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熊太行,自媒体“就叫熊太行也行”创始人。今天分享的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生意,我们用的标题是“人和人之间的普通话”。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有的时候可能在职场上也好或者是在交友的过程中也好,会遇见一些麻烦,比如有件事情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处理好,这个时候大家会求助谁呢?之前做了一个公众号,一年当中收到了各种各样的留言,所有的留言都透着特别严重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主要是来自于职场上的居多,也有来自于情感和家庭,所有人都说遇见一件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问谁?有时候问自己的父母,发现父母比他们对这件时还没有看法。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变了,80、90的父母是50和60后,他们父母年轻时候所成长的环境和现在的职场完全不一样。可以说,他们经历的那个时代就不是一个完全的职场。
在这种情况之下,求助于父母,希望他们能够给出一些好的人生经验,有一些父母有这种能力,但是绝大多数的父母没有这种能力。你不能指望一个1950年代出生的人告诉你说产品经理这个行业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样才能在这个行业中得到成长。所以我说30年之后人们说的话变了,因为中国在过去的30年里面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30年、40年之间包括所有制结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导致我们现在有特别严重的不适应,当我们求助于父母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人际关系的支持。
过去所有制结构造成的生态现在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发现不同的人群说话、做事、相处的方式都不太一样,机关有机关的方式、高校有高校的方式、农村有农村的方式,厂房家属院有厂房家属院的方式。这就是在大学里面同一个宿舍的同学沟通起来会有一些困扰,就是因为我们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每个家庭的家风以及沟通的方式都会不一样,在过去的不一样当中,我们其实是给自己打上了一个烙印,我们就要想办法消除这种不一样。
为什么说要逃离北上广,基本上说这种话的人都逃不掉,就是因为北上广这种核心城市是中国最最公平的城市,好多人说实在不行我就回老家考公务员,说这种话的人都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没办法给你安排最牛的公务员才出来的,回去只能跟人拼关系,这恰恰不是你擅长的,核心城市里面人可以形成最大的公约数,这是为什么现在私企、外企逐渐地形成了一套职场规则。我们人际相处之间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规则,包括家庭的规则也在改变:可能在过去在这种小城镇,在过去的上一代人的这种家庭当中,这种沟通的方式,婆媳之间的互动是非常紧密,而且是非常不平等的。但是在今天,更多的家庭会选择一种平等相待以及相对疏远的沟通方式,核心城市最终都会给大家形成一个最大公约数,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关系的普通化。
我们的引导者在哪里?指望父母帮我们解决我们的关系困扰不太可能,那么该寻找谁呢?有一些人会问自己的比较资深的同事、领导,但是要明白,这个是有风险的,因为毕竟你是在一个职场上,而这些人跟你可能会有利害关系的冲突;还有一些人求助于微信公众号,不客气地说一句,什么叫营销号,就是以讨好一部分人以达到他最大的访问量为乐的公众号,为什么我总是跟大家说千万不要相信任何营销号写的人际关系?就是因为营销号写人际关系的时候只会讨好25-35岁的女性,因为这些人最喜欢转发,为了达到更多的人转发朋友圈这件事情,他们可以讨好女性,这些公众号会说:“没关系,放手怼你的婆婆,男朋友对你不好直接把他踹了,老公居然说不愿意把钱交给你,那就要跟他分手。”用这种怼的人的方式讨好这样一批用户,这样的话他的意见一定会有偏差,而且这种号一般管杀不管埋,他让你放手破坏关系,之后不会负任何的责任。所以说正常的解决方案还是要走付费的课程,为什么?就是因为在付费的课程里你才能看到真正的真知灼见,那种可能对你有一点冒犯,让你觉得有一点不舒服,但是真正能够让你成长的课程。
刚才说的是代沟,接下来说的是禁忌,中国人是特别迷之自信的一个民族,我们总是相信有一些东西我们比外国人能做得更好,比如我们认为中国的武功很厉害,能把外国人打趴下,到了K1这种格斗的比赛上,我发现被打趴的基本上都是我们的人,比如说我们过去还会觉得说中国的高考很厉害、中国的中等教育很厉害,结果纷纷被证明是一个伪命题;还有在中医方面也有迷之自信;还有人认为中国人搞关系厉害,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我们搞关系不厉害,我们之所以有阴谋、权谋的书会在书摊上大卖,就是因为我们对谋略、人际关系的认识太浅,我们没有真正理解里面的内容,所以才会把表面上特别肤浅的东西拿来当作一个珍宝。所以在现在人际关系会变成一个禁忌。过去我只在微信公众号写人际关系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特的观点,很多人会把那篇文章点收藏,但是他不愿意点转发,我很生气,我跟他们说:“为什么你们不愿意点转发?”他们说:“我们害怕,这个文章非常好,我觉得看了能用会把它收藏起来,但是我转发这篇文章,可能我的同事、领导会觉得我是热衷于搞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对我的评价会降低。”这就是人际关系成了禁忌的原因。人际关系是正常的领域,需要你从更宏观的角度、没有私心的角度认识它,而不是阴谋诈术的方式谈论它。
