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阿里云智能”正处在它的好时代。
2019 年 7 月 25 日阿里云峰会举办上海站,第一个上台的嘉宾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开门见山:IT 基础设施领域在 2019 年迎来“上云”拐点。此为“天时”。
基于浙江省、杭州市打造数字化政府和城市的范本,再推广开去,此为“地利”。和 Salesforce 合作、平头哥开放玄铁 910 IP Core,此为“人和”。

云计算超越传统 IT 的拐点
“拐点”的标志性事件是云计算超越传统 IT。 “今年有一个重要的信号,云计算在全球 IT 基础设施的占比超过 50%。”张建锋说。
IDC 发布的《全球云计算IT基础设施市场预测报告》支持了这一观点:全球公有云加私有云的市场份额,在 2019 年将超过传统数据中心,成市场主导者。

“拐点实际上有三个维度。”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事业部总裁李飞飞对 PingWest 品玩表示。
首先是技术上的,过去几年云原生技术快速发展,比如在数据库层面,存储计算分离、弹性等特性对传统数据库技术带来很大的冲击。
“以阿里云的云数据库 POLARDB 为例,它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存储计算解耦,即存储不再和计算节点绑死在一起,这个带来的好处是存储可以和计算分开,弹性会变得更好”。李飞飞举了一个例子:传统数据库或者传统 IT技术设施就像每天拿一个水桶打水,现在上云后,好比装了一个水龙头,直接连自来水厂,按需按量使用。
张建锋分享的一组对比数字更能直观体现传统 IT 和云计算的差距:“云计算在成本、稳定性、安全和效率层面已经远超传统IT。上云后综合成本下降一半,稳定性提升 10 倍以上,安全性提升 50 倍。”

其次,云原生技术在产品中的落地,带来了业务维度的拐点。“业务上拐点最后带来市场渗透率的拐点,不管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线下企业都从线下 IDC,迁移到私有云或者公有云。”李飞飞说,“这个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所谓的临界点,后续是一个加速上云的过程。”
自然,在推动拐点到来的过程中,中国云计算市场份额第一的阿里云扮演着重要角色。阿里云官方透露,现在已有上万家企业将 IT 系统全面迁移到阿里云。这些企业遍布各行各业,从零售到地产,从自动驾驶到银行。
虎扑作为重点案例出现在阿里云峰会上。虎扑目前已经迁移到阿里云上,并在2019年NBA总决赛时抗住了史上最大的访问峰值,并发访问量达平时5倍。

在帮助客户“上云”这件事上,阿里云已经具备了“四张王牌”——飞天云操作系统、飞天大数据平台、阿里巴巴双中台和智联网AIoT。
飞天是中国唯一自主研发的云操作系统,调度全球数百万台服务器,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数百万客户提供服务,包括中国80%科技公司与一半以上的上市企业。

飞天大数据平台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计算平台,可扩展至10万台计算集群。阿里巴巴双中台是指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阿里称,在海外再造一个淘宝天猫,只需要两三个月时间。盒马更是仅用4周就开发上线。
智联网AIoT融合了云边端一体化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能力,具备从高性能AI芯片至云平台、AI算法、AI组件以及产业AI的立体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认为新的技术拐点也将到来。“边缘计算增长非常快,原因有网络条件变化,以及应用场景变化。”阿里云智能副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管理部总裁马劲告诉 PingWest 品玩,“我们边缘计算现在非常大的一个场景是上传视频,视频在边缘节点就完成计算。阿里云是整个亚太区最大的CDN提供商,我们很多CDN节点在改造,都能提供边缘计算的能力。”
数字政府和城市大脑的范本
以浙江省、杭州市为根据地打造创新范本,进而推广至国内其他省市,已经是阿里巴巴、阿里云帮助政府公共服务和城市进行数字化的一个成熟模式。
“以浙江省为代表的政府在 2009 年开始步入数字政府 1.0 时代,完成了网络化与移动端布局。”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事业部总裁许诗军介绍道。
数字政府1.0是指把线下的政务办事窗口搬到网站和手机上,是互联网和政务在物理层面的连接,让企业和居民办事“最多跑一次”。
而未来5年,是以数据化运营为核心的数字政府2.0,通过系统打通和数据协同,形成整个政务流程的再造。
许诗军说:“以前办一件事,要跑5个政府部门窗口,数字政府1.0后不用跑腿了,把5个窗口搬到了一个网络入口上。而数字政府2.0只需要点一个窗口就办好了,背后是数据化运营和政府部门的流程再造,老百姓的体验会更好。”
简而言之,阿里巴巴希望企业和居民可以像逛淘宝一样在网上享受政务服务。未来办事,完全可以在网上解决,“一次都不用跑”。

