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人:谢涛 九天微星创始人兼CEO
大家好,我们是一个发卫星的公司,今天也很荣幸到这儿来给大家做一个行业及我们的分享。
首先想讲一个我们的好消息,昨天嫦娥五号返回舱精准落回了四子王旗,从月球上挖了两公斤的土壤回来了.昨天我想了一个问题,跟大家提一下,这样月亮是瘦身了还是增重了?大家可以想一想,后面我们再讲为什么要去月球。
刚才我们看到很多嘉宾倡导了未来人类走向数字化、智能化、上云的趋势,我今天也想讲,我们不仅要走向虚拟化的空间,我们还要上天,走向星际大航天的时代。
对这块可能很多人不了解,我们认为未来大航天里的商业航天肯定占主流,它会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我认为做到这一步需要分五步走,可能大家知道美国的马斯克、SpaceX的步骤,但我想,如果按照十年一个周期有这样五个阶段:
一、实现可回收的重复利用火箭。如果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讲,过去十年这个任务应该说已经完成了,猎鹰火箭已经有七艘,可能10次可回收的火箭就能重复发射,相当于把摩尔定律引入了这个领域,这意味着我们进入太空的成本极大的降低了,交通物流问题得到了结果。
下一步马上面临的是,进入太空很方便,那么我们要给地球发射各种近地轨道数以万计的卫星,这些卫星里的主流应用是卫星互联网,来拉平地球上的数字鸿沟,构建全球一张网的信息传输底层平台,这是我们当下十年大家竞相发展的技术。
十年以后可能会发10万G的卫星,这会进一步拉动火箭的低成本,同时卫星的批量化生产和积累经验也会做成更便宜的、低成本的飞船。现在去太空商业旅行,一张船票大概需要5000万美金,如果以后低成本的发射能做到5万美金一张,相信在座很多人都可以去太空体验一下,如果有1亿人次,那这就是数万亿美金的市场,会拉开大众参与太空和航天的序幕。

太空旅行会进一步降低人们对太空的恐惧,体验到各种美好,这一步解决之后,再下一个十年可能就是小行星采矿,地球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它的熵增是必然的,我们面临着很多危险,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耗能会越来越大,我们需要降熵,需要去小行星采很多能源和矿产,我觉得这会是往后十年的发展。
最后一步可能就是移民火星,马斯克提出这个目标的时候大家说,地球这么美好,谁会去火星居住呢?实际上我认为如果小行星采矿实现了,这些小行星都在火星的周边,等于火星就像当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时那样,在那样荒凉的地方也建立了旧金山这样的城市,所以我觉得火星应该是星际大航海的定位。因为我们在太空中已经有很多资产、很多矿产,可能人类就会移民火星,找到我们的第二个家园,虽然主观上我们是为了利益开发,但客观上其实为人类找到了第二家园,保存了人类抗风险的能力,我认为这是商业航天未来的五步基础,并且每一步它都会跟我们现在的产业结合,比如可回收火箭它其实就是运输物流产业;卫星互联网今后会和通信产业(5G、大数据)结合;太空旅行是旅游产业、体验经济;小行星采矿涉及能源和矿产;火星移民就是移民产业,甚至是星际大航海。因此我们认为商业航天是未来我们星际家园的基础设施,并且未来在硬科技时代万亿级的,类似于今天BAT级别的企业,应该也会在这个领域诞生。这是我对未来的看法。
以此我们提出了一个使命:希望人人皆可参与航天,让人们方便、快捷、低成本低利用和拓展太空资源。
在当下来讲,我认为卫星互联网是这十年最大的机会,我们现在谈论这个事情它不再是一个设想,而是一个现实,因为我们看到SpaceX的星链计划,今年他已经发射了1000颗卫星,并且在北美地区开展了公测,利用这样一个很小的地面接收的“锅”它就可以连接卫星实现宽带上网,上行速率100多M,下行也已经达到了几十M,这基本是在4G和5G的速度之间了,未来在十万颗卫星部署以后,单个数据可以达到上万G的带宽,这就相当于5G的速度了。实现以后,网络的部署,特别是偏远地区或是以前难以部署网络的地区,都可以让它快速进入到5G互联网时代,这个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这对中国来讲意味着什么?过去运营商的网络都是每个国家自己部署的,现在我们的网络信号是从天上来的,是另一个维度的空间,我们也计算过,在中国周边部署三颗星,美国的卫星或国外的卫星,芯片部署完以后,它的波束是可以覆盖中国全景的,这对我们将来的信息安全不受控,也需要我们有自主可控的中国卫星网络。同时在近地轨道空间,轨位和资源非常稀缺,先占先得,我认为第二次太空竞赛,以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为主的竞赛已经打响了,谁先占就先得,大概会有10万颗卫星空间,同时这个领域也跟5G互补融合,我们可以看到5G现在的推进也是耗能过大,基站要很密才行,卫星就可以填缝,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用地面5G基站,人口稀疏一些的地区,海上、空中,以后我们需要随时随地链接时就以卫星作为补充。

