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bilibiliwx),采访 :布欧 刘妍 作者:布欧
编辑:毛叔 运营:阿聪
当一个B站用户逝世之后,TA的账号会怎么样?
许多人可能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去年,我国的网民总数已达10亿左右,而B站的月活跃用户也在今年增至2.2亿人。每个月,一部分用户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逝世,而他们所留下的账号就成了一笔无人认领的数字遗产。
这笔数字遗产应该怎么处置?
B站给出的答案,是一个叫做“纪念账号”的功能。
当一名B站用户逝世后,逝者的家属可以将它的账号申请为纪念账号。
在申请成功的那一刻,账号会被冻结,之后任何人都将无法进行登录。同时账号的充电、打赏等功能也将逐一关闭。
而在逝者的个人主页上,会出现一段来自B站官方的悼念信息。
从此,该名用户的所有账号内容都将原封不动地保留在B站上,不会有任何被盗用、代管的可能性。
纪念账号,是B站对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遗产问题进行的一次探索。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整个团队耗费了足足小半年的时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推翻、修改。
到现在,相比B站的其他功能,纪念账号的使用人数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但参与开发的员工们却说,“这件事有超越工作以外的意义”。
一个新问题
2020年年中,B站产品运营小八突然萌生了做纪念账号的想法。
“当时我看到站内的一些UP主去世后,评论区还有许多用户在自发地留言、纪念,以及不停地回顾UP主以前发过的一些内容。”
“当下就觉得,有必要把纪念账号做起来。”
某种程度上,这个想法也不算凭空诞生。早在纪念账号这样明确处理数字遗产的功能出现之前,B站就曾经做过一些悼念用户的尝试。
2016年,一名叫做@Umika 的UP主去世了。
当时,Umika是站内一位很受尊敬的AMV(动画音乐视频)制作者。
她于2012年发布的一条名为《秋山澪与折木奉太郎的爱情故事》的AMV视频,在B站上的播放量高达700多万,直至今日都是国内AMV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当时B站还很小,一个很核心的大UP主一下子去世了,大家都非常震惊,所以我们官方也想对她表示一些尊重和悼念。”
几天后,哔哩哔哩App的开屏换成了一幅特别制作的Umika的悼念图。
“这些UP主愿意把自己的痕迹留在我们的社区,那我们也希望他能在这里拥有一个好的体验。”小八这样解释做这件事的动机。
也是出于同样的初衷,四年后,纪念账号功能的开发被提上了日程。
但小八没想到的是,项目还没进入正轨,整个团队就先陷入了争论。
第一个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界定账号的性质。
有同事认为,账号就是一笔个人遗产,可以由他人继承,甚至进行商业使用。
但也有人觉得,账号是用户自身人格的投射,当用户去世之后,这个账号应该无法再次使用。
这个讨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数字遗产最核心的归属问题。“得先把这件事讨论清楚,我们才知道纪念账号怎么做。”当时参与了讨论的社区工作人员巨巨补充。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们当时对每种情况都进行了具体的假设。
结果发现,一旦开放账号继承,将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后续问题。
“比如在B站的用户条款里有规定,账号是平台赋予用户使用的。可如果用户把自己的账号送给了另外一个人,那就相互冲突了。”
“而如果从用户使用体验的角度来看,某天自己关注的UP主突然昵称变了,稿件也被移除,直接变成另一个人,我们觉得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
在经过这样一轮又一轮激烈的商讨后,大家最终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当一个账号成为“纪念账号”之后,它将被冻结使用,不管是谁都没法再登录了。
达成一致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我们认为账号具有人的属性,”巨巨说,“它是一个人在B站这个社区里面的痕迹,当中还包括其他用户留下的评论和弹幕,是一段大家共同的记忆。”
“所以我们当时也决定,团体和企业的账号都是无法被申请为纪念账号的。因为它们并不具备人的属性。”
“我们也不希望有所谓的‘赛博死亡’,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宣布自己账号的死亡。因为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我们认为账号就是用户人格的一部分,它被永远凝固在了互联网上。”
