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湾童学”(wansmallstep), 作者:左右妈。
左右妈先说一句: 我不鸡娃,也不觉得报课是最应当依赖的学习途径。
为了写这个公众号,我,一个只想用平常心养娃的妈,关注了小一百个教育公众号。如果按照新榜估算的粉丝数来粗略地算,这些公众号的受众快赶上中国学龄儿童的总数了。
这些受众,包括一个人活成了100个粉丝的我。

关注了教育公众号,无可避免地会被推课。但是老母亲守作业已经够心累的了,实在不想跟自己过不去,所以硬是没买过单。
有次看到吴晓波在《像医美、少儿编程这样的好行业,为何会被做烂?》里说少儿编程的单个获客成本从2018年的2000元左右上升到了如今的1万元我几乎都要觉得我们母子应该为一个行业的困难负责任了。
营销学里有一个“6次触达概念”,大意是说商家触达一个用户6次,大概率就能转化他。叛逆的老母亲被几十个号反复触达600次不止之后,不仅没生出买这些课的心思,还因为反复看到某些营销套路而感到厌恶。
那些批发感最强烈的卖课文章:
— 标题肯定不提买卖
— 长······一般都在25屏以上
— 内容乱炖各种题材和体裁
— 商品一定是用“福利”包装的
出于研究精神,我连着几个星期坚持点开每篇疑似卖课的文章,快速(兼顾严谨)地扫完。虽然那么几百篇文章卖来卖去也差不多就是那十来二十门课,我也还是会偶尔“猜到了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局”。
来看看这两个标题:


在明白套路之前,这些标题在大家眼中都不像卖课文章,对吧?猜测么要不是娱乐八卦文,就是女性情感文。可,它们偏偏还都不是这样的公众号发的。
说郭晶晶心机重这篇是一个医美平台公众号推送的,说郭晶晶镶边的这篇是一个主打绘本的育儿号转载的某叔讲故事的。
那么问题来了,已知两篇里有一篇是卖课的,你来猜猜是哪篇。

我两篇都猜错了!
一没想到医美平台也开始卖少儿课程了,二没想到育儿号提了郭晶晶,最后居然没卖书卖课。
在我刷到过的上百篇把“郭晶晶”用在标题里的育儿号文章里,它们的套路通常都跟这篇是一样的。
郭晶晶/霍启刚最近热点
⬇
郭霍婚恋八卦
(or 豪门八卦 or 省钱过法 or 其它豪门儿媳)
⬇
郭霍育儿观
⬇
天价幼儿园
⬇
上不起天价幼儿园,你还可以买课呀
看文章之前你完全不觉得郭晶晶跟少儿英语课、少儿编程课、感统课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她不是教育专家,没为这些品牌拍过广告,也没有报道显示她有投资这些公司。
但是在你被足够多的同类批发文洗脑之后,看见“郭晶晶”就有课又是那么理所当然。
我忍不住猜测,那些批发文的中心立意、起承转折、论点论据,合的难道是做广告的消费者(他妈的)“洞察”?

如果你想躲过这些批发文的骚扰,躲过存心贩卖的焦虑,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就不要打开有以下关键词句的公众号文章:
“郭晶晶”
“天价幼儿园”
“武亦姝“
“8岁之前”
“2012-2020年出生的孩子”
“幼儿园禁止‘小学化’”
“长大后没本事的孩子”
这样你大概能躲开四分之三的推课广告了。这些关键词对应着目前育儿公众号三条最常用的卖课套路:明星教你做父母、8岁前有个重要的能力要培养、少儿编程包治百病 ......
明星照我去买课
接着刚才提到的郭晶晶说。以“郭晶晶儿子天价幼儿园”为标题的文章就有卖:
x马AI课(49元10节)
《牛津阅读树》喜xx雅英语课(学完5天能还能挣8块9)
xx龙趣味英语启蒙课(19元10节)
x豆数学思维启蒙课(5节0元)
x火箭幼儿编程启蒙课(9元4节)
x比英语课(0元)
x马精灵少儿趣味数学编程课(1节0元)
xx妈妈英语阅读app
某思维导图课(89元25节视频课)
“玩出学习力”亲子游戏课(99元)
x量逗专注力培养家庭桌游课(48元等)
某儿童思维启蒙书(139元起)
xx雪儿童敏感期家庭解决方案 (不详)
xx雪蒙式家庭教育课(169-399元)
。。。。。。
为了证明我一点没夸张,我再随手放个很长的截图吧,因为我还没get好怎排版划动显示下一张图。





公众号里有“郭晶晶”和“天价幼儿园”这个组合在标题里的文章,我看了大几十篇。在今天搜索结果的头20篇里有19篇都在卖课,各种类型应有尽有。
用跳水冠军的育儿开销做噱头,把英语、思维、编程、数学、绘本、亲子关系课都包圆了。
不够你选?还能下单51块5就让妈妈时尚起来的内搭打底衫,或者给孩子在高考独木桥之外造一条路的9万欧元葡萄牙移民。
换汤不换药的方式是,郭晶晶不够,扯上霍启刚、李嘉欣、熊黛玲来凑。地摊头绳、搬家编织袋、1.6亿豪宅、田间插秧都是满满的画面感,就为了用噱头招你进来,先撑上几屏让你进入阅读状态,再完全不顾唐突地画风一转,从娱乐八卦直奔学科论文,扯点数据就开始卖“福利”。
其实不光是郭晶晶,明星只要有个大家能叫出来名儿的孩子,或者上过亲子综艺晒过娃,高手就能从大众媒介中搜到够凑成一套育儿观的内容,或捧或杀,写进文案里。
孙俪、黄磊、李湘、章子怡、田亮、昆凌、王菲……仔细数下去怕是没几个说中文的明星没有被拿来用过了。
8岁是个修仙大限