第一步中国要做的,卫星互联网构建一个可以很星链PK的网络,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通信,广覆盖、低时延、宽带化、低成本的优势,它可能是狭义的卫星互联网,目前看起来国外的需求比中国大,因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做得非常好。 但我认为第二步应该是广义的卫星互联网,因为这个平台是天上的基础设施,是天上移动的铁塔,这个铁塔上可以挂很多传感器,我们挂5G基站就服务宽带,挂窄带基站就可以服务于万物互联、各种数据采集,可以挂上导航增强的载荷,它就可以服务自动驾驶,达到厘米级、毫米级定位,挂雷达可以实现各种数据测绘等,它的上面会挂各种传感器,可以成为一个时空大数据的采集平台,这样的话今后才会真正达到智慧的地球愿景,这是广义卫星互联网今后的方向。
由于这样的优势和愿景,现在全球加起来,除了SpaceX以外还有贝佐斯,甚至最近包括俄罗斯、欧盟、英国和印度也都加入到了这场竞赛中来,现在已经规划的星座,到2029年加起来超过了10万颗卫星,可能以后我们会一抬头就看见满天都是小星星的场景,在十年内,并且它会随时随地产生很多数据和应用,赋能地面的各行各业,这是未来十年可以看到的愿景。因此今年4月20日卫星互联网也纳入了国家的新基建,我们会以新的机制做这件事情,同时在这个机制里也把我们创业的公司纳入到国家计划中去了,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我们也是作为参与方为中国的新基建发挥力量和建设。
当然,当下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因为建设这样一个复杂的星座系统是非常难的事情,并且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但我们还是坚定看好中国未来十年,如果太空要发10万颗,现在我们统计了,美国已经规划了8万多颗,相信中国不会坐以待毙,第一我们认为中国未来10年会有3-4万颗卫星的发展,第二个判断,随着后续的快速发展,我认为民营和商业卫星公司在这里面会占主导,同时卫星+5G未来会形成6G的愿景和格局,我认为真正爆发是在6G时代,中国会在6G继续领先,这是我对中国卫星互联网的几个判断。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是专注于卫星互联网这个赛道,主要做几件事情,一是已经发射了8颗小卫星,包括国内第一个完整的商业卫星发射流程,以及民营的可以达到商业长期在轨运行的卫星都是我们九天微星实施的。现在我们第一个是做卫星的商业化定制,甚至是在轨交付,可以看到从100公斤-500公斤的卫星,我们能够做到性价比最优,如果大家以后想发卫星,甚至是私人卫星,都可以来找我,我可以帮助实现您的需求,把您的想法变成现实,用最快的时间。同时我们已经做了中国首条脉动式的卫星智能制造工厂,实现批量化生产,因为现在我们的产能严重不足,相比美国,SpaceX一年就是1000颗,可能我们整个国家的产能加起来就是100颗,所以现在新基建正当其时,我们的卫星工厂也希望达到年产100颗的产能,实现智能化生产。

另外我们做卫星互联网端到端的产品供应商,从新型项目链的天线、通信的载荷、地面的终端、星上的处理以及和5G相结合的设备,因为相对比较专业,我就不再展开,这里主要针对中国以后也会有太空版的、覆盖全球的中移动,我们希望做太空版华为,能够为运营商提供完整的整体解决方案,从卫星到卫星上的基站,再到地面的智能终端,甚至我们还希望拓展,怎样真正服务于行业,利用卫星通道的优势为客户和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或是做一些补充,包括智慧城市、交通、能源、远程教育等等,这些空间是更大的,相比卫星制造数倍、十倍的空间,会改变很多行业的应用和需求,这块也是我们今后全力拓展的,卫星要上天,产业要落地,要真正实现我们地面产业的发展。这块做的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GPS和北斗,GPS36颗卫星,北斗40多颗卫星,现在随时随地的导航定位,很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都是基于LBS的服务,它每天都在为几十亿人、上百亿终端开展服务,GPS是高轨,在2万公里以上,更低轨的卫星数量更多、将来服务的场景和能力也更强。就导航来讲,现在导航的定位是米级的,可能5-10米,今后如果定位到了厘米和毫米级,以后自动驾驶车身上的压力就可以减轻很多。
最后,我们也在卫星+5G上做一些底层开发,5G的协议站怎么上星的问题,由于现在中美PK,美国打压我们的5G,不让我们的5G走出去,同时他们有需求,星链可以覆盖他们的需求,这是一个组合拳,我们认为我们要发挥后发优势,现在我认为在数量和速度上很难赶上卫星互联网,那我们需要在质量上、在能量密度、高可靠和数字利用的应用上超过他们,需要把5G放到卫星上,跟地面5G进行融合,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这些弄完以后,围绕我们的使命,我们也希望更多人参与这个领域,因此我们在发射卫星的过程中也做了一些创新应用,包括用航天技术和科技做成了教育的STEAM产品进入 学校,在发射卫星里除了做技术验证以外还做了人人可以参与的互动,包括太空自拍,这里有一些照片,你把照片给我,我可以通过卫星上传给卫星自拍下来,同时我们的卫星也可以做成主动发光的物体,在夜晚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
这是我们跟品玩做的一个合作,在做这个会议的同时,我们的卫星也给品玩做了一个太空自拍,星上有一个屏幕,品玩传上去以后我们把它拍,再传回来,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未来五年成为中国最好的、令人向往的商业卫星公司,能代表中国跟星链在国际上PK的企业。
最后引用一句话:跟500多年前的大航海时代一样,在新征程中,我们需要野心勃勃的支持者,不惧艰险的冒险家、精打细算的逐利者,无私坚定的布道人。我们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和在线的各位,如果对这块感兴趣,希望我们一起在大航天时代创造我们独特的价值,做大航天时代的参与者。
谢谢大家。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