还有很多的谬误成了传家宝,大家一定遇到过,这个人看上去很讨厌的人,你跟他说什么他给你的回应都是冒犯性的,这种很讨厌的人如果你有兴趣去他家做客的时候,你发现他爸爸妈妈就是那个样子,他从来就是受这种影响长大的,所以他变成了这个样子。因为我们的人际关系被耻于公开讨论,所以都是父母之间的口口相传,父辈传给子辈,所以父辈的错误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有些人可能比较幸运,遇见一个领导告诉他你这样不对,这样会没有朋友,如果有这样的人忠告你好好珍惜这个领导,因为他非常了不起,就是他愿意做一些冒犯性的事情,大部分的人一辈子带着家庭传给他们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谬误一直到老。
1.5亿人有沟通上的困扰,除了人际关系的错误认识之外,还有一批人在沟通上有问题,就是害羞。中国人的害羞比例非常之高,之前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很大的调查,大概美国人有40%以上的人,接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害羞者,日本大概到了将近60%,中国跟这个比例也是差不多。这么多的害羞者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他们自己其实是可以认识到自己怎么样处理人际关系,但是他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会有困难。
这个人口比例在中国很有消费能力,生活在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困扰,跟别人沟通的困扰,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人际关系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它同时也是一个特别大的学问。
刚才我说免费的传授者为什么会不靠谱?因为有一些人是居心叵测的。之前有很多我的学员会跟我说:“熊老师,我上了什么什么的PUA课,我觉得改善得非常好。”“你知道PUA的课是干什么的吗”?“不知道。”“PUA利用的就是人的弱点,你搭讪的姑娘里面一定有没有办法拒绝任何人的要求的人,PUA就是做这样不道德的事情,怎么样和那些无法拒绝你,本身有弱点的人建立关系是非常不人道的。”把歪门邪道当作人际关系的话,那样的人际关系只会越来越多地走向禁忌,所以我们要面向的是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阳光的人际关系。
这是我定的关系修行者的目标,小时候看一休哥长老说修行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内心的自洽,这个概念就是我们能够让自己和自己保持一种和睦的状态,我心里面想什么事情不会在那里反复纠结、折磨自己,内心自洽是特别好的目标,实现了以后便达到了无忧无虑、不忧不惧的状态。有些人特别讨厌,见谁怼谁,怼完之后没有愧疚心,仅有内心自洽就会变成这样的人,特别讨厌。
第二个是有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一对一交往的时候,我来跟你沟通、聊天,能够跟你沟通得很好,这是一对一的处理关系的能力。再一个就是在群体之内的发展,无论是在大家族里面,或者是在职场上怎么样跟不同的力量博弈,怎么样跟不同的人相处,这是一个群体之内发展,这个比第二阶、第一阶都要更高一点,这是职场关系的内容,我马上要上的课就是职场关系的新课。还有应对危机的能力,我们经常说某某人是一个大男人、大女人,非常了不起,能扛事、有责任感,这些评价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应对危机的能力,这个人平常的内心自洽非常好,他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在群体之内能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关系平衡,他本身的能力又足够高,他在应付危机的时候就有着更多的扛事的能力、抗压的能力,这四个目标就是一个关系修行者要做到的目标,做到这四点这个人就会是一个强大的人。
