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故宫600岁了。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建成。之后的两百年间,紫禁城经历了明清两代的皇宫,以及“故宫博物院”三个历史阶段,住过24位帝王,也接待过人次破亿的国内外游客。这么大的日子,不搞点大动静,真对不起紫禁城这名号。

9月10日,“丹辰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正式揭幕。今天我就趁着工作日,先帮你们跑一趟,看看这个来之不易的600年主题大展,里面都有啥。
第一部分,“宫城一体”
紫禁城的故事,用一个主题展览说明白,既不容易,也很有勇气。

这个600年主题展,分为三大单元,锁定了18个关键年份,系统梳理了紫禁城的600年历史,许多文物更是首次展出,例如《徐显卿宦迹图册》,太和殿屋脊上的小神兽(原件!),宁寿宫漆纱(现代已无法复制)等等。
这三大单元,展厅就在午门城楼上。

我是9月10日(周四)当天去的,上午先是开幕式,下午才开放给公众参观。友情建议:六百周年大展名声在外,都上央视新闻了,游客自然是络绎不绝。如果想有最好的观展体验,建议各位工作日上午来。

第一个单元是“宫城一体”。这个单元,精选了故宫历史上的三个节点:永乐营北京(1406)、紫禁城建成(1420)、钦安殿奉道(1535),配合了大量百科全书式的图文和书画,讲述了紫禁城的建设理念及建筑艺术。
它清楚地告诉你,故宫不仅仅是景点,也不仅仅是皇家宫殿。从大局观的营造理念,到细微的一砖一瓦,故宫的每个细节,都体现着我们的礼制传承,更是国家政权和社会人文的全面结合。表面上,它是宫殿;实际上,它是中华建筑艺术与人文历史的集大成。





是的,第一个单元更像一场建筑史展览。故宫用很轻松、很简练的方式,向你科普故宫在建造时期的点点滴滴,这个地球上最大的宫殿群,一砖一瓦的背后都有什么含义。如果你对建筑、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这里能全面刷新你的知识面。
第二部分,“有容乃大”
接下来是主题单元“有容乃大”。前面梳理建筑史,这里梳理故宫本身——包括紫禁城内建筑的精美华丽(浓缩了故宫内部多个展厅的重要藏品),以及清代的紫禁城格局变化。大家都听过的“雍正入主养心殿”,就是这个单元的重要环节。

这套小神兽,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时的原件,每个都有特殊的象征寓意,特别是最后一件“行什”,全国上下只在太和殿出现,不仅是大殿作为最高等级建筑的存在象征,也是一件艺术瑰宝,世界唯一。

这个大家看影视剧,应该就很熟悉了。目前故宫的养心殿正在大修,开放时间未知,想知道养心殿的故事,这里可以为你提供解答。



你肯定有疑问,怎么消防水喉也算文物吗?你要这么想,故宫虽然是历史的浓缩,但它也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进步。故宫里面有消防水喉,证明了这里有更好的防火设施,这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思想的解放。这一切,正符合故宫“有容乃大”的主题。
中华文明是包容的,是向前发展、兼收并蓄的,绝对不是固步自封的。西式消防水喉和消防站的建立,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部分,“生生不息”
主展厅出来,请先享受一下《末代皇帝》的同款视角:

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部分,“生生不息”。这个单元,展现了封建帝制结束、中华民族走向共和之后,故宫博物院成立并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气象与细节。从1914年紫禁城对外开放,到2002年世纪大修,昔日的皇宫,成为了我们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故宫有了导览手册,有了套票,证明它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此,它不再属于高高在上的皇权,它正式成为了一座博物馆,迎接寻常百姓,迎接全世界。
下面请迎接N张图片:





以上为故宫各个时期的建筑测绘、修缮手稿。都说建筑师是理工科界的艺术家,此话绝对当真。我自己认为,这些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测绘、修缮手稿,才是整场展览最具价值的存在。
文物需要保护,更需要维护。所有的文物都是历史缩影,历史是不断前进的,文物也一样。正是这些学者与能工巧匠们,竭尽全力维护故宫、解读故宫,才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不断向前发展的紫禁城。


我国是世界文化遗产数量第二多的国家(第一名是意大利)。文化遗产浓缩了过往,存在于当下,更要面向着未来。这也是为何《我在故宫修文物》会火遍全网,文物不是死的,它是活生生的,这些学者与匠人功不可没。
怎么没见你拍多少文物啊?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问我这一句↑。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故宫600年大展的主角不是文物,而是故宫的历史本身,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纯粹想看“宝贝”,你可以去故宫的珍宝馆;来看大展,你感受到的将是历史的厚重,以及我们前进的力量。

故宫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纵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所有世界文化遗产,没有哪个遗产像故宫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如此紧密。
它既是皇权的象征,也是五千年民族文化的积淀;它既是最高规格的古建筑,也是古人智慧与匠人精神的浓缩精华;它承载的不只是明清两代的帝王史,更是整个民族的历史,既集大成,又不失细节。
作为宫殿,它的兴衰也与我们的近代历史深度绑定。强盛之时,它是半个世界的中心;存亡之际,它是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好的国之至宝。它的再度兴盛,更象征着我们的文化生命力,在走过五千年的历史之后,依然生生不息。

在故宫建成600年之际,让世界读懂故宫,很有必要。故宫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景点,然而在景点之外,它还有太多的、更为深刻的人文历史意义,等待着更多的人去读懂,去传承。
600周年大展,所要传达的就是这个意义:故宫是活生生的,它传承了过去,也在展望未来。从宫城一体,到有容乃大,再到生生不息,故宫的历史传承,乃至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都要依靠立足世界、放眼未来的我们,继续努力向前,继续生生不息。
就和如今故宫无处不在的文创产品一样,有想法、肯努力,才有未来。

故宫600年大展,总体来说是一场全面的科普大展,它将会持续到11月15日。如果你也感兴趣,动作要快哦。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