这个决定也得到了B站法务工作人员Viki的支持。
“根据最新的《民法典》,其实去世的人也有自己的隐私权、人格权。如果他自己没有主动给别人看,就算是继承人也不一定有权利来看他的私信等内容。”
“从我们法务的角度看,纪念账号就是用来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知识产权的。所以出于保护去世者的角度,我们当时也是建议把账号整个冻结掉,其他人不能够登录。”
有关账号性质的争论就这样尘埃落定了。
在正式着手开发前,巨巨先做了一圈调研,结果让她有些意外。
“我发现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做这件事的平台。”
同时她还注意到,数字遗产的处置问题其实已经不断地在世界各国引发争议。
比如2018年,一位德国女孩自杀身亡。由于怀疑女儿生前受到欺凌,女孩父母要求 Facebook 将女儿的账户向他们开放,而 Facebook 则以用户隐私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最终女孩父母将 Facebook 告上法院。
正是因为这样的争议,世界上许多互联网公司都已经推出了数字遗产相关功能。
2009年起,Facebook 陆续上线了“悼念账户”和“委托联系人”功能。
今年六月初,苹果公司宣布推出了“遗产联系人”功能。
如果用户在生前为自己添加了一位“遗产联系人”,那么在自己去世后,该人将能访问他的照片、信息等内容。
2017年5月,暴雪推出了《魔兽世界》账号的继承功能。
也正是因为这个功能,国内一名叫小七的玩家得以继承去世父亲的游戏账号,在游戏中体会到了父亲曾经游历的世界,并一度引发了社会热议。
就像这样,在互联网时代,数字遗产的归属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调研结束后,巨巨也清楚地意识到,不管是作为国内第一家做这件事的平台,还是考虑到数字遗产本身存在的争议,她们即将要做的这件事,不会容易。
修改、修改、修改
“这应该是一个很简单就能做出来的东西吧。”
这是小八在开始做纪念账号前的想法,她在B站负责产品运营工作。
很快,这个想法被现实击碎。
光是在外在表现形式这块,她们就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现在用户能看到的纪念账号的标识是一个很简洁的灰条:
但这背后,其实是大量被推翻的方案。
她们曾经想过做一个小墓碑的标志,但考虑到站内有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UP主,大家对此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于是取消了。
接着她们又考虑要不要把用户的头像变成灰色,但最终也放弃了,因为“用户选择这个图片当头像,一定是喜欢它所有的东西,包括它的颜色”。
再到后来,她们还想过在用户的首页点蜡烛,结果再次放弃,因为“我们不只是想悼念一个人的去世,而是想把他曾经创作过的内容,曾经看过、喜欢过的东西留下来”。
就这样,在一遍又一遍的推翻与重建后,最终确定下来的,是一个克制的,甚至有些不起眼的形式。
而灰条中间的那几句简简单单的文案,当时也把她们折腾了好久。
“我们就一直在遣词造句。这里是用‘悼念’好还是‘纪念’好?还是用‘缅怀’?就类似这种。”
等回过头来,她们已经改了不下七八版。
而到了考虑纪念账号的具体功能时,又有一大堆新的问题迎面砸来。
比如:账号里的财产要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一个B站账号涉及到的收入渠道很多元,收入性质也不一样,对应的处理方案也必须有所不同。
作为法务,Viki当时给出的建议是:充电、打赏关闭,激励计划可以不关。
“因为我们认为充电和打赏是其他用户对人的打赏,当这个人去世以后,这两个通道也应该随之关闭。而激励计划是B站作为平台给稿件的奖励,并不是对人。”
而作为产品运营,小八对此也有自己的考量。
“像充电这种我们平台其实会有一定的抽成,所以我不希望在用户去世之后,我们平台还能通过逝者来盈利。”
于是综合各方意见,大家最终决定,当一个账号成为纪念账号之后,它的充电、打赏等渠道会关停,而激励则保持开启。
诸如此类的讨论和尝试就这样翻来覆去地进行着,当中有些还存在很大风险。
比如:怎么确认用户去世了?
对于B站来说,把一个账号设为纪念账号等于是公开承认这名用户的死亡。
可这一旦这与事实有出入,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整个团队最终确立了一套严谨的申请流程:
如果要申请纪念账号,必须要家属本人提供死亡证明、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并由法务部门来进行核实。
一晃眼,小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最终付出的时间和人力远远超出了小八最初的设想。
“虽然用户看来只是加了一个横条,但是从账号的禁止登录,再到充电打赏的停止,这些其实都需要单独做一个产品。”
中途她也有过自我怀疑。
“这个东西的意义会不会不大?使用人群会不会很少?”