简单地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恐怕还是不够的,因为其实我们会发现如果你能够给别人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建议或者说价值观的影响、输出,你就能够在朋友当中成为一个小的领袖,也就是能做到“自度到度人”,当你变得强大的时候,周围的人会向你请教,请求你的建议。这个时候要注意有这么几个点,第一个是不要给人免费的建议。不是要跟人家收钱,而是要让这个人明白你的意见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尊重的,这样的一个请教才去接受、才去跟他互动,要不然直接就PASS掉。第二个是避免交浅言深,我们经常会遇见这种情况,大家没有什么交情,一不小心有些话说过了,直接聊到家庭深处最痛的点,关系没那么好,对方承受不了,反而变成了怨恨。第三个就是神通再大不敌业力,我现在逐渐在开拓关系咨询这个领域,和心理咨询不一样的是关系咨询会帮着咨询者提供一些建议,一些对形势的分析,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心理咨询师再厉害一定会有医不了的人、帮助不了的人。关系咨询也是如此,就是当你给别人提建议或者输出影响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人就是没有办法拯救的。这个行业现在等于刚刚开始,我们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人际关系的咨询和服务。其实需要有更多专业背景的加入。现在我的队伍里面也是越来越多的有这样背景的人,还有一些戏剧类的相关的同事,这些人在一起把人际关系的研究领域能够让它逐渐成形,变成一个无论是从社会学也好,更多像是一个边缘学科,几门学科的结合,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我们都把它一起用起来。
我之前也给过一个职场上的3+1原则:安全原则、进步原则、收益原则、零号原则。安全原则上是一定要保证自己职场上的安全,危及自己安全的事情不要做。进步原则就是一定要做跟自己进步相关的事情,对自己的提升有帮助的事情,而不要把大量的没有必要的事情揽到自己的身上,这样才能激活自己的目标。收益原则是你做了一些事情之后要跟他要你应该得到的东西,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这是激励自己,同时也是公平的表现。这三个原则看上去非常简单,似乎每个人都在用,但是真正考虑对方的这种三原则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变得复杂了,你在和任何一个同事沟通的时候,你在做一个决定,对他提要求的时候,如果能够考虑他的安全、他的进步和他的收益,你就会是一个体贴而强大的人。还有一个原则是零号原则,零号原则就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弃这段关系,这是一个逃生舱,在任何的时候,比如说职场上不是说一定要熬到死,而是有一些差劲的领导、差劲的公司,我们就可以把它踹掉、踢掉,找一个更好的服务对象。
家庭领域也产生一些原则,比如站队原则,经常举的例子,站队原则就是比如说自己的媳妇和母亲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个时候站队应该站在哪一边,过去有一些人说妈只有一个,当然站在我妈那边,这一个巨大的谬误,传家宝式的谬误,还要传给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婆媳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站在妻子这边,因为妻子在家里面有特别浓烈的外人感,如果站在母亲那边,她就觉得自己在一打三,如果站在妻子那边的话她会觉得是二打二,而且是混合双打,非常合适。具体的专门有文章来阐述站队原则的具体用法,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还有激励原则,很多女生觉得我把我老公的钱管得非常严,所有的钱都交给我,这不对,这违背了激励原则,把他所有的收入拿走的话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这一点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就是人要不断地往前发展,不是简单的花消,要对自己进行投资。还有一个就是低期待原则,低期待原则各种关系都适用,调低期待,你对这个人没那么多期待的话就会变成特别强大。还有零号原则,天底下没有神圣的婚姻和家庭,有一种东西叫不合适的婚姻和家庭,这个都可以解决掉、可以结束掉。
人际关系界的现状再简单说几句,现在确实是一个起步之初,因为过去没有这样的一个领域,大家可以看一看现在讲人际关系的书,卖得最好的还是卡耐基的那本《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是1930年代的,卡耐基老师根本不知道移动互联网,也不知道我们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人际关系的这种相处之道是会发生变化的,在不同的时代,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应该去进军这个领域,其实有很大的这样一个市场,但是说句老实话,我一个人做不来,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朋友如果对这个领域非常有兴趣的话一起加入做这个事情,无论是进入我的团队还是自己单干,我觉得都非常好,它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扎实的生意,它不能够保证说你一下从一个看上去非常可怕的资金流能够进到自己手里,但是它也绝对不会再所有的平台面临着炸雷跑路的时候你一筹莫展,因为它能给你带来非常稳定的现金流,其实就是我们大家一起荡涤一下那些大忽悠们,中国人的人际关系能够精心地研究下去,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做这件事情,有兴趣的可以来找我。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