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awtmt)。
“就地过年”成了最近的网络热词,也是很多人今年春节的选择。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七天春节假期该怎么过?
吃喝玩乐必然是假期安排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平时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熟悉又陌生,面对整整一周的假期,甚至去哪里玩、去哪里吃,都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这个时候,大众点评就成了人们查询信息、制定方案的必备工具。“跟着大家的评价,总归不会踩坑”,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但近日,大众点评上一些商家的星级不展示了,其中不乏一些五星、四星的好评商家。据了解,从2月3日起,点评对商户星级计算规则进行优化调整。
作为一个国民级APP,点评上商家的星级向来是用户判断餐厅是否好吃的重要参考标准。
眼下春节在即,大量“就地过年”的打工人准备大把花时间、撒钱,点评的星级评价规则却在调整。
面对春节难得的流量高峰却大刀阔斧的调整,点评此举意欲何为?
点评对商户星级评价计算规则“动刀”
这一次,点评对商户星级评价规则的优化调整主要包括:为使商户星级更如实、客观地反映用户的满意度,评价达到10条后才计算星级;同时,星级计算将更加注重用户发布评价的真实性和对其他用户的帮助。
换句话说,当商户的精选评价数量不足10条时,用户将看不到其星级;商户则需要积累10条及以上通过审核且来自点评用户的精选评价,星级才会被计算并展示。
同时,新计算规则也将更加强调用户评价的真实性和对其他用户有帮助。比如,发表时间越近的评价,在“评价少的商家”写的评价,有价值信息多的评价,都会对其他消费者更有帮助;而那些凑图凑字的评价,与消费体验无关的评价,都会被视为“对其他消费者没有帮助”。
所以,新规则之下,用户发布评价的诚信度、时间、用户、质量和数量等因子,都会通过大数据综合计算,直接关系到商户星级;如若发布虚假或不够有帮助的评价,反而会导致商户的星级下降。
这次调整覆盖洗浴、按摩足疗、美容美体、美发、美甲美睫、亲子游乐、亲子摄影等七个类目,于2021年2月3日生效,后续将陆续扩展至其它类目。

点评为什么要这样调整?
“星级”是基于用户评价计算得出的、反映商户为消费者提供综合服务水平的评分数据。星级可以帮助用户筛选、对比商户,找到一家综合评分符合消费者要求的商户。
通常来说,一个商家的星级越高,往往意味着顾客的反响越好,人们也倾向于到4星、5星以上的店里进行消费。
但“用户评价”的参考价值取决于充足的样本量。知名经济学家薛兆丰曾在奇葩说介绍过大数法则——合理的样本量是决定整个试验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样本量过小,无论试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均可能由于随机误差过大而无法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对商户星级的满意度,点评也曾面向百万级用户展开调研,回收了数万条反馈。其中,有81%的用户认为,评价超过10条的商户,星级才具有参考性。大多用户表示,个位数评价因数据量过少容易造成星级偏差,会影响消费者对商户真实情况的判断,进而影响消费决策。
实际上,为了吸引顾客,一些商家甚至还会钻漏洞,动“歪脑筋”,比如找熟人刷好评,甚至花钱刷好评。
虚假的好评,对用户没有帮助的评价,都将影响用户对点评的信任度和价值认可度。长此以往,对于点评平台的可信度也是一种伤害。
此外,点评这次调整星级评价规则格外强调了“公平性”。
点评方面称,星级计算规则秉承对所有商户一视同仁的原则,与商户是否与平台合作无关,合作商户中的数十万商户也在调整之列,与平台的营销产品也无任何关系。
对于商户星级评价规则调整,点评星级评价部负责人表示,“评价是点评的基石,我们坚持为用户提供‘真实可信、对他人有帮助的’评价,对刷评价等违规行为坚决抵制和打击。”
点评对于商户星级计算规则的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目标就是让星级更如实、客观地反映用户对商户的满意度,同时,让商户的星级也更具权威性和含金量。
点评的“内容保卫战”
20年前,人们如果到更远的地方或者外地就餐,要想找个不错的餐馆,他们通常只有这样几种方式:向熟悉情况的朋友打听;参考旅行指南;边走边找看着顺眼的就进去消费了。
点评的诞生逐渐让出门就餐这件事变得更加便利和随心所欲。用了近20年的时间,今天的点评已经成为“国民APP”,是人们出门就餐的必备工具。
作为最早一批成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平台,点评靠“美食推荐 ”起家,鼓励用户在其APP上自由地发表美食消费评论,之后又拓展到更多生活服务。

用户“二傻妹妹”在过去10年里就写了1500多条点评。无论是看完一部让她哭得稀里哗啦的电影,还是去了一家被吓得半死的鬼屋,她都会清楚记录下来。
2013年只身来到中国的“韩国蛋挞”,不仅喜欢中国的美食,还特别好奇中国人最爱玩什么。点评成了她了解这些信息的窗口。感受到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后,她开始写评论,之后又在点评开了一个“韩国人美食记”的话题,共写了155篇笔记,不仅给中国朋友参考,还在文末附上韩文,帮助那些初到中国的韩国朋友。
过去近20年时间里,点评平台上聚集了一大批像“二傻妹妹”和“韩国蛋挞”这样的“活雷锋”,他们在点评不只是记录每一次消费的感受,也在记录生活的点滴。
慢工出细活。点评靠着这些优质的评价内容不断壮大,也持续为维护优质内容而战。
实际上,纵观国内外的UGC(用户生产内容)平台,维护内容的优质、真实、可信几乎成了所有平台的天然使命,甚至是长期挑战。
对于点评而言,它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一些商户的虚假宣传内容,没有价值的评价以及部分用户对商家的恶意评价。
尤其是近几年,新的黑产、刷好评手段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获取更好的线上口碑,私下组织诸如“免费体验换好评”等活动 。
商家不惜成本,要求体验者撰写图文并茂的好评,这也极大提高了平台对作弊内容的甄别难度。
因此,网络上,用户对点评APP内容的质疑声时有曝出,甚至有人发问:“点评还可以信任吗?”
针对新的作弊形式,点评内部的诚信团队不断从技术、规则和举报机制等方面进行一轮轮整治。
2019年4月起,点评正式启动“清风行动”,全平台清查、打击违法、违规内容。
到2020年,他们共处理3369万条违规评价,对4.5万家违规商户做了处罚;同时处罚了4.4万个违规用户;针对商户深恶痛绝的恶意差评问题,点评也一并进行了整治。

此外,点评还将整治范围拓展到相关的网络黑灰产公司。
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比如,过去一年时间,点评对13家网络黑灰产公司进行了法律诉讼,其中4家被法院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累计赔偿金额达128万元,另外有9家已立案待开庭。
所以,点评这次向商户的星级评价规则“动刀”并非突然之举,它只是点评长期以来“内容保卫战”的一个新动作。
目前,点评的内容主要有两大产品——星级评价”和“笔记”。“星级评价”的核心主张就是“真实可信、对他人有帮助”,也是此次商户星级评价规则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记”则主要是用户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精彩生活。
在定位上,点评早已不再只是一个出门就餐的信息查询工具。它已经从“生活信息在线探索平台”转变成了“生活消费方式分享平台”。用户不仅可以在大众点评上寻找好店、写评价、进行消费决策,还可以发布笔记,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随时随地记录、分享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意味着,点评的内容生态将变得更加丰富,它鼓励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以图文、视频、直播等多样化的方式记录和分享更广泛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同时,给到更多用户更丰富、真实的内容参考。
随着用户和商户的快速增长,对于点评团队而言,这既是动力,也是挑战。他们需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兑现承诺,不断进步。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