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者:瞿芳 小红书创始人
骆轶航 品玩创始人&CEO
瞿芳:Hello大家好,我是瞿芳。
骆轶航:大家好,我是骆轶航,品玩的创始人。
瞿芳:我今天来特别轻松,因为今天的主题是“小红书问品玩”。
骆轶航:我被拷问,特别不适应,过去大家不是这么认知的。
瞿芳:以前跟媒体见面的时候,大家可以想像作为我的角色都是疲于如何回答各种问题,今天终于手卡在我手里了。
我跟Thomas就随便聊聊天,这是那天我问他的一个真实问题,想问一下你个人或者你因为品玩上一次接受专访是什么时候?你还记得吗?
骆轶航:我其它的采访,表达的观点,上CCTV英文版很常见,为了品玩接受专访是五年前,当时优酷有一档节目叫《创业分子》。
瞿芳:看过《创业分子》的人现场有吗?
骆轶航:还真有人看过。
瞿芳:有你五年前的粉丝?
骆轶航:我这五年变化很多的,现场有很多老朋友,刚才现场有说参加过我们2014年活动的朋友,五年前品玩是转型期,当时接受那个节目的采访主要是有融资需求,这是第一,想让别人认识我。二是作为媒体,我觉得一般媒体自己被外界误解是很多的,经常讲这些的人自己的PR反而没有做好,自己是什么样的媒体、自己是什么样的机构、自己的人设是什么,然后当时我讲了一遍。现在回想好像也没有讲得太好。
瞿芳:太有意思了,我们今天重新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再讲一次。认真问,品玩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骆轶航:我觉得品玩是一个跟小红书非常像的机构。这句话说得特别虚吧,但品玩的确是跟小红书非常像的机构,小红书是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学因素和美好因素,我觉得品玩非常重要的就是品玩是一个呈现发掘和呈现社会进步科技因素的媒体。我一直讲我们不是一个创投媒体,我们真的不关心你挣了多少钱、融了多少钱,我们不在乎这样的事情,我们其实还是更在乎科技跟社会变化的关系以及科技跟生活变化的关系,所以“有品、好玩”怎么能扣上呢,也是这么回事。
瞿芳:刚才你说在乎科技跟社会、科技跟生活,现在已经到年底了,大家在一种强烈的复盘情绪中,如果让你作为媒体、作为观察者,你去看刚才讲的这两个非常有意思的词,你觉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骆轶航:今天上午有个开场嘉宾是阿里巴巴的刘松,刘松老师讲到其实2020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GapYear,我觉得是,对于我们所处的行业也是GapYear,它的特点是节奏不一样,跟过去做的事不一样,这一年我们会重新思考很多我们过去做的事情是不是对的,我们做的事情是不是有价值。

我讲两点吧,这一年我们可能会明白很多事快也没有用,很多事情应该慢下来,应该沉浸下来,应该更追求质量,应该更追求这个事情背后美好的因素,快没用,有时候就是快不下来。
瞿芳:可以举个例子吗?因为我们看到两种变化同时发生,你看今年的资本市场、创投市场,越来越快了,大家都在这种热烈的情绪中我觉得是有一种焦虑情绪的,另外说到生活,我觉得是慢的。
骆轶航:生活的慢大家都体会到了,我不用讲太多,你会调整,也会反过来思考高质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今年的疫情,可能不会有很多人选择在小红书上秀厨艺、家居、家装,可能大家都在秀国外的大好河山,但今年就会秀更多更宅、更日常生活的美好。但在我们所处行业另外一个角度也是一个Gap Year,资本市场的热是因为焦虑、因为惯性,必须要增长,今年看上去没法儿增长了,那我必须要报复性的,无论是通过杠杆还是资本运作,必须要制造一些更热的东西,否则我就没有机会。其实很多时候是一种报复性的焦虑情绪的呈现,但看另一件事情,科技行业也要反过来思考自己是不是要慢下来,今年科技公司跟日常人的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我觉得中国人特别拥抱科技,比起美国人。你知道美国人是疫苗都不信的,30%的美国人不信疫苗,你让美国人用移动支付他们觉得要杀了他们一样,中国人对科技的态度特别乐观、特别拥抱,但今年这个态度开始变了,大家会觉得这个算法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日常的生活是不是被无形的系统所驱动,大家会有这种思考,包括社区团购的出来,它也是用我们过去非常熟悉的方式出来,砸钱、补贴、快速增长,所谓半年结束战斗,它是用这个方式出来的,马上得到社会各个领域情绪的反弹,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是大家今年的生活节奏、生活质量变化让大家觉得事情是不是一定要这样?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按这个节奏去发展?它带给我们的东西是不是一定是好的?我觉得这是一个进步的事情,老有人说市场的因素怎么在今年被打压,不是这个原因,我觉得这是人们对于科技公司的角色更quality,普通人的态度更quality,这是好事,证明大家有了深度思考事情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一些看上去不是那么争分夺秒的追求持续和渐进式增长的甚至是长期主义公司的一些机会,比如小红书,我不知道是不是,但我也不是故意为了Cue小红书,但我觉得小红书应该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种半年结束战斗的公司,可能你们也不知道要跟谁去战斗,但你们就在这么往前走着。
