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特斯拉的官网上,伊隆·马斯克写下了他为这家新锐电动车公司设定的十年终极计划。总结来说,就是:
- 创造一款昂贵、低销售量的车型
- 用卖掉这款车的钱,开发一款中等销售量的旗舰车型
- 用卖掉上面这款车的钱,开发一款大销售量的平民车型
- 提供清洁的太阳能
其中第三点恐怕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大道理上,这辆车的推广意味着特斯拉进一步兑现了“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承诺。
从特斯拉实际遭遇来看,这辆车能否开发出来并且卖得好,决定了这家公司能不能活下去。

----
交付仪式
2019年2月22日,特斯拉金港体验中心,特斯拉将 Model 3,也就是十年终极计划当中的那辆大销售量的平民车型,卖到了中国。
在提交订单大约三年之后,五位 Model 3 车主终于拿到了属于他们钥匙卡。另有一位幸运的特斯拉员工,早前收到了送至家门口的新车。

本次在中国上市的 Model 共有后驱、双电机全驱两款长续航,和一款双电机全驱高性能模式三个版本,里程均为600KM(约372英里)左右,极速从225km/h (140mph) 到250km/h (155mph)不等。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人民币43.3万(约$64k)、49.9万(约$74k)和56万(约$83k)。和美国市场不同,Model 3 目前在中国产品线没有标准续航版本,将于2019年下半年上市。
目前中国在售的 Model 3 都在特斯拉位于加州 Fremont 的工厂生产,运输至中国销售。
至少从参与交付会的几位车主来看,他们都对于 Model 3 “生于加州”所蕴含的前沿科技这一点非常看重。
对于居住在河北的车主胡女士来说,这辆珍珠白 Model 3 已经是她的第二辆特斯拉了,“2014年第一批买了 Model S,感觉不错,科技感非常强,决定再入手一辆。”

自诩为 nerd 的车主王先生,做过很多跟马斯克旗下公司有关的研究,也是一位狂热的电动车技术爱好者。他在选车时也做了不少研究,最后认为 Model 3 就是符合他定义的车,“选择是毫不犹豫的。”
钟先生是对马斯克最为崇拜的一位车主,他也选择了一辆红色的 Model 3,代表火热的激情。作为一位深圳的小企业主,他很关注跟马斯克有关的科技新闻,在交付会上大喊,“向伟大的产品经理马斯克致敬!火星见!”
第一批 Model 3 车主里面,毫无意外有很多科技、互联网从业者。车主 Michael 就是这样,2013年在硅谷生活,在一位特斯拉 HR 的影响下对该公司的产品产生了很大好感,当场订了一台 Model S。后来他搬回中国工作,也下单了一台 Model 3。“特斯拉积累了这么多年的技术,选择 Model 3 一定不会错,”Michael 告诉作者。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特斯拉在去年刚刚推出的 Tesla Direct 服务,也随着 Model 3 的交车仪式,正式在中国开展。
这项服务原本的定义是,如果美国的消费者居住在特斯拉工厂周边一定范围内(最初是30英里),车主选购的汽车在工厂完成生产后,可以直接送至在车主家门口。在中国,这项服务有了一个中文名“特意到家”。
因为中国本身没有工厂,范围的要求也就去掉了。特斯拉服务与销售总裁任宇翔向作者透露,在中国 90%+的消费者都会去4S店选购汽车,而且由于购车流程的要求往往要多次碰面,考虑到城市交通状况,为潜在车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从今天开始,客户下单后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即可完成金融方案等等必要流程,车主足不出户便可完成购买全流程,坐在家中即可收车。”任宇翔表示。
特意到家的第一个用户是特斯拉中国员工朱女士,她觉得这项服务打动自己的在于“化繁为简,节约时间。”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早已被电商和上门服务所改变,但大多数人还是没想过,像汽车这样大件商品也能如此购买。
在参差不齐的中国电动车市场上,过去消费者只能在低水准的国产车和昂贵的 Model S、Model X 之间选择。从2019年开始,他们终于得到了一台性能不逊跑车的紧凑型四门电动车。
----
试驾体验
驾驶特斯拉电动车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体验,Model 3 也一样。由于用一块中央显示屏替代了所有仪表盘、中控等系统,以及全车去掉了大量的按钮和拨盘,如果驾驶员初次进入 Model 3 的驾驶位,它的驾驶启动流程会让大多数中国驾驶者感觉既新颖又不知所措。
但如果熟悉了这个流程后,不知所措感会很快消失。电动车没有点火一说,而 Model 3 创造性地使用了一张射频卡作为“钥匙”,在中央扶手下方刷一下(或者放在里面)就相当于点火了。换挡的方式为怀挡,也即其他汽车的雨刷挡位置,这种换挡方式与许多美国卡车以及奔驰等相似。