看完这些标题,我这个9岁孩子的妈妈很困惑——为什么一定要是“8岁之前”?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头两次遇到类似的推送,我还以为是有什么只有优质父母才懂的儿童身心发展理论,我因为放羊错过了,于是赶紧点开。
读多几篇,我就更加凌乱了。这些长得那么相似的标题和文章,卖的居然是各不一样的课。
男孩8岁之前最重要的能力,后悔知道得太晚……
(编x猫思维课)(荷x鱼趣味语文)
警惕!孩子8岁前,别随便报兴趣班,请逼孩子养成这种必备能力!
(编x猫思维课)
幼儿园禁止‘小学化’:孩子8岁之前,报兴趣班一定要主义这一点!
(编x猫思维课)
不是我打错了字,是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打错了!
8岁之前,千万不要随便报兴趣班!
(x易有道少儿美术课)(x易有道少儿英语课)
8岁前,请逼孩子学习这种能力,他会感激你一辈子!!
(x道少儿英语)
宝宝8岁之前怎么教?重点都在这里了!
(你拍x数学思维课)
孩子8岁之前,家长最应该教TA什么?
(爱x思感统课)
重大提醒:孩子8岁前,别随便报兴趣班,请让孩子养成这种底层能力!
(x学围棋课)
孩子8岁之前的阅历,决定上学后的学习能力,不能掉以轻心!
(《时空隧道:给孩子看的手绘历史百科全书》)
8岁前,父母在这件事上偷懒,可能害苦孩子
(《四五快数》)
8岁前,父母这样做,孩子就能变成聪明!
(《闪光的天才》)
这个王炸组合,大家一定感受一下。
郭晶晶儿子天价幼儿园曝光:8岁以前不培养孩子这一点,砸再多钱也没用!
(x程猫思维课)
假设8岁真的是某种能力养成的大限,那是按阴历算还是阳历算?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吗?早产儿应该按照什么年龄来算?
就算我们不纠结于8岁是否要精确到足月出生的那一秒,那各种公众号提供的众多选择说的都是同一项相通的能力吗?就上边举例的这些文案中推荐的课程,英语、数学思维、中文阅读、编程、历史、画画、围棋之间共通的必备的“这种能力”到底是什么呢?
我可能不了解篇篇公众号必提的那位提出“3-8岁是思维发展的黄金期”的芝加哥大学教授,但是我还没点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吗?
不是少儿编程的错,不是大语文的错,不是数学思维的错,不是在线外教的错,套路那么多是经营需求,但是妈妈们买单,不该是出于被“8岁以下必须”逼出的好奇,或者被“后悔知道得太晚”cue到的焦虑,看清套路才能选得明明白白。
少儿编程包治百病
你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你家孩子数学不好?
你家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差?
你家孩子爱打游戏?
少儿编程统统能治!
就连因为在2008-2017出生而吃了幼升小改革的“大亏”也能治!
不用害怕。推编程课的文章一定会一站式带你读懂教育部新课标、牢记有乔布斯或者其它传奇科技巨头加持的“编程很重要”名言、从某个你不认识的15岁小孩被清华大学录取的事例get到升学秘诀、看透编程语言的庞大体系和无穷作用、让孩子早十年走上人生巅峰。
最后还会抛出“不到一天一杯奶茶的钱”的来刺激父母。付了这9块9,本事、世界、未来都是你孩子的,扫码吧!
哎,我实在是看了太多的垃圾批发文了。以至于写到这里我还意犹未尽,想再说一个更细的套路。
如果一篇文章的标题在cue那些2012-2020年之间出生的孩子的父母,那么它大概率是想给你推数学思维课。如果cue的是2004-2013年出生的或者2008-2017年出生的,那么几乎100%是要卖你编程课了。
真荣幸,作为9岁孩子的妈,我感受到了来自整个教育公众号世界的关注。
扫完那么多的卖课文,我反感的并不是这些课程设计(虽然其中也有我觉得互联网根本➕不起来的),也不否认这其中有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情。但是如果教育产品的出品方在做广告时压根就把父母们当成可以愚弄的对象,营销风格就是连哄带吓,我作为家长,是拒绝买单的。
孩子不上这些课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后果吗?我这个不相信报课是最应当依赖的学习途径的妈,不觉得。
要是认识Biff、Chip和Kipper对学习英语至关重要,孩子们总有别的方式遇到他们。9岁还没接触Scratch,我的儿啊,你就什么时候有兴趣了再去学你想学的编程语言。8岁以前养成某些能力及其重要,我也不能把我9岁的孩子送去回收站啊。
当妈的刚好收到广告推送而已,大概率不会那么巧就撞上了孩子进入某个领域学习的最佳契机。
家庭教育是个性化的,但其中的喜怒哀乐父母们颇有共鸣。任何话题,你有意分享,我们洗耳恭听。
wansmallstep@qq.com
大湾童学
非功利、不焦虑,养娃路上,一起成长。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