曾经,在数字政府 1.0 时代,阿里云深度参与到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整合了 40 余个浙江省级部门、11 个地市和 90 个县(市、区)的政务服务资源。
近两年,浙江和阿里巴巴进行数据化运营尝试,跨越到数字政府2.0的时代。“以新生儿办理出生证为例,以前需要申请人填写60项信息,提交20份材料,跑5个窗口,耗时2天。如今,只需要在“浙里办”APP填写9项信息,提交1份材料,证件就好了”。
阿里巴巴透露,浙江一网通办APP和小程序“浙里办”支持超过220类政务服务,其中130多项热门业务均已实现“一次都不用跑”,占比超6成。截至4月20日,“浙里办”支付宝小程序实名用户突破1000万,总用户数超过2300万。
如今,阿里巴巴把“浙江范本”推向了国内其他省份。在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宣布升级服务数字政府战略,整合阿里云、支付宝、钉钉、高德等面向政府端的技术、产品、服务和资源,用系统化能力服务政府数字化升级。
目前,在数字政府领域,阿里巴巴已经与全国30个省市区达成合作,覆盖了442个城市,包括1000多项服务类型,服务了9亿用户。

城市数字化,是政府机构在公共服务数字化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命题。
杭州是城市数字化的先驱,早在 2016 年 10 月的云栖大会上就宣布采用阿里云的 ET 城市大脑,进行城市数字化。
城市大脑最显而易见的落地场景是交通调度。基于实时的机动车数量,城市大脑可以对覆盖区域内的信号灯时长进行动态调节,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全局优化,并实现针对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优先调度。
据杭州市政府公布在 2019 年 5 月公布的消息,目前杭州高架道路匝道上有 50% 的路口信号灯已交由城市大脑掌控,通过智能动态调节,高架路整体通行效率提升 15.3%。

目前,城市大脑已经覆盖杭州市420平方公里,过去一年管辖范围扩大了28倍,功能覆盖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经济等诸多城市治理领域。
城市大脑在杭州获得了成功,自然落地到了更多地方。上海、海口、澳门、拉萨等十多个城市(地区)都已经装配了阿里的城市大脑,并且全国计划要建设城市大脑的城市达到500多个,几乎涵盖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和地级市。

更多的朋友,更强的组织
拥抱合作伙伴,拥抱开源,阿里云想把自己朋友搞得多多的。
2018 年 3 月的阿里云峰会北京站上,张建锋明确表示:“阿里云自己不做 SaaS,坚持被集成”。
如今,这一理念迎来重大进展——全球最大CRM软件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 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未来,Salesforce的核心服务,包括销售云、服务云、商业云和Salesforce平台,将全面集成阿里云,为大中华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
对 Salesforce 来说,这次合作使其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强有力的渠道和算力支持。而对阿里云来说,则是“被集成”路线的坚持,是 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独立软件开发商)生态的一次重量级扩充,是拥抱合作伙伴的一次有益尝试。

开源,是阿里技术的一个新标签。平头哥在峰会上发布的玄铁 910,正是基于开源指令集 RISC-V。这款处理器支持 16 核,单核性能达到7.1 Coremark/MHz,主频达到2.5GHz,比目前业界最好的RISC-V处理器性能高40%以上。

玄铁 910 主要面向 AIoT 时代的应用场景,平头哥也致力于做 AIoT 时代的芯片基础设施提供者。众所周知,AIoT 场景的需求越来越碎片化,开发者生态的力量越发重要。
为了进一步降低芯片设计门槛,加速行业创新,平头哥发布了“普惠芯片”计划——玄铁910 IP Core 将在未来全面开放,全球开发者可以免费下载该处理器的FPGA代码,快速开展芯片原型设计和架构创新。

类似的事情也在阿里达摩院发生。2019 年 7 月,阿里达摩院开源了人机对话模型 ESIM。该模型曾在国际顶级对话系统评测大赛(DSTC7)上获得双料冠军,将人机对话准确率的世界纪录提升至 94.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源成了阿里技术的一个小潮流。正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事业部总裁贾扬清所说:“阿里正在做的事情是,怎么样进一步对开源社区做更大贡献......和整个开发者社区一起把咱们中国开源生态建立起来......我们对开源这块有非常深的理解,我们也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

不管什么事,人总是最关键的因素。在外,阿里云拥抱合作伙伴和开源交朋友。在内,阿里云组织架构几经调整。
2018 年 11 月双十一后不久,阿里巴巴进行组织架构调整,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将阿里巴巴集团过去几年在实施中台战略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与阿里云进行结合。智能化能力包括机器智能的计算平台、算法能力、数据库、基础技术架构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
2019 年 6 月,阿里组织架构再调整,钉钉进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加上达摩院、平头哥相助,阿里云智能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从底层的芯片,到人工智能算法,到云端的算力,再到应用端的大数据。
成立十年的阿里云,可谓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