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硅星人

中概股“逃离”美国,京东、网易之后还有谁?

美国将失去什么?香港将收获什么?

CJ

发布于 2020年6月10日责编 : Vicky Xiao

概股正在刮起“出走”风潮。当地时间6月8日,京东正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启动公开发售。在本周,网易也将在香港二次上市。

不只是它们,百度、携程、新东方、拼多多以及被浑水基金做空的好未来等一众中概股公司,纷纷被传寻求香港二次上市。一些公司否认了传言,一些则态度模糊。

这让去年阿里巴巴的香港二次上市,如同一场前奏。

中概股当下处境堪称“如履薄冰”。当美国一有内外部矛盾,特朗普就在推特上发大写的“CHINA”。在这博弈的微妙时期,瑞幸咖啡还给美国“递刀”:瑞幸自曝数据造假和投资者欺诈行为,让美国监管机构师出有名,祭出了一系列严厉的监管政策和措辞。

中概股必须为自己找一条退路——香港。

回归香港

消费者已经开始准备“剁手”618购物节,京东也把自己的香港上市日期,选在了这个自己创造的节日。

港交所错失了阿里巴巴之后,痛定思痛,改变规则允许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上市。

在中概股风险与日俱增之时,这为中概股公司赴港上市开了一扇门。而去年阿里巴巴回归香港二次上市,无疑是意味深长的一个举动。

中国最重要的一批互联网公司在美股上市。阿里巴巴市值为5875亿美元,京东市值860多亿美元,百度目前市值为400亿美元,拼多多市值800多亿美元,网易市值530多亿美元……

这些公司的去留决定,影响不可谓不大。

而美国目前酝酿监管中国公司的一系列新举措,动辄就以“退市”威胁。纳斯达克收紧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限制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此举为“全球交易所的榜样”。

于是中概股在美国的股价波动,不仅受到公司业绩、经济环境的影响,中美关系与美国政策成为了空前关键的因素。

在这种战战兢兢中,京东、网易“先走为敬”。

2014年,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股价接近60美元,市值超过860亿美元,达到了历史高峰。

美国市场的资本固然难以舍弃,中概股公司也需要香港市场规避风险。今年3月,香港传出消息,京东或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6月初,港交所官网披露了京东通过聆讯后的招股说明书。京东计划募集314亿港元(合40.5亿美元),最高发行价为每股236港元。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易也将于6月11日在港交所启动交易。网易将筹集210.9亿港元(合27.2亿美元)。 

一众中概股公司陷入了赴港上市的传闻。新东方、好未来、甚至拼多多都被传出了赴港上市的消息。对此,前两家目前的回应都是:“目前没有赴港上市计划”。

拼多多也回应:未与任何交易所有过任何关于“二次上市”话题的接触。拼多多现金流健康,目前的资金储备和收入增速足以让“百亿补贴”持续多年,所以暂无任何二次上市计划。

百度较为特殊,据路透社报道,因为股价被低估,百度计划在美退市,转投港交所。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百度正在与一些值得信赖的顾问联系,以寻求最好的方法,包括着眼于资金问题和任何监管反应……讨论尚处于初期阶段,随时可能更改,此事未公开。”

百度辟谣了退市传言,但表示在研究赴港二次上市。

“逃离”风潮

美国对中概股公司的政策悬在头顶,麻烦还不知会有多大。

特朗普给了美国金融监管机构60天的时间,研究监管中国公司的政策。目前的政策风向集中在审计监管,以及限制一些企业在美上市。

特朗普在备忘录中称:“如果中国不遵守市场投资者理所应当期望和应得的重要保护措施,就可以从我们的资本市场中受益,这既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

一些政策已经进入了立法程序,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那天,中概股股价一片惨淡。

这项法案要求,如果审计委员会连续3年无法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机构进行检查,该公司就不得在美国的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这会让不满足要求的中国公司无法上市,甚至被退市。

两党共同提案,表示目标是“将欺骗性的中国公司踢出美国交易所。” 

该法案仍需美国众议院通过才能生效,但另一只靴子落地,似乎是迟早的事情。

高盛发布分析称:该法案只会迫使那些无法连续三年进行审计的企业退市。

“即使是更严格监管审查的这种可能性,也有可能加速这些公司在(香港)市场双重上市的趋势。”

网易在向港交所提交的文件中写道:这样规则的制定会带来不确定性,我们(美国股票)的市场价格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如果我们不能满足要求,我们可能会被退市。

在瑞幸咖啡数据造假事件之后,有美国律师愤怒喊出:应当让每一家中国公司退市。

纳斯达克已经勒令瑞幸咖啡退市。毕竟造假爆出后,瑞幸股价从50美元跌破5美元,不仅让美国投资者血亏套牢,也让投资机构的判断力和信誉遭到质疑。

这是证券交易所的正常行为,但时机特殊,成为了一系列更严监管政策的导火索。

白宫发布了备忘录,纳斯达克对外国公司上市设置限制,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虽然不会明文针对中国,但确实由中国公司引发。美国证监会还在研究讨论新的监管方案。

如无利益好处,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不会对中国公司敞开怀抱。它们不愿意再来一个瑞幸咖啡,再来那些做空机构一抓一个准的中国公司。

但如果中概股公司的重心转向香港,美股真的失去了中国最重要的一批科技公司,也必定得不偿失。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 “我们的确在密切关注美国政府对中国公司的严格规定。” “我们正在内部讨论如何应对,包括在香港二次上市。”

如果这批“出走”形成风潮,美国将失去什么?而迎来了这些互联网企业的香港,又将收获什么?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硅星人」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硅星人」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CJ

资深作者,联系邮箱:jiangchenyue@pingwest.com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