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年间,诞生了一大批引领式科技创新企业。如果要探寻这座城市的创新力之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必定是不能忽视的因素,那从“跟随式创新”到“引领式创新”,深圳的秘诀又何在?
8 月 26 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刊发了创业者代表——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在深圳创新创业的深度观察报道。

当年,周剑怀揣人形机器人梦想创业的时候,选择了深圳,因为这里大概有世界上最好的硬件创新环境。在创业早期,他经历了资金枯竭、研发不顺、亲友质疑等等外人看起来近乎是“失败”的境遇,但他依然坚持了过来。现在,人形机器人的梦想仍然牵引着周剑往前走。
做真正的硬科技创新
在创立优必选科技之前,周剑已经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学自动化出身,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德国上市企业迈克威力集团,仅用四年就成为最年轻的中国大区经理,后来又做迈克威力代理商,和别人合伙开设工厂,为企业定制生产设备,年利润非常可观。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周剑本来无需再担忧财务方面的事情,但 2008 年他在日本展会上看到人形机器人,从此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当时,全球真正做商业化人形机器人的公司非常少,而且做出来的产品都很贵。比如,美国的波士顿动力公司需要军方支持,而日本本田的 ASIMO 造价昂贵无法商业化,两家公司已经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发了30多年。
周剑决心自主创业,做一台可以量产、普通人买得的人形服务机器人。通常,大多数人创业都选择相对成熟的产业,这样风险比较小。而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人形机器人是最明亮的一颗,研发人形机器人等于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
带着一腔热情闯入机器人行业的周剑,很快就发现这次创业的难度超乎想象。他和团队遇到很多没有先例的问题,大家都不知道一个可以商业化的人形机器人应该是怎么样的,完全没有可借鉴案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当周剑开始做机器人的时候才发现,没有伺服驱动器做关节,根本做不出来。他一开始想去采购这种零部件,国内没有企业做,而韩国、日本、瑞士生产的部件虽然靠谱,但都是动辄上百美金的价格。如果一台机器人用十几、二十几个舵机,仅这一项成本就一两千美金。
周剑决定先做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伺服驱动器,让成本降到可以民用的水平。他选择“All In”在这件事情上面,花了近5年时间,终于研发成功。 在此基础上,周剑开始做第一款人形机器人,耗费上千万开模,但最终没能量产。
当时市场和资本还没有关注机器人这个冷门行业,周剑也不懂融资,主要用自己之前赚的钱投入,后来又把自己在深圳买的房子和车卖了,找亲人、朋友借钱。情况最糟糕的时候,周剑透支了自己信用卡才发得起工资。
2012 年 11 月,优必选科技做出了第二款机器人Alpha,为了筹集资金,周剑带着开模才开到一半的Alpha样机,去参加深圳高交会的创投活动。在高交会上,比亚迪董事、深圳正轩投资董事长夏佐全慧眼识珠,投资了优必选科技帮助周剑渡过难关。高交会全名“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旨在让技术和资本相结合,是深圳鼓励硬科技创新的缩影。
帮优必选科技拿到融资的 Alpha 机器人,当时还只有一个金属骨架,虽然在教育场景中已经能满足教学需求,但一看就不是能走近大众消费者的产品。优必选科技决定给 Alpha 设计一个亲民的外观,但他们和供应链都是第一次制造人形机器人产品,开模出来后外观效果非常差。
但周剑和团队没有放弃,坚持和供应链继续研究。双方反复沟通修改,打磨各种细节,尝试和对比各种材料,力求不仅要工艺好,还要具有成本竞争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摸索,最终赶在2013年11月深圳高交会之前,设计出了满意的外观并且成功量产。在高交会上,Alpha 机器人吸引了大量媒体关注报道,还有不少参展观众现场就要购买。这让周剑和团队获得了鼓舞,长期努力得到了市场认可,优必选科技正式走上了普及人形机器人的道路。
敢闯敢拼敢干
2015 年 12 月,央视春晚节目组到深圳找高科技类节目,优必选Alpha机器人成为候选者之一。当时,优必选科技还是一家不为人所知的小创业公司,Alpha 机器人在技术和产品方面也达不到央视春晚节目的要求。
优必选科技作为高科技创新的代表登上春晚舞台,可以说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但周剑觉得这是展示公司产品和技术,让大众了解人形机器人的好机会,他和团队决定势必在央视春晚上呈现一场完美的演出。
深圳向来有鼓励创新和包容失败的氛围,深圳企业也是敢闯敢拼,面对困难从来是迎难而上。对于面前的挑战,优必选科技专门抽调40多个人,组成了一个春晚攻坚小组。与春晚导演组评估完所有需求后,团队决定在短时间内对Alpha 机器人进行升级。
等到升级完成并生产出来,距离春晚只有 2–3 天时间了。彩排 2–3 天就登上春晚舞台,还保证不会出错,可能也就优必选科技这种诞生在深圳的初生牛犊敢去尝试了。事实上,优必选科技的勇气也得到了嘉奖。

