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公司

不会PS又要做设计该怎么办?

Canva进入中国为中国的在线设计市场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究竟是会横扫千军还是百家争鸣,让人期待。

品牌

发布于 2018年9月7日

提到“设计”似乎离人们生活很远,但也总不免要用到“设计”,比如:找工作需要一份排版好看的简历、婚礼中需要“上档次”的请柬、甚至在工作中一些PPT的制作肯定不能麻烦设计同学以及像是在新媒体领域工作的同学都不免要自己做一些设计的工作。那么当自己做设计的时候PhotoShop虽然功能强大,但学习的时间成本确实太高,关于设计的一些知识比如对颜色运用也不是一两天能学会的,那么该怎么办呢?

解决的办法的第一步,当然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XX模版”,例如“请柬设计模版”、“工作简历模版”,这样看起来非常简单省事,也是大部分人正在做的。但是在用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不是很满意的感觉,找到的模版并不能百分百满足自己的需求。

再高级一点的,会搜索“在线设计”,在这类网站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己DIY“模版”。而且这类网站的标语大多都是“人人都能做设计”,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简单”。

但是,国内目前的“在线设计”平台相当多样。从搜索结果中能发现,有很多面相于特定领域的设计网站,例如“家装设计”、“Logo设计”、“海报设计”,还有一些轻量级的平面设计网站针对更广大的用户。整体上来看不仅网站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很多。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设计风格的同质化严重,让用户难以选择,往往让用户点开网站的原因只是“随缘”。

随便打开一个在搜索结果排名靠前的轻量级平面设计网站可以看到,虽然称为轻量级,但选项过多会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要说“简便”显然还有一段路要走。在模版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往往好看的都需要付费,用户在真正动手进行“设计”前会感到一头雾水。

在所有的在线设计网站中,有一个网站,目前在搜索引擎中前几页中都搜不到。它在国外是一家估值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但在国内几乎还没有人知道。这家网站名叫Canva(咖瓦),它在8月份刚刚宣布正式进入中国。

打开Canva的官网,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与国内的其他同类网站的区别——干净。打开网站看到的第一句话是“你想要设计什么?”文字下面是模版的种类。文字和产品逻辑在无形中开始引导用户使用网站,而不是看到的第一句话是自家网站的slogen。

在模版的表现上,Canva的模版整体设计风格偏极简主义,在颜色的运用上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并不是素材简单的堆积,很有设计感。模版的风格较为统一,一眼就能与其他网站的模版区分开来。

在我自己进行设计的时候,发现这些设计网站的工具栏都大同小异,唯一的差异化就是素材和其他功能这两个方面。

如果只是日常使用, 涉及不到版权问题,这些在线网站的素材基本上足够使用了,都非常多。但是一些新媒体工作者或者是平面设计者需要在工作中使用的时候,版权问题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鸿沟。

目前在线设计网站选择的道路都是与其他图片库网站合作,比的就是谁的图片更多更好。Canva在图片素材的合作者是视觉中国,在素材方面基本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图片素材,Canva在字体版权上与汉仪字库达成合作,保证了网站上所有字体均可以进行商业创作。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初入中国的原因,Canva在所有素材和字体的使用都是免费的,在使用中我根本都找不到付费的选项,这可以算是一个额外的惊喜了。

在其他功能方面,Canva选择和其他国内网站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国内的网站提供的额外功能主要包括:制作表格、二维码以及图表。Cavna没有这些功能,是一个小遗憾,但是Canva主打的是协作的概念,即邀请其他成员成立一个团队,团队中的成员可以互相分享设计,共同使用公司的品牌Logo、品牌专用的颜色调色板、专用的字体等内容。当这些都设计好以后,可以在其他作品中为公司设计带有公司特定属性的一些海报和宣传页。

Canva国外版本的模版分类是根据社交软件的不同,比如Facebook、Instagram的等。而在中国版本中,则主要根据用途来区分,比如海报、传单、演示文稿、公众号封面等等,在本土化这方面是Canva遇到的最大难题。

其实国外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普遍存在。在国外企业当中,LinkedIn在中国的本土化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2014年LinkedIn(领英)在中国以创业公司的方式成立合资公司,并增设简体中文版本,官方中文名为“领英”。在2014年到2017年时间中,领英中国用户数从入华之初的400万增长到3900万。

Canva这次在公司层面选择了与LinkedIn同样的决定——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这并不是巧合。Canva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张源曾是领英中国创始团队成员之一,负责领英中国及亚太区的市场推广、用户增长及内容运营,在本土化方面相当可靠的经验与见解。

针对Canva的中国本土化问题,张源表示,其实中国用户和国外用户在对“设计”方面的痛点是相似的,主要原因都是专业设计软件学习成本高,找不到好的素材。对于Canva来说,提供一种逻辑清晰并且简单的设计产品,可以很好的通过解决用户的痛点来获取用户。而且Canva在国外有一套完整的增长模式,即依靠内容和口碑来成长,这个模式是通用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推动本土化的进程。

张源表示,中国与国外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是一个“移动”为先的国家,甚至在中国的很多产品,都只有移动端,而没有桌面上的体验。所以Canva要做的就是提高用户在移动端的体验。

Canva的一个理念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在iOS、安卓、Windows全平台使用,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使用。我觉得这也是“简便”的一种,只有当用户感受不到除了创意以外的其他困难的时候,才算是真的把“简便”做到位了。Canva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梅勒妮·帕金斯(Melanie Perkins)也曾开玩笑的说过,如果可以的话,甚至他们想在带屏幕的IoT设备上开发一款Canva。

Canva想赋予一些设计工作者更高的生产力,也想满足需要轻量化设计办公的场景,但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消除“设计”的门槛,来让所有人都有将创意付诸实现的能力,让更多天马行空的想象被创造出来。

Canva进入中国为中国的在线设计市场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究竟是会横扫千军还是百家争鸣,让人期待。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公司」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公司」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品牌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