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充电

你能不能用爱发电?

成为永动机。

唐健博

发布于 2021年2月23日

当我们身边的移动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充电”就成了家常便饭。

夜幕降临,你躺在床上,为疲惫的身体恢复能量,手机则躺在充电板上,为第二天的工作做电量准备,窗外的车库里,你的特斯拉也在做着同样的事——假设夜晚不充电,一个晚上电量的消耗很有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不充电的后果难以预料,突然断电的笔记本电脑上未被保存数据或许会丢失,你与英特网的连接会中断,甚至你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每每回忆起来总少不了等待充电的环节。如果说手机和电脑还能勉强靠着充电宝随时续命,那么电动车呢?呼叫一台充电车真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充电是一件小事没错,但试问谁又能离得开充电呢?除了那些需要固定使用的用电设备,然而一个事实是,一些可以移动化的设备已经尽可能地脱离原来的固定场景,并且越来越流行。

我们离不开充电,却又懒于充电。你看,无线充电还未普及之前,手机充电需要一插一拔,虽然是个小动作,但每天都要做一次甚至好几次。当你还需要分辨正反插头,夜里找不准充电口位置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想:要是不用充电就好了。

不用充电不现实。人得吃饭,电池得蓄能。

有了电能,我们才可以用电脑创造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可以在手机上与数千公里以外的朋友视频会面,可以驾驶电动车感受一脚油门成倍的推背感,还有各种各样的移动电子设备,提供了一些以前从来没有的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也使得这个世界更加立体。

然而没有电,这些设备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因此人们正在想方设法地增加移动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降低功耗、简化充电流程,尽可能地提供一种不插电、不断电的使用体验。

什么时候充电最合适?

第一是该设备不使用的时候,第二是该设备使用的时候。

第一种好理解,例如手机,放在一边就可以充电,夜间是最适合大部分设备充电的时间。不过电量在白天总会用完,如果充电时间较长,就可能耽误设备使用,中断正常的任务进行。

目前最常见的方式是缩短充电时间,以削弱“充电”在使用过程中的存在感。一般来说,市面上的手机都拥有自家的有线快充,最大的商用充电功率达到了 120W,充满电时间缩短到了 20 分钟。

快充也涉及其它移动电子设备,包括耳机、手环、手表和电动车等等,特斯拉的 V3 超级充电桩峰值功率达到了 250kW,最快 15 分钟可以补充 250km 的续航里程。它们所采用的快充往往会比一般的充电速度更快,来达到接近“不断电”的使用体验。

第二种,设备使用的时候充电,其实也很常见。比如笔记本电脑通常都是一边插着充电线一边使用,移动状态下也可以插着充电宝使用。手机同样可以一边充电一边使用,不过线缆多多少少会对使用造成一定的干扰。

尽管苹果在 iPhone 上复用了 MagSafe——一种以磁力吸附手机的无线充电方式,好处是不用插拔充电线,直接利用磁铁对准无线充电部位。但经过数月的用户实践,MagSafe 的使用体验并没有达到原先预期的那样美好。

MagSafe 解决了充电线插拔的麻烦,却达不到一般充电功率的要求。由于无线充电带来的电能损耗更大,产生的热量也更多,MagSafe 未加入任何散热处理,因此本身在升温的同时会降低功率来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一边充电一边使用,电量越充越少。

MagSafe 是一项好功能,但和 10 年前 Palm 的点金石(无线充电)一样,生不逢时。或许在未来,苹果改进了 MagSafe 之后,它还能继续发光发热。

无线充电行不行?行。

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板上,就可以充电。需要使用时,随手拿起来即可。没有线缆的束缚,直接省去了插拔充电线的步骤。懒人福音。对于办公室上班族来说,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用电脑,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板上,随取随用都可以满电,几乎没有电量焦虑。

为了让无线充电体验更好,各家厂商在原本通用 Qi 协议普及无线充电开始之后,推出自己的私有无线充电协议,目前最高的商用无线充电协议功率可达 50W,40 分钟就可以充满手机电量,已经比许多有线充电协议还要快。

随着无线充电的普及,未来的手机充电极有可能形成有线快充和无线快充的搭配,两者互补完成充电场景的接力,利用设备工作空余时间充电,达到接近于不插电、不断电的使用体验。

其实太阳能充电也算无线充电的一种,只是不常见于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方式——一般太阳能转换效率较低,功率不高,充电速度达不到很多移动电子设备的要求,尤其是手机来说,太阳能充电还不那么实用。

不过还是有能人,在开电动车去西藏的路上,自制了一块可折叠太阳能板。路上休息的时候就将太阳能板展开,据说 8-10 小时能将电动车电量充满,续航里程可达 420km。一路走,一路充。

无线充电的终极形态会是什么样?

事实上,无线充电技术可细分为三种方式,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和无线电波式。现如今最常见的无线充电为电磁感应式,可并不是很多人最初所设想的方式。理想中的“无线充电”应该是没有束缚,设备放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处于充电状态。

理想的隔空/远距离无线充电近几年来都一直是传闻,却很少看见实物。

近日,联想和小米先后展示了自家基于磁共振式和无线电波式的“隔空充电技术”,可以达到设备与充电器之间隔空充电。小米的隔空充电桩内置 5 个相位干涉天线,可精准探测手机位置,再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手机通过微型信标天线接收,实现数米内 5W 远距离充电。

虽然这一技术目前还未进入商用阶段,但至少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无线充电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隔空充电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智能手机,其实更是智能家居、公共智能设备理想的供能方式。只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有一道摸不起的鸿沟,需要时间来看清它的真实距离。就如同 3G 网络刚商用时的设想那样:手机与车机融合、视频聊天、全自动驾驶、AR/VR 应用、折叠屏手机等等纷纷落地,而这些设想到了今天 5G 时代才逐渐成为现实。

数字化的世界发展到今天,我们首先离不开的不是网络,而是电能。如何能让充电这件事情变得更高效、更无感且更合理,是行业一直都将面对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无线充电真的是未来,那么用爱发电是不是也可以代替充电宝?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充电」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充电」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唐健博

资深作者 线索采集微信:bourne0214密切关注智能科技产品动态及消费风向分析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