瞿芳:感谢。简单分享一下,2020年小红书也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疫情期间小红书最大的变化是美食成为了我们的第一大品类,大家可以想,当人们都像我一样戴上了口罩,不用化妆了,口红也不涂了,因为在家上班,穿着睡衣只要对着上半身,也不用搭配了,所以大家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件美的事情上,美食。
我不知道你平常做不做饭。
骆轶航:我做饭,每周都做,很多人发现我今年解锁的新技能就是这个,而且我发现我有天赋,后来我发现我在做饭上的天赋几乎等同于我的文字天赋。
瞿芳:今年我有好多个这样的朋友,大家都发现了自己做饭的天赋,首先还是有一个场景,包括上次我在另外一个女性的场合,包括一些2020年看上去应该很忙的女性,她们都说现在做饭已经真的进入大家的生活了,我觉得这是你说的大家生活开始慢下来,开始真的有烟火气。我们经常把烟火气当成形容词,但当大家真的做起了饭⋯⋯
骆轶航:互联网其实在中国跟生活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但那么多年只有战火气,没有烟火气,这是不对的。
瞿芳:从战火变成了烟火。其它的变化,包括我们看到大家的生活一旦转变之后,比如疫情期间大家做饭,这些习惯都留下来了,所以我们觉得2020年对大家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当疫情来了之后所有转变都回去了,这个转变可能是长期的,比如你现在都每周做饭。
骆轶航:对,疫情早结束了,但每周五时我会认真想这件事情,明天买什么食材,我妈妈要不要来我这边吃饭,或者我要不要去那边做饭,要不要叫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过去我从来不会想这些问题,现在就会想。
瞿芳:我会把Thomas想象成小红书的用户,除了刚才他的那段描述,我们经常把做饭给自己吃称为爱自己,请妈妈来家里吃饭,请朋友来家里吃饭,就是爱家人、爱朋友。
骆轶航:过去不知道怎么爱。
瞿芳:过去这个趋势除了大家更有烟火气、更有人情味了,以前可能大家就是在家里追求效率,吃个外卖,只要果腹就行了,或者出去参加个饭局,了解更多行业知识,这些生活,如果大家今年仔细想想自己过去12个月的变化,可能这些是在你生活中潜移默化发生的,而这些就是小红书这样的平台上呈现的趋势,我们看到大家在生活的爱好、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愿意追求向上了,大家希望花更多的时间生活得不一样,这已经变成2020年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当然我也一直邀请Thomas来小红书当一个创作者。
骆轶航:你跟我说过好几次,但我还在心理建设,其实我觉得我挺小红书的。
瞿芳:讲讲你最小红书的一点。
骆轶航:我最小红书的一点,你看我就挺小红书的吧,我觉得我比很多我的同行们对生活,说白了对衣食住行、对吃穿用这几件事更在乎一点,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是比较小红书的那种用户,这是第一。
第二,我的理解,一会儿我也想请教,大家对小红书的理解也不能那么偏颇,小红书不是那些在酒店餐厅、酒店走廊里拍照片的网红,小红书上大部分不是网红,小红书上有很多“展”,头两天我在小红书上发现了一个,当然是我们自己号发的,被我发现了一个PPT展,非常变态的一个展览,专门展PPT,小红书上有很多展,有很多有科技元素的东西,无人机的玩法,新能源车的东西,另外小红书能把这些东西呈现得跟别人不一样,比如一款realme的手机,平时看数码博主是怎么玩的,如果是小红书的博主,可能从打开手机箱子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很多思考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我很小红书,一是我有科技属性,二是我有生活属性,三是我觉得我对科技和生活的结合跟一般人,跟很多我同行们的看法不一样,说白了就是我比他们懒,他们花大量时间参加论坛、开会、回邮件,我花这些时间在玩游戏、琢磨怎么做饭、躺床上看书、逛街,我比他们懒,当然我也干活,我也很勤奋。有没有哪些理解让你觉得小红书真的不是这样?
