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智能手表

做好一块专业智能手表为什么就这么难?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智能手表与手机的关系。

唐健博

发布于 2020年4月24日

新玩家入场、老玩家巩固地盘,智能可穿戴设备火了那么一阵之后,又逐渐趋于平静。

越来越多智能手表的出现,明争暗斗,争夺着手腕的支配地位。只是市面上那么多智能手表,被大家所知晓品牌的就那么几个,苹果和华为依托于本身手机品牌的属性占领了高地,除此外一款良好体验的智能手表更是鲜见。

我使用过的智能手表
我使用过的智能手表

为什么做好一块专业智能手表就那么难?

手表与手机是共同体

不难发现,市面上知名度较高的智能手表,背后都有手机业务做支撑,它们大多以智能手机搭配的智能硬件形式与用户见面,硬件与硬件间有着深度联动性。

苹果与华为两家公司极具代表性,智能手表能走多远,并不仅仅在于其产品本身,背后更牵涉着多设备协同、深度研发能力与数据管控等能力。

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人来说,高知名度智能手表,应该是传统品牌,它们的智能手表功能强大,足够专业,是多数专业运动员的选择。但那些功能放在普通用户身上,却显得大材小用,关键是与手机的联动性不高,智能手表极易沦落为“手腕时钟”。

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智能手表显然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与更多的硬件产生联系,才能发挥手表的最大价值。

苹果自 2014 年发布智能手表,至今已更新到 Apple Watch 5。Apple Watch 与 iPhone 拥有同样基础的系统,语言相通交流无障碍,于是你能够在 Apple Watch 上截图,再到手机端进行处理;或者是手机端将公交卡转移到手表端,Apple Watch 可以刷卡进地铁。

Apple Watch 刷公交
Apple Watch 刷公交

华为在智能手表方面算是后来者,走过不少弯路,如今似乎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其最新产品是 华为 Watch GT 2e,与多数厂商不同,华为智能手表并未采用 Android 底层的系统,而选取了一种轻量级操作系统 LiteOS。它具备体积小、能耗低等优点。华为 Watch 与手机之间依旧有着良好的联动性,例如压力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测,甚至还能做心脏房颤风险预测。

智能手表与手机既可以看作一个共同体,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又可以说智能手表是手机的外延。

因为只有手表可以 24 小时与用户贴身,时刻观察用户健康状况,这一点手机是做不到的,也正是智能手表的差异化价值。欠缺了手机终端合作的智能手表,在联动性方面就有着天然的劣势,自然没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毕竟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多数人是先有智能手机,再有智能手表。

因而手机厂商所生产的智能手表,都会有完整的手机端配套软件。比如iPhone 出厂便自带的 Watch App,小米手机同样有“小米运动”App,华为手机的“运动健康”App、“心脏健康研究”App。厂商拥有手机、手表、硬件和软件多方面的自主权,“原生”的调整优化比第三方的产品得心应手。

以华为 Watch GT 2e 为例,手表与手机不仅有蓝牙连接,还可依靠 NFC 感应功能,手机碰一下手表,就能传输照片,手表将其设置为属于用户独有的表盘。类似“一碰传”的巧妙设计,可见于华为笔记本与手机互连的 NFC 标签。华为工程师将经验智慧贯穿到了产品设计当中,然而这样的细节,在其它第三方产品中就很难见得到。

华为 Watch GT 2e 
华为 Watch GT 2e 

针尖跳舞

手表的体积决定了工程师施展拳脚的空间有限,因此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要塞入加速度传感器、光学心率传感器、GPS、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地磁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等等,为了保证续航,还得有一块尽可能大的电池。手表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元器件排布犹如针尖跳舞。

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储备,所生产的手表也不容易出彩。要知道,传感器的调教不简单,定制模具的费用同样不菲,一款产品在初期进行调整时需要尝试多种方案,十分考验方寸间的功夫。

市面上并不缺乏 OEM 贴牌产品,它们只做到了能用,却无法做到“好用”。

可以说,传感器是智能手表的灵魂,有了众多传感器,手表才能正确地感知、接收数据,为用户提供正确的指导信息。

与手表的联动
与手表的联动

苹果做手表有着明显的取舍,传感器丰富、日常功能完备,手表具有一定的扩展性,甚至可以通过第三方操作更改个性表盘,心率、运动监测、通话功能等一个不少。不过有长必有短,苹果牺牲了续航时间以支撑多传感器的运行,Apple Watch 每天都需要充电,备受用户诟病,因此也无法监测睡眠情况。

