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网络不人生,无手机不生活。但就在三十多年前,手机还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这些年,从奢华1G、平民2G、坎坷3G、到惊艳4G、智能5G,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已经彻底颠覆了我们的想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豪华1G,改变视野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什么最流行,什么最时尚?

没错,就是它,黝黑、粗笨、像块砖头的“大哥大”。
“大哥大”是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手机,在当时,只有经济实力特别强的人才买得起。“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财富的彰显,买一台就需要普通人20年的工资,堪称超级奢侈品。1987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位手机用户徐峰在广州办理手机入户,用上了“大哥大”。他为这台手机花了近2万元,这一价格在当年相当于一部丰田牌农夫车的价格。
从固定位置的电话到可以移动的“大哥大”,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从零开始起步。
1978年,我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部/百人,比非洲一些国家还低;1980年,我国拥有的电话机数仅相当于美国1905年、英国1947年、日本1958年的水平。移动电话这种当时全球公认的“奢侈通信”,对我国来说更是天方夜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但许多外商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投资时,却因为没有移动通信网络导致沟通不畅,发展受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外向型企业的通信需求分外迫切。
1985年,邮电部决定着手制定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体制。这项工作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从零起步。但电信传输研究所的李默芳和同事们历经艰辛,成功完成了任务,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987年是我国移动通信史上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的11月18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移动电话网首期工程开通,这意味着我国内地第一个大容量蜂窝公用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开通。
当时,邮电部规划所预测,到2000年时,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可以达到80万户。1991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仅有4.75万户,1992年达到17.69万户,1993年达到63.82万户,年增长率分别达到惊人的272%和261%,2000年,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453万户!
全民2G,改变观念
1994年,60多万户!2008年,超6亿户!2G时代,不到15年的时间,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就增加了近1000倍!这是纵览全球都不曾出现过的发展奇迹。
移动电话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中国在十余年间从移动通信“小白”成长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手机产销量和品牌最多的国家。
移动通信给我国的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 从2万元1部的“大哥大”到200元一部的老人机;
- 从高额的初装费到逐年降低的通信资费;
- 从一城一家营业厅到网络、电话、短信等多维度服务渠道;
- 从单一语音业务到包含图片、铃声、游戏等丰富内容的多媒体服务……
其时,移动通信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特别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也跨越了信息鸿沟,享受到了移动通信带来的“数字便利”。
统计数据显示,1994年2G网络在广东开通时,全国移动电话用户(1G用户)数还不到65万户,仅仅3年后的1997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就达到了1000万户,4年后的2001年,增至1亿户。此后,2002年11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亿户;2004年5月,达到3亿户;2006年4亿户,2007年5亿户;在3G发牌前夜的2008年,又突破了6亿户。
从“贵族”到“平民”,从“大哥大”到“大众化”,从发展瓶颈到经济先锋……如果说1G时代,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那么2G时代,则做到了从小到大、从起飞到腾飞的跨越式发展,无论是网络规模、技术层次,还是服务水平、人才储备,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坎坷3G,改变产业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在移动通信设备制造领域推进国产化,民族厂商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然而,面对国外厂商通过技术标准“把持”移动通信竞争制高点并获取高额收益的现实,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陷入了深思:中国,只能扮演跟随者的角色吗?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早已不仅仅是通信行业的任务,而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紧紧抓住全球3G创新的难得机遇,中国通信人如学步的孩童,如初生的牛犊,不知难、不言畏,踉踉跄跄地闯上了一条遍布荆棘的标准之路,克服基站建设、手机终端设计制造和组网的难题,最终实现了我国百年通信史上“零的突破”。
2010年,随着iPhone手机的大量引入,“3G+智能终端”的化学反应真正刺激了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iPhone创造的全新商业模式很快被推广,安卓智能手机后来居上,2011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推出了数以百万计的创新APP,移动互联网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同样是2011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大3.18亿户,手机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达到38%,高于美国的27%,我国成为当之无愧的移动互联网大国。
3G时代是一个分水岭,是一座里程碑。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开始萌芽并迅速壮大,一举摆脱了PC互联网落后时代的局面,终于与全球领先企业基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百年通信史上“零的突破”,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发出了响亮的“中国声音”,我国也首次建立了完整的移动通信工业体系。
惊艳4G,改变生活
如果说3G打开了移动互联世界的大门,那么4G则真正让我们领略到了移动互联网令人惊艳的魅力。用手机刷微博、逛淘宝、点外卖、看导航、发朋友圈、下载电视剧……今天这些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生活工作习惯,即使在3G时代也是难以想象的。
正是速率比3G技术快了几十倍的4G技术,让小小的手机变得无所不能、神通广大,也正是得益于移动通信行业在标准、网络、设备、应用等领域的实力“硬核式”提升,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及产业实现了从跟随、模仿到同步世界的历史性跨越,亿万手机用户受益匪浅,千万移动互联网企业成长壮大。
庆幸,中国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时代机遇,实现了移动通信发展与世界的同步。
智能5G,改变社会
从诞生之日起,5G就吸引了全社会的瞩目,仿佛自带主角光环,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人气焦点。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2016年,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首次提出的这一概念,已经成为5G最深入人心、最广为传播的注解。
从1G到4G,人类的基本通信需求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虽然我们已经满足了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建设了美好的数字生活,但是还有农业、工业、能源、科研、教育、医疗、物流、城市管理等很多产业和行业,都有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需求。这就引出了两个重要的新概念——工业互联网和政企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加上工业互联网和政企互联网,才是完整的互联网。
正如业内资深专家所言,5G不是4G+1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并不是4G的简单升级,其功能定位、架构设计、应用场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5G将与众多行业深度融合,对百业千行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颠覆现有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乃至社会运行模式。
虽然这些改变并不会像想象中来得那么快,“万物智联”的美好未来尚需时日才会到来,但是,看准了未来战略走向的领先国家,早已开始了争分夺秒的5G冲刺赛。 历经1G拿来,2G跟随、3G突破、4G同步,我国的5G终于登上了全球信息通信高科技的创新制高点。正如2G、3G、4G时代一样,我们的每一次预测都显得那么缺乏想象力。让我们一起迎接5G时代的精彩吧!
本文授权转载自:人民邮电出版社丨《智联天下 移动通信改变中国》:见证我国移动通信行业30余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