瞿芳:有意思,我过去的所有经验是每当我说“我不是怎么样”,大家一定会记住那个“不是”的东西,然后把这个标签深深打在你身上。我自己觉得小红书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现代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吧,大家可以想象当一副画卷在你面前缓缓展开,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有趣但又是如此不同。
当然,大家想到《清明上河图》第一个印象是一幅长卷,一定要足够长,大家看到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多元化,真实、向上、多元的生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真正实现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心目中的《清明上河图》一定要依靠技术、依靠算法,刚才你说的展览、民宿、健身、游戏、图书,包括前两天我看到马未都老师在小红书上⋯⋯
骆轶航:马未都与小红书。
瞿芳:包括今年李银河老师也在我们上面特别火。这些可能是大家心目中和去年,甚至是大家接触到小红书的样子很不一样的,包括今年很多科技博主也入驻了我们,不管是什么新的VR产品,或是游戏发布,每一款手机发布的时候,小红书一定第一时间有测评,而且确实很多手机的测评甚至是女性发布的,比如说拍照手机,怎么可能是男性科技博主测评呢?一定是要请他们真正的用户,那些平常拍照作为主要场景的人去发布她们真实的用户体验,这样的趋势在我们的平台上每天都能看到,我们真的希望大家生活的百态,大家心目中的生活摆在《清明上河图》,能够在小红书上慢慢越来越丰富地凸显出来吧。
骆轶航:《清明上河图》是三维世界,一条街,平面、纵向,小红书把它变成了一个四维世界,通过技术让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是四维世界,但它仍然是《清明上河图》生活百像的感觉。所以我应该怎么定义米兰达你的角色,你是清明上河图这条街的办事处主任吗?
瞿芳:不,我是卷画轴的人,帮大家把画卷徐徐铺开的人。其实大家的生活一直在那儿,并不是我们运营的,也不是我们画出来的,我们只是做展现,帮助大家分发,帮助大家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是我们做的事情。我觉得小红书和我们的团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什么,我们只是生活的热爱者,除了平台上每天看到的专业丰富美好的内容,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很多人看了这些内容之后不只是莞尔一笑,而是生活真的被点燃了,生活真的发生了改变,我们希望大家看到你的菜谱、你做饭的视频之后点燃了身边更多人,我也把这些东西做出来。
骆轶航:顺便还可以带一些货。
瞿芳:可能你是特别好的带货博主,我曝个料,上次聊天我特别惊讶,他说每天早上要花10分钟搭配今天出门的穿着。
骆轶航:5分钟到10分钟,衣柜还是要翻一下的。
瞿芳:我不知道在座男性有多少人是每天出门前会搭配衣着的,能举个手吗?
骆轶航:我司品玩这样的男生还是蛮多的。
瞿芳:有位同学缓缓举起了手。
骆轶航:一点都不孤独。
瞿芳:恭喜你,你是潮流的定义者,这是我们经常在平台上说的。你平时会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
骆轶航:我看书玩游戏其实挺不小红书的,我看的是最近翻的一本书,从投石锁到无人机,真正驱动科技革命的东西是战争,军事,军事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当科技创新用来改善生活的时候另外一些国家的人总觉得我们在用科技威胁他们,跟这个也有关系,我看的是战争和军事是怎么推动科技进步的,一个摧毁文明的东西是怎么促生文明的,你觉得这样一本数在小红书上会不会有人跟我讨论,按图索骥,种同样的草?