除 Apple Watch 之外,其它智能手表几乎都将睡眠监测作为基础功能。能耗是首要问题。

基于此,华为的解决思路是从芯片和架构入手。此前 PingWest品玩写过一篇《当华为Watch GT 2 换成麒麟芯,它与手机的联动又多了一些》文章,介绍过华为的产品采用低功耗麒麟 A1 芯片,从而做到了Apple Watch 没能做到的事——它的日常续航延长至两周时间,无需频繁充电。此外,节电算法随着时间在不断优化升级,华为 Watch GT 2e 的低功耗模式续航能力已提升 20%,以满足日益增强的设备使用频率。

手表相较于手机更特殊,产品外观一旦定型,后期就不会轻易改动。况且手表的传统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留给设计师辗转腾挪的空间十分有限。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五代 Apple Watch 至今外观没有什么大变化,可见的是屏占比变大、表冠有细微改进。另一边的华为,在华为 Watch GT 系列大获成功之后,也定下了这条路向前走。如今推出的华为 Watch GT 2e 在外观上改进偏向运动风,明显有着更年轻的气息。它更像是一个主打运动方向的产品。

尽管外观上没有大的变动,但内部结构是在随着功能的增加不停地做着调整。任何一个新的传感器加入,都会细微影响着左邻右舍传感器的位置。例如血氧饱和度SPO2传感器并不普及,它工作时有红外光与红光两个 LED 同时照射目标物体来测量血氧。智能手表加入它之后或许就要重新考虑其它传感器的排布。

软件左右着使用体验

硬件外观决定了第一印象,软件则左右着使用体验。这个在科技产品里亘古不变的道理,在手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智能手表比拼的,并非只是外表,而是背后的软件和算法支撑。Apple Watch 经历了数次定位调整,功能方面亦在不断添砖加瓦,运动与健康是重点发力方向。

Apple Watch 早期便以运动的形象示人,覆盖了跑步、游泳、健身等等场景,支持数十种运动模式,而这也成为后来者模仿的对象,华为 Watch GT 2e 遂将运动类型检测数量增加到了 100 种。

看起来虽然运动类型多种多样,倒不如说手表对人体当前的运动状态检测得更加精准。篮球、足球、健身、跑步,甚至慢跑、跑步机跑等等,人体运动的姿态、心率、消耗的能量都不相同,背后若没有强大的数据库与分析能力,很难精确到如此细分的运动类型。

甚至连你在户外步行超过十分钟,Apple Watch 和华为 Watch GT 都会自动提醒你,当前在户外步行,询问是否需要记录运动过程。

算法支撑着软件,软件的体验则出现在无形之中,会让你感觉贴心,甚至会让你安心。

近几年不乏有 Apple Watch 救人一命的新闻,大都集中在检测“心房颤动”上。手表检测的结果提前为用户预警,避免用户发生更糟糕的心脏情况。国内厂商同样在跟进此功能,华为是少有将该功能做到商用产品中的厂商。

华为选择加入 301 医院心脏健康研究,包括房颤风险预测研究。用户通过华为 Watch GT 2e 同样可以对自己的健康进行检测,对于有房颤病史的用户,可实时预测未来房颤发作风险,提前预警。

华为拥有的资源给予了它更多的发挥空间,在跟随国家大健康战略方向的同时,也给智能手表加入了例如血氧饱和度单次检测、早搏筛查等等与健康息息相关的检测功能。

科技产品的意义就在于此,好用,有用,实用。

不过像苹果与华为这样,将芯片、架构和算法等方面技术与资源握在手中自由调配,本身具有很高门槛。也就不难怪一块智能手表,不容易做好了。

回到之前的话题,其实智能手表与手机的关系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经历了这几年的发展,智能手表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路径,从之前专业、小众的独立智能手表,发展到依托于智能手机的大众化产品。

而眼下的趋势,智能手表在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慢慢有了独立性,比如独立通话、独立播放音乐等等,它在尝试着承担更多责任。可有一点是不变的,智能手表始终是手表,它并不会成为手机的替代品,而是去做那些手机做不到的事情。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智能手表」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智能手表」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唐健博

资深作者 线索采集微信:bourne0214密切关注智能科技产品动态及消费风向分析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