我们试驾的高性能版全驱 Model 3,双电机瞬间输出的扭力惊人。这是因为电动车没有燃油车的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车轮的动力损耗更低。试驾环节设置了百公里加速和制动科目,在测试中即便加速不一脚踩到底,刚起步时的加速也足以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台价格不到60万人民币的电动车,纸面上的加速性能直追百公里3秒的超跑——当然,开车还是要注意安全。
Model 3 的安全辅助驾驶功能,类似于其它汽车的 ESP。测试环境下,完全不碰刹车,仅仅快速向左向右打轮,Model 3 的行车电脑就能激活安全辅助驾驶,主动进行制动,在湿滑钢板的路面条件下也能迅速找回方向和抓地。

在试驾教练的帮助下,我们比较了 Model 3 和 Model S 的赛道能力。由于车身较 Model S 短小,Model 3 出弯明显更为敏捷。在一些高速弯道上,虽然人在车里被甩得到处飞,车身倒是因为动态控制系统 (VDC) 的存在一直稳定抓地,中间可能用到了类似主动扭矩矢量分配的技术。

些许遗憾的是,由于特斯拉在试驾中没有提供后驱版本,我们未能测试该版本在一脚到底,以及高速过弯时会否失去抓地力。
话说回来,在大部分中国车主的日常生活中,都不会有太多机会体验这辆车的性能。此时,Model 3 乘驾的舒适、安全性可能更需要关注。
在这方面,Model 3 的中央显示屏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像手机的菜单一样,几乎所有的车辆设置都可以按照分类使用触屏进行调整。不仅如此,屏幕还比按钮能显示更多的内容,每一个选项代表着什么都能一清二楚,方便了很多开了多年还不知道某个开关干什么用的车主。

采用了特斯拉标准的辅助驾驶软、硬件系统,Model 3 能够达到 L2 级别的辅助驾驶能力——碰撞规避和循路等功能。为此很多中国特斯拉老车主都对 Model S、X 赞不绝口,因为在堵车时非常好用。
不过,特斯拉也演示了一段在美国路测的视频,显示车主基本不用输入控制,Model 3 能自动驾驶穿过街区道路和高速路,带着车主从家到公司。Model 3 项目、产品经理 Daniel Ho 告诉作者,他在加州湾区驾驶自己的 Model 3,可以不管方向盘,开着音量听着歌一路轻松回家。理论上,所有在2017年后生产的 Model 3 在硬件上都应支持该功能,但特斯拉的 OTA 推送总是分批进行。比如近期比较热门的“哨兵模式”(sentry mode)、“爱犬模式”(dog mode) 等,都还未进入中国的特斯拉车型。
----
最重要的车型,到来最重要的市场
在 Model 3 中国正式交车前不久,一条新闻显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市场上,轻型燃油车辆的销售在2018年首次同比下降。与此同时,任何人都可以同意,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电动车,品牌、车型越来越多,在路上也越来越常见了。可能也正因此,马斯克本人几次三番来到中国,与官方签订建厂、进口销售等协议。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正考虑降低甚至取消对新能源车的补贴。特斯拉的销量逐渐增高,已经在2018年中迈过了20万台——美国政府定下的,享受新能源车购置税补贴的销售量上限。这个补贴将在2019年逐步降低,最终可能消失。
一切都导致特斯拉管理层的眼中,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马斯克也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使用电动车的领导者。”

在过去的两年间,马斯克一直纠结于提高 Model 3 的产能。甚至,他不合时宜地发表了让公司的退市的观点,导致被美国证券监管部门惩罚。前不久,他在 Twitter 上透露,“2011年特斯拉造了0辆车,2019年我们将实现年化产能50万台,出货40万台。”如果产能提高,Model 3 的价格将进一步降低。
因为对于这家公司本身来讲,Model 3 也是一个带有极强决定意义的车型。正如马斯克的第一个十年终极计划里提到的那样,如果 Model S、Model X 为特斯拉打响了品牌,创造出了一个市场,让人们开始相信“电动车可以开”的话,那么 Model 3 就是特斯拉开始扩大这个市场、提高占有率,进一步赋予人们更廉价选择的实现办法。
这家公司如果想要活下来并继续完成推进清洁能源使用的目标,Model 3 必须成功。它必须成为特斯拉的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成为所有人都可以购买的车。
只有这辆车卖得好,特斯拉才能够得到足够的钱去开展终极计划的下一步:让更多家庭开始成为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储存者、造出紧凑型 SUV、皮卡等更多车型、推动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队上路,并以此实现共享汽车。

为了 Model 3,中国车主等了三年。
为了 Model 3,和它能够开启的未来,特斯拉等了足足十年。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