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好,大环线上下班,左一圈,右一圈,日复一日,圈复一圈。宇宙都有尽头,但北京地铁没有”。今年下半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带火了一拨人,其中就有李雪琴。她身上打着北大高材生的标签,但又兼容着东北土地孕育出来的浑然天成的幽默,说到一些段子的时候真的让人拍大腿狂笑。
在一期关于“遗憾”的节目里,李雪琴说到自己离开了北京,有人听说之后“那追着赶着就问我呀,离开了北京,你不遗憾吗?说得像我曾经得到过北京一样。对北京来说,我连个备胎都不是。我为它奋斗,为它攒钱,为它付出青春,我走的时候还跟它说:再见了,它也说:你谁呀?”话音未落,一群人就笑成一团。
网上有人说,如果你不开心了,就去看看李雪琴的节目。
后疫情时代人们需要什么?
“客观来讲,包括《脱口秀大会3》,今年大家会这么愿意看脱口秀,可能也是跟在疫情的情况下大家情绪上的压抑有关。”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兼CEO贺晓曦在《影响力2020:回答新世界》节目中这样分析今年线上脱口秀颇受欢迎的原因。

正如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在节目中所感叹的那样,“今年就像是一个科幻灾难片所预示的,整个全世界因为一个病毒就陷入了恐慌。我们人类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无所不能。一个病毒就可以打乱所有人的生活秩序。”
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全国很多人都因为疫情的原因被迫保持社交距离,把时间和经历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线上脱口秀节目的大受欢迎就是这种变化的表现之一。不过大家不仅是在网上获得娱乐放松,也逐渐习惯于从网上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观点。
今年3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开始在B站发布一系列的法律科普视频,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来讲解那些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法条,网友甚至因为他频繁用“张三”举例而创造了“法外狂徒张三”的网络梗。截止到目前,罗翔在B站拥有一千万粉丝,从高校教授跨界为网红,他的快速走红多少令人惊讶,但这背后体现出来的却是人们对这种影响力人物、影响力观点的需要和认可。
疫情带来的不仅是网络流行趋势的变化,更是人们工作生活模式的变化,很多此前习以为常的事情变得不再普遍,远程办公、在线上课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常态。而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东西感到迷茫和不安,因此网络上出现很多疑问:今年还要不要留学?应届生怎样才能找到工作?现在是不是辞职跳槽的时机?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当下选择和未来规划方面也更需要一些具备专业知识和行业洞见的影响力人物的帮助了。这既是一种实践上的引导,同时也是人们在迷茫时所寻觅的心理上的支撑。
心动网络CEO黄一孟在《影响力2020:回答新世界》节目中谈了对于疫情后新办公方式的理解:“远程办公会推进整个公司在生产力工具上的调整,比如我们在用的一些会议软件、聊天工具。在办公室办公的时候,大家不会去利用到这些工具,但是在家办公远程沟通的时候,大家会更重视沟通的效率和质量。这些工具使用习惯的养成,能够帮助建立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思考。”
在这次疫情中,旅游业可以说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了,不少酒店和民宿处境,例如全球知名的共享民宿平台爱彼迎(Airbnb)不得不裁员以应对危机,很多景点被迫关门长达几个月。但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越来越多的旅游业从业者看到了转机,携程集团CEO孙洁也在节目里面表达了自己对于旅游行业前景的看法:“人类探索世界这个愿望是不会改变的。只要是GDP和经济在发展,人们对世界的探索生生不息,旅游是一个非常朝阳性的行业。”
《影响力2020:回答新世界》的第一期于今年9月上线,共有四期内容。它所邀请的嘉宾除了前面提到的郝景芳、梁文道、贺晓曦和孙洁,还有领英中国总裁陆坚、微软副总裁柯睿杰、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等行业大咖。这些人具备一定的国内和国际视野,能够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行业洞察回答时下人们最关心的留学、职场、全球化等问题。
从职场到平台
内容的背后往往是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让人有些惊讶的是,这些节目并不是出自某个视频平台或者文化传媒公司,而是职场社交平台领英——乍一看领英来做这些似乎有点“不务正业”的味道,但仔细想想,节目里的观点和建议不正是高校学生、职场人等领英的目标群体所需要的吗?
节目中的话题设置也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领英根据会员在社区内关注度选择出大家都很关注的内容,同时有一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节目对疫情下热门话题的把握。在合理的话题设置之下,各个嘉宾分享的观点也兼具实用性和前瞻性,这些行业代表性人物带来的行业洞察也让观点的碰撞更有意义。
其实最初人们对领英的第一印象是在上面可以拓展自己的职场人脉,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积累资源。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内同类型平台的涌现,领英似乎面临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同时,职场人士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不仅要社交,更希望拥有专业化的职场社区,与更多业内前辈和同行沟通交流。
需求的变化往往带动了平台的升级。领英的定位随之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在基础功能之外致力于打造行业交流的平台,生产高质量的职场内容。除了这次的《影响力2020》,领英在自己的平台上也推出了像领英头条、职场洞察、领英今日必读这样的栏目,从职场内容方面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职场社交平台,但各有各的定位和“人设”。在领英的话题广场里,大家讨论的是诸如“疫情后各行业有哪些创新机会”、“直播在营销链条中的角色及作用”、“出海的风向标在哪儿”等话题……对此有兴趣和见解的职场人们进行分析,探讨没有八卦和故事,在这些话题下的讨论多是职场“干货”,有人认为这样的平台不接地气、有距离感,但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定位有利于专业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领英的职场社区比较“纯净”。

但作为一个平台来说,只有它自己发力是不够的,领英能够成功开始做内容,一部分原因是它吸引到了很多行业里的影响力人物入驻,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企业家、行业观察者、中高层的行业从业者等愿意在领英上分享观点,例如比尔·盖茨、微软CEO Satya Nadella、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等活跃在平台上;相对应的,平台上的普通会员也渴望接触到行业大咖的分享和观察者产出的专业内容,愿意参与到有价值的讨论中去。
基于此,平台、影响力人物和会员三方形成有机互动,推动领英成为一个“纯净”而专业的职场社交平台,它生产的一系列内容都能体现“让有价值的讨论在领英发生并显现力量”的价值观,在这些有价值的讨论当中,领英也建立起属于自己平台的影响力。
现在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最初对于疫情的恐惧和彷徨似乎在渐渐褪去,但依然还在不断摸索着后疫情时代下的应对之法。其实不只是某个单独的平台,整个社会层面上都应当欢迎更多的影响力观点、影响力人物的出现,也应当鼓励并推动更多“有价值的讨论”。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