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火星

“天问一号”完成深空机动,接下来的路上还有更多挑战

一切为了探索火星

王飞 品玩

发布于 2020年10月11日

2020年10月9日23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轨飞行近80天后,顺利完成首次深空机动。

在此之前,天问一号已经飞行超过1亿公里,并先后完成两次轨道修正。那么,这一次的深空机动又有何不同?

据此前新华社报道,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环绕器总指挥张玉花曾介绍,天问一号在几个月的飞行过程中,将经过3-4次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机动修正,从而保证环绕器可以顺利飞近火星,进入火星捕获段。

此次的深空机动在我国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远程控制下完成。与修正相似,机动也是为了调整飞行器的轨道。不过,修正更多是为了弥补飞行偏差,保证探测器沿着预定的轨道飞行,而机动则是直接改变探测器当前轨道,操作其平稳转入另一条新的轨道。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报道,此次轨道机动在距离地球大约2940万千米的深空实施。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一环,是火星捕捉。为了保证从发射到火星捕获过程中探测器可以满足各种苛刻的星空环境和约束条件,同时将推进剂的消耗降到最低,天问一号在最初的轨道设计中加入了这次深空机动操作。

接下来,“天问一号”还要面临更多挑战。按照计划,它将继续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飞行4个月,最终在穿过星体时间窗口的“地火霍曼转移轨道”后,正好由火星轨道的引力捕获。这之后,火星探测器还需要经历火星轨道入轨,分离,然后着陆火星表面,并且成功释放出火星车进行巡视探测工作。

作为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的孙泽洲曾介绍称,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最核心、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在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降落伞减速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一次机会。”

而此次的“天问一号”将一次性实现“绕、落、巡”三个目标,作为首次自主探火任务,这是其他国家火星探测任务从没有过的挑战。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公布的信息显示,火星车高度为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它配有6个轮子和4块太阳能板——展开像是一只蝴蝶。

据中国日报,火星车具备环境感知、障碍识别、局部路径规划及多轮运动协调控制等功能,在火星上它以200米每小时的速度行进。在火星车上还搭载6种有效载荷,包括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表面磁场探测仪和气象测量仪,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

此前别的国家在火星着陆任务之前,已经做过“绕”,即已有火星环轨卫星进行侦测。而“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巡视器是在环绕火星不久后,依次实现与环绕器分离并着陆至火星表面,然后展开表面探测任务。从设计之初,首次探索火星的“天问一号”一开始就由轨道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

这短暂又漫长的十几个月,将见证中国的火星探索之路。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火星」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火星」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王飞

资深作者 线索采集微信:xcodejk关注智能硬件市场及汽车商业领域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