同于美国市场,苹果的App Store和Google Play基本占据了主流的渠道。

印度尼西亚:用户对“聊天”很执迷,喜欢情绪化的沟通方式。

新加坡:大众普遍对食物很狂热。

马来西亚:大马人民对科技更热衷。

日本: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日本是国际公司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市场,且日本用户有较好的付费使用习惯。比如印象笔记一半的收入来自日本,而Facebook也已经超过了日本本土社交网络Mixi。但是语言仍是一个障碍,对于没有翻译成日语的产品,就很难吸引日本用户了。

韩国:你必须有一个霸占市场的雄心和战略,这个市场只有98%的市场占有率和失败者的区别。

 

对于很多亚洲企业来说,国际化成功的第一步往往是在邻居市场上实现的,什么是取得亚洲其他市场成功的关键?

文化认同:相对来说,亚洲市场之间的差别还是略小于与欧美市场的距离,Brandon提到,一个日本的大头贴应用,在亚洲市场非常风靡,但在欧美市场却无人问津。非常显著的一个原因就是“Q版”在亚洲是一个流行元素,但却不符合欧美的主流文化。

本地化:哪怕有着文化认同的天然优势,也还是要做好本地化。Sean谈到UCWeb进入印度市场的小故事,作为移动浏览器,它的主要功能是连接用户和网络内容,因此,每一个浏览器必须做到本地化,并提供本地适用的导航。同时,也要看到不同市场的区别,比如说印度和中国的用户喜欢从浏览器端下载各种内容,音乐、电影、图书等,而美国用户就没有这种习惯。

同理心:席间,多位演讲者讲到了合作伙伴的重要性,多换位思考,并为合作伙伴谋取利益,这才是生存之道。同时,要在各国市场的创业生态圈里和别人处好关系(没错,我们又强调了一次关系的重要性)。

 

对于亚洲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化,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团队的本地化:本地化的话题我们讨论的很多了,其实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落实起来却着实不容易,而团队正是不易中的不易。对于到硅谷来的大多数公司,他们还是将开发团队放在中国,然后在美国更多地招聘市场和销售人员。也有少数公司选择将项目经理放在美国,去管理在国内的团队。这样的弊端,一是开发人员不能真正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这将影响产品最终的呈现。同时,对于当地用户的意见回馈,也需要有人真正地理解,并运用到产品的更新上。Danny说道,真正要做到产品的本地化,你要么选择一支完整的当地产品团队,要么就雇请当地的本地化专家。

教育:我们总是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就是不断地在山寨硅谷的创新,然而究其原因,大家纷纷提到了教育制度。不仅仅在中国,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教育体质都很雷同,基本靠记忆来完成考试和学业,缺少创新的培养。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更改的,但也不能成为我们缺乏创新的理由。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亚洲移动」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亚洲移动」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赵姝

PingWest的Pinger一枚,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志向全球化的中国创业公司了解真正的硅谷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