瞿芳:我保证一定会,我觉得小红书上正在呈现这样的生态。那天我们讨论一个故事,小红书上有一个帐号,是一个常年生活在日本的人出差,他特别喜欢研究每一条飞行路线所有的详细数据,然后疫情期间他开始发小红书,因为发这些笔记粉丝没有太多,他是一个生活在京都的人,他找到了一个同样生活在东京跟他有同样爱好,研究出差时飞行路线的人,坐什么机型,我要坐在什么地方,跟飞机相关的所有知识,他们俩还约好在线下见面。
骆轶航:东京一个,京都一个,在金泽见面就好了。
瞿芳:但他们是在小红书平台通过看一些飞行相关的内容结识的,反正我自己看那个内容还是相当有科技性的,所以我可以确定回答你的问题,你推荐的书在小红书上一定能找到。
骆轶航:包括我最近在看一本老书,叫《罗马公司》,讲罗马的运作方式其实非常像跨国公司的运作方式,罗马跟公司的关系,我玩的游戏比较老,《三国志14》《三国志9》《三国志11》⋯⋯其实我很难想象小红书上什么样的用户是这些用户,男用户?现在男用户占小红书比例的多少?
瞿芳:我们男用户确实在不断攀升吧,但从绝对数量来讲,我觉得目前我看到的趋势还是女性更热爱生活。
骆轶航:包括也更热爱游戏。
瞿芳:现在有越来越多女性玩家。很多朋友都知道游戏是我最近在研究的一个课题,而且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游戏里的女性玩家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骆轶航:我在小红书上发现了不少《原神》的女玩家,一堆“原神粉”在小红书上集锦。
瞿芳:我自己也在玩,这个游戏对我确实有难度。最后问一个不能免俗的问题,你自己对2021最大的计划和期待是什么?
骆轶航:我觉得是人类和平吧,人类今年挺不和平的,明年首先还是世界和平吧。
瞿芳:是健康还是和平?
骆轶航:我觉得健康的问题会过去,以医学的发展、疫苗的速度和病毒的传播规律,健康的问题会过去,但和平的问题不会通过健康问题的解决而解决,这需要我们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人都更包容、更多元,这是肯定的,光我们做好也没有用,所以一是期待世界和平。
第二,对明年最大的期待是从我们的角度,大家对⋯⋯我觉得我们所在行业还是太追求规模化增长和效率了,但怎么建立好的人、科技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让三者的关系更和谐,说得有点空,但这真的是2021年比较大的期待,因为最近这个世界不太和谐,一些人不太相信算法,一些人觉得生活被科技扰乱了,很多东西,我觉得2021年应该逐渐有共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算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技术怎样改变生活,技术怎样创造更多人更丰富的生活可能性,技术怎么让人物质和精神上更富足,而不是被剥夺很多机会,包括技术怎么能够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公平,这是我非常期待在2021年逐渐找到答案的事情。米兰达期待吗?
瞿芳:哇,我刚刚从你的答案里听到了人、科技、生活三者和谐的一幅画面,因为我还没有完成2020的复盘,所以还没有开始期待2021,我觉得可能对于未来我们自己最重要的期待,我觉得可能是属于未来的,大家一些发心的东西能更快浮现出来吧。
怎么解释这件事情呢?在平台上除了发现那些好的东西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新的趋势,我们发现大家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表达爱的方式,是通过仪式感,大家觉得人生中通常最有仪式感的历史时刻是结婚,再引申到求婚之类的,比如我们现在大家发现对过生日这件事情越来越重视了⋯⋯
骆轶航:我对过生日这件事情就越来越不愿意想。
瞿芳:那是年纪大了的事情,我们原谅你。特别有意思,我们发现场景设计师,越来越多这样的内容创作者,像花艺设计师,有一批这样的人涌现,他们在小红书上发布他们的内容,他们在小红书上找到了欣赏他们、愿意为他们价值买单的人,而且这个趋势我们看到是非常蓬勃的发展,我期待2021这些东西可以更快、更全面地涌现出来吧,而且这个变化不只是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可能也会很快涌现基于场景,基于人与人之间由设计和美带来的变化。
骆轶航:更细微的小的个体、小的创作者带来的变化。
瞿芳: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创造者在涌现,这是我们对2021的期待。
骆轶航:期待小红书的创作者们一起参与这样的创造和变化,我们也再次期待明年世界和平,大家身体健康,共同创造一些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在小红书的平台上。
瞿芳:感谢,请大家给Thomas这么水的ending鼓鼓掌吧。
主持人: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推进,产业带企业纷纷入驻互联网平台,在线产业迎来春天,在新消费的大趋势下拼多多逐渐成为了年轻人最常使用的购物应用,下面有请拼多多副总裁陈秋先生为我们分享“引领新消费,助力双循环”。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