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硅谷大公司 offer,却担心对新环境不适应,没法跟新同事们打成一片?
别担心,朋友!

最近,有人把硅谷人民的日常生活气息制作成了香水,堪称最纯正的硅谷味儿了!

这里面既有烟熏干燥的浓烈香氛,也有淡雅宜人的古龙水。有大量男用香水,也给女生提供了不少的选择。它们的香调都来自于硅谷老百姓不能更熟悉的物品,配上文字描述,简直闻者动容听者落泪……
话不多说,赶快来看看,不对,闻一闻纯正的硅谷味儿是什么样的吧!
1. 科技之味
科技之味的一大特色就是百年流香,当你在硅谷生活久了,即使不再佩戴这款香水,你的身体还是能够自然散发出这股熟悉的味道。
2. 纯生古龙水
这一独特之处,使其颇受那些苦寻阳刚之气而不得的硅谷男科技从业者的追捧。在旧金山湾区各大高端零售门店,纯生古龙水一瓶难求。已经佩戴这一充满泥土感香氛的上流人士,多将甲型肝炎阳性的诊断书裱在家中以示尊贵。
3. 钢铁神油
钢铁神油的采用橡树 (elon) 为前调,麝香 (musk) 为后调以致敬马斯克本人。在他刚出生时,并非犹太人的家庭却用橡树的希伯来语为他取名。巧的是,橡树的英语词 Oak 在他老家南非也是用来称呼“人”的俚语。
俗话说名贱好养,谁知道养出了一个钢铁侠。
4. 厌女圣水
硅谷没有女盖茨或女扎克伯格,反倒无比高调的“女乔布斯”伊丽莎白·霍姆斯,正在接受被美国医药权威部门的调查。Facebook COO 谢丽尔·桑德博格、YouTube CEO 苏珊·沃希基曾是我们的偶像,但这里似乎不再有我们出人头地的机会了。
好在经过多年的努力,Google 女性员工比例已经达到了 31%,Facebook 女性员工比例已经有 33%。可喜可贺!
5. 油腻帽衫
6. “飞”
这款香水在包装上也颇具新意,密密麻麻的字样致敬了湾区大街小巷最流行的波普艺术:CA Proposition 65 Cancer Warning。
7. TC Disrupt
圣弗朗西斯科湾的风吹进会场,和里面的摩肩接踵的汗臭味形成了无可替代的组合。只有当过创始人的你才明白——那是点燃美元现钞的味道。
8. 天赋男权
作为“厌女圣水”的情侣款,这瓶香水的流行也是硅谷发展史的投影。它拥有浓郁的酪酸味,显著增强你格外旺盛的雄性荷尔蒙,使一幅用排泄物标记领地的画面在周围女生的脑海中油然而生。这并没有错,是她们需要接受现实:一切都应该属于你,包括工作、地位和女人。
9. 六小时能量
而“六小时能量”利用了同样的原理,却实现了两倍、三倍甚至十倍的功效:佩戴这款香水上班,别人并不会感觉到,整个屋内却因你而弥漫着咖啡因。我们称这种效应为咖啡因共享。久而久之,你的代码质量提高了,和同事 PM 相处也更融洽了——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你再也离不开这款香水了。
而这似乎不是什么坏事。
10. “通勤”
这款香水有一特殊功效:让所有同事都不敢在你面前造次,因为他们都知道路怒症有多可怕。
11. “致命 Soylent”
这种饮料受硅谷人士追捧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它作为食物达到了最小可行。“致命 Soylent”是对 Soylent 这一经典流行文化的二次诠释,一款可以代餐的香水。一同推出的还有“致命 Coffiest”代餐咖啡香水,和“致命 Soylent Bar”固体香水。
12.中产阶层化之雾
超市里的方便面缺货了,却增加了 SPF50 的防晒霜和当地精酿啤酒。这个社区似乎不再属于你和其他穷人。你邻居的家门口停着一辆 U-haul 正在搬家,马路对面走过一个推着一英里外超市购物车的 homeless。你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不知道自己会成为这两者中的哪个。
你身上散发出了一种脆弱的,无能的味道,闻起来像是 homeless 的眼泪,那就是中产阶级化之雾,穷而无法安身立命的香氛。
13. 蓝瓶咖啡的口气
这是一种富含吲哚的气息,在外行的鼻中和喝了一杯星巴克美式咖啡并无太大不同,但在懂行者的面前,你不可能用后者蒙混过关。这一香氛助你开启和投资人的新一轮对话,他已经准备好为你的公司注资 30 万美元,因为你们都是蓝瓶子的信徒。
这位漫画家名为杰玛·柯瑞尔 (Gemma Correll),曾为亚马逊、《纽约时报》和牛津大学出版社供稿。尽管是如假包换的原装腐国人,现居北加奥克兰的她对硅谷众生相也是了如指掌。

柯瑞尔的这幅作品名为《The Sweet Smell of Silicon Valley》,登载于美国幽默漫画日报网站 The Nib。至于这些香水的广告词和文字描述,都是硅星人几个不着调的小编瞎编的……
比如“纯生古龙水”讽刺的是前段时间在硅谷突然兴起的瓶装“生水”热潮;“厌女圣水”和“天赋男权”则影射了如今硅谷科技业对女性工作者的结构性歧视;“致命 Soylent”自然不必多说啦,只是不知道当年那些终日靠 Soylent 过活的朋友,现在还有几个在世……
柯瑞尔的这组香水作品中,倒是也有几瓶我们没有放出来的。你能发现它们是哪几瓶吗?它们又分别讽刺的是硅谷的什么现象?欢迎在评论中分享出来。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