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贝壳找房

还在辛苦抢博物馆门票么?VR博物馆里啥都有

未来“云看展”也许会成为一种常态

浅蝉

发布于 2021年5月18日

早在离今年五一假期还有一周的时候,“故宫博物院门票售罄”的消息就迅速上了热搜——人们格外高涨的出游热情导致了网上预约博物馆门票成了一件与抢火车票同等难度的事情。

这次假期前,不仅是故宫门票提早销售一空,其他博物馆的门票也行情紧俏,对于没有时间抢票的年轻人和操作不太娴熟的中老年人来说,参观博物馆成了件靠缘分的事情。事实上,受时间、交通、地域、限流等因素的影响,线下看展可能会遇到诸多不便。不过在数字化技术日趋成熟的当下,“云看展”似乎正在成为解决之法。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前后,贝壳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以及北京、武汉、杭州、南京、广州、长沙、天津、成都、信阳等城市的九大博物馆,正式上线了各自的VR展厅,让更多博物馆有机会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也在这批的九大博物馆之中。点进VR博物馆的链接之后,就可以直接落地在博物馆一楼的入口处。拖动屏幕上的画面时,可以看到左侧展柜中跳出一个黑白照片的标签,如果再进一步点击互动,屏幕上就会出现包括鲁迅在内的“厦门大学教职工合影”。看完之后,通过点击馆内的不同位置,就能做到顺畅的移步换景,仿佛实现真正的行走——这也是VR鲁迅博物馆与以往那些VR展览相比最大的不同。比起寻常的线下逛展方式,“云看展”似乎多了一些高科技乐趣。

VR博物馆技术解密

要想做到这种“丝滑”的VR观看体验,背后的技术是十足重要的。

整个VR博物馆项目都是由贝壳找房的如视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的。这其实有点在人们意料之外,毕竟有句老话叫“隔行如隔山”,贝壳这个房地产服务平台听起来跟博物馆领域相去甚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贝壳的亮点之一就是线上VR看房,它所应用到的技术跟VR看展好像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如视正是贝壳旗下负责VR技术的专业团队,成立于2017年,聚焦在空间重塑等领域,包括实景空间的三维重建,也包括居住领域的虚拟AI设计,目前团队约有200人。

如视团队的产品负责人杨光向品玩介绍了这个VR博物馆项目的初衷:贝壳的VR看房技术在前期的大规模使用中已经非常成熟了,因此他们一直在考虑其他与‘空间’相关的场景,包括博物馆、会展、酒旅等,是否都可以实现VR化,由此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那么打造一个线上博物馆需要几步呢?“首先由我们专业的VR采集工作人员,使用我们自研的采集硬件对博物馆进行三维扫描,然后通过如视的能力自动处理和加工,获得这个博物馆的等比例数字化复刻空间。为了用户更好的获取博物馆信息或者展品信息,我们会将博物馆介绍、重点文物展示在博物馆VR内,让信息能够在三维空间里呈现,浏览者可以在VR内进行访问交互,边走边看,有更好的沉浸带入感。”

VR采集,是整个流程中最基础的环节,但其中的难度可不小。

与居住场景相比,博物馆的空间非常大,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平方米。同时博物馆内拥有不同的光源情况,在用户看来,前期采集到的原始VR数据可能会有很强的视觉体验差异。想要避免这种差异,就得靠后期处理,从全局的角度来智能调整每一个点位的图片的色温和白平衡,保证在整个VR里面用户的视觉感知是一致的。

在采集的过程中,设备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视团队开发了不少VR采集硬件,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黎曼”和“伽罗华”两款设备,前者通过结构光对近距离场景进行采集,后者则是使用了激光模组进行远距离采集,对比结构光,伽罗华采集误差率更小,单点位采集距离以及抗强阳光能力都要优秀得多。据介绍,黎曼的误差率为1%,而伽罗华甚至达到了0.4%,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有了前期采集的三维数据之后,工作人员还要将零散的空间拼接起来,真正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空间。具体来说,单点位采集射程有限,因而要在博物馆内的不同位置采集三维数据,然后在模型上进行贴图,并且通过后期处理保证用户拥有一致的视觉体验。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量非常庞大,所以大多通过如视自研的软件和算法进行智能化处理。

到了最后一步,为了让用户在这种超大空间场景里的VR体验更加“丝滑”,如视团队也对访问端进行了技术架构升级,减少延迟和卡顿。

不过这些步骤听起来复杂,搭建一个VR博物馆所需的时间却短得有点超乎想象。“因为空间采集和重建能力已经是我们比较成熟的技术了,所以从采集、处理到真正上线,大约只需要一周的时间。”

“云看展”,挖掘博物馆的更多可能性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窗口,庄重又沉默地矗立在过去与现代的交界处。而逛博物馆,在移动互联网为人们贡献了很多娱乐方式的当下,听起来好像是一件很“古老”的事情,但一些人却还神奇地保留着逛博物馆的热情。

在博物馆里,有时可以看到家长带着孩子一路走一路科普,也可以看到三两好友同行“打卡”;有摄影爱好者架着长枪短炮,也有人对着一件展品练习速写——博物馆里永远有流动的人群和凝固的历史。

但博物馆同样是想贴近时代的。近几年来,博物馆在数字化方面所做出的尝试一直没有停止,并且越来越体现出高科技的特点。

过往博物馆的线上展示,更多还是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相对比较平面。VR技术的引入,能够让消费者实现在博物馆VR场景内的随意游走,去查看每一个细节,了解不同的文物。VR的打开方式,更适用于现今快节奏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针对年轻群体,让大家可以更便捷的走进历史。对于博物馆而言,也在加速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助力文物保护与文化普及。

“目前,我国备案的博物馆数量是5535家,近五年,博物馆参观人数每年增长1亿人次。2019年全年举办展览近3万个,教育活动30万场,有12多亿人次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和风采。”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王莹副秘书长介绍道。博物馆运用新技术开设线上展览,在疫情期间取得了广泛关注,去年全年2000多个线上展览,有50亿人次的关注量。“这反映出来,我们愿意通过新视角新技术去感受文化——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接受度更高,对文化的渴望更甚。”

除了常规的时间、交通等因素之外,预约和限流也是自去年疫情以来降低人们进入博物馆频次的原因之一:就连平时周末想要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热门去处都得提前几天预约,不然就只能“望展兴叹”。

在这样的背景下,VR博物馆更是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逛展览的绝佳途径,即使忘记提前预约,博物馆也总是向他们敞开大门。

如视团队介绍,“这次贝壳一共上线了全国九大博物馆的VR展厅,后续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博物馆实现数字化,助力历史文化普及。”王莹也表示,未来希望通过与贝壳的合作,搭建更多的VR博物馆,让全社会通过新技术新视角,随时随地触摸历史文化。

随着“云看展”的普及,博物馆将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线下文化场馆,未来线上化游览博物馆也将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文化休闲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用VR逛博物馆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贝壳找房」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贝壳找房」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浅蝉

品玩作者 线索采集微信:fansissel关注电商、新消费、金融科技领域。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