540 台机器人没有一台出现失误,让优必选科技声名大噪,国内外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国内大部分人也因此第一次知道了“人形机器人”这个概念和“优必选科技”这个名字。
2018 年和 2019 年,优必选科技又接连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在2019年2月的春晚上,6台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Walker亮相,其所需部分功能是优必选研究院 2019 年上半年的研发计划,为了赶得上春晚演出,优必选科技把计划半年的研发任务,提前压缩到50余天内完成,再次证明了其研发的拼劲。
在深圳经济特区这个成就梦想的舞台上,优必选科技一直在加速奔跑:自主研发的伺服驱动器诞生了,成本降到进口产品的几十分之一,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加入,布局面向服务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技术;第一台机器人Alpha诞生了,教育机器人Jimu Robot、悟空、商用服务机器人Cruzr(克鲁泽)、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Walker、智能巡检机器人ATRIS(安巡士)和AIMBOT(智巡士)等接踵而至……
目前,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优必选科技推出了人工智能教育、商业服务、安防巡逻、巡检、公共卫生防疫等行业解决方案,并全力打造“硬件+软件+服务+内容”的智能服务生态圈。
让周剑颇为自豪的是,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深圳市政府领导第一时间想到了优必选科技,提出要让智能机器人发挥作用。优必选科技紧急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在不到20天内研发出三款智能防疫机器人,在深圳唯一的定点收治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上岗。凭借无接触、不怕累、不怕感染的优势,机器人分担了一线医护和工作人员的压力,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提升了疫情防控能力。

“优必选科技的成长,离不开深圳这片沃土,能够在疫情防控中做贡献,是对我们创新成果的最大肯定。”周剑说。
优必选科技的防疫机器人陆续在国内的医疗机构、交通枢纽、广场社区、产业园区、学校、写字楼、展览馆等场所上岗,并驰援比利时、日本、韩国等海外国家。因突出的抗疫表现,咨询测温机器人Cruzr(克鲁泽)获得联合国开发官署(UNDP)的大力推荐,驰援非洲卢旺达的医院和机场抗疫。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报道表示,Covid-19已影响健康、经济、教育等各大领域,需要采用机器人等创新方案来迎接挑战。

布局前沿创新技术
团队不断壮大,研发实力增强,周剑开始有了实现最初梦想的资本,他最想做的其实是“大型人形机器人”,这样的机器人最靠近人类,可以很好地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成为家庭中成员,为我们提供服务和陪伴。
2015 年下半年,周剑开始组建团队研发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 Walker。项目立项后,周剑从动作、人工智能、产品外观等方面给团队设定了第一步的具体目标,完成期限是2016 年内。但由于核心关键技术需要时间,Walker 第一步研发目标未能如期实现。
当时团队内部有人提出,在目前整个行业技术还不成熟的条件下,不应该投入大型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但周剑说:“现在不做,未来永远没有机会。在我们这个行业,不布局前沿创新技术就是死路一条。”在周剑的坚持下,Walker项目继续推进,团队成员发挥优必选科技敢于挑战硬科技的精神,死磕核心技术。
2018 年 1 月,在全球瞩目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优必选科技展出了第一代 Walker。当时,Walker 还只有双腿没有胳膊和手。2019 年 1 月 CES,仅仅经过一年的研发,Walker 新一代亮相,增加了灵活的双臂和灵巧的双手,结合机器视觉能力,可以实现手眼协调抓取。运动和平衡能力也得到了更多突破,即使受到外部冲击,它也可以自己调整平衡。

目前 Walker 机器人研发了 4 年多的时间,与全球其它做了几十年的人形机器人相比,迭代速度非常快。
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2019 年Walker机器人被美国知名的机器人行业媒体《The Robot Report》评选为值得关注的5大人形机器人,其它4款人形机器机器人分别为美国波士顿动力的Atlas、AgilityRobotics的Cassie,日本丰田的T-HR3s、本田的E2-DR,优必选科技是榜单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在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之外,优必选科技也积极寻找机会让Walker 机器人开始在银行、贵宾厅、展馆等场景做一些应用尝试。周剑说:“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迭代图谱,公司已经规划到了 2035 年,无论发生了任何情况,什么都可以停,唯独大型人形机器人绝对不能停。”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深圳40年从改革开放“探路者”到新时代“示范区”,科技企业也正在引领创新领域的点滴变革。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