在这之前,她做过用户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维护等产品,涉及到的用户数量都是千万级别的。而对于纪念账号,她不确定。
但这当中也有感动和收获。
“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没受到什么阻碍。大家一听到我们要做这个事情,‘那好啊’,没有人质疑过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
“我要谢谢大家。”
于是,承载着复杂的感受和美好的愿景,去年年底,纪念账号功能终于在B站上线。
那些来申请纪念账号的人
“来申请纪念账号的,大部分都是用户的哥哥姐姐。因为很多父母可能压根就不知道孩子有这个账号。”
这是客服咸鱼的一个观察。
他对接的第一位家属就是某位去世UP主的哥哥。
那位UP主当时只有一两万粉丝,但是咸鱼发现他一直在站内很积极地分享自己的生活,“把B站当成了家一样”。
还有一次是某位去世UP主的哥哥和姐姐一起来申请。
据他们说,妹妹生前是B站的忠实用户,所以想让她在自己喜爱的地方留下最后一片足迹。
咸鱼当时仔细看了那位UP主的主页,发现上面的生活痕迹很重。她把自己收藏的内容细心分了类,看起来是一个“很认真地在使用B站的女孩”。
偶尔,他也会碰到父母来为孩子申请的情况。
“曾经有一位母亲,可能因为对孩子的爱好比较关注,知道孩子非常喜欢B站,所以在孩子离世后主动前来为他申请纪念账号。”
“那个孩子是站内一名普通的用户,也没有很多粉丝。”
但这个申请最终却遭到了孩子父亲的反对。
“他可能对于把私人信息给到我们有一些顾虑,所以跟那位母亲协商之后还是决定不弄了。”
在接手纪念账号的工作之前,咸鱼接触了很多情况特殊的用户。
有人曾经在电话那头站在楼顶,准备跳下去。还有人一边聊着一边发来自己割手腕的照片。
相比之下,他发现纪念账号的家属都比较平静。
“都开始申请纪念账号了,就没有必要再诉说什么伤心事了。”
在这个过程中咸鱼要尽量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因为逝者家属会比其他用户敏感一些,所以在沟通时要尽量防止刺激到他们。
每次沟通前,他都会把逝世UP主的首页好好地看一遍,尽量去了解逝者的生平,这样在和家属沟通时就能避免触及到一些敏感话题。
如果说家属对纪念账号的需求还在意料之中,部分普通用户对这个功能的反馈就有些让人意外了。
咸鱼有时候就会遇到想帮喜爱的UP主申请纪念账号的普通用户,但只能一一婉拒。
因为纪念账号的申请人必须是家属。
还有许多用户对这项功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也给了团队新的信念。
一开始,纪念账号的申请条件中有一项是“只有投过稿的账号才能够成为纪念账号”,因为“当时觉得没有发过东西的账户,你冻不冻结它没有太大意义”。
但在纪念账号上线之后,巨巨发现有许多用户对此提出了修改意见,他们希望没有投过稿的用户也能申请纪念账号。
很快,巨巨便转变了原来的想法。
“对于我们来说,那些账号可能只是B站亿万个账号里面最普通的一个。但对于用户来说,即便没有任何作品,他们也会希望自己在离世后能被人记住,也想在互联网上留有一块自己存在过的痕迹。”
于是她们放宽了纪念账号的申请条件。
现在,只要是一个实名认证的账号,都可以在B站申请为纪念账号。
“她是真的离开了”
到现在,纪念账号已经上线半年多了。
巨巨逐渐发现,在绝大部分用户都是年轻人的B站,这个功能其实具有更多的意义。
“B站上的年轻用户,很多时候他们对死亡这件事是没有想很多的。但纪念账号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意外和死亡就在我们身边。”
嘤嘤是UP主小禾的粉丝。在她的心目中,小禾就是一个“特别温柔的邻家大姐姐”。
当得知小禾去世后,她的第一反应是:没法接受。
“就是前不久还在更新视频的一个UP主,在你心里地位也不一样的一个UP主,突然告诉你她去世了,你肯定是没有办法接受。”
“当时我就拿着手机,低着头。想哭,但是又没有眼泪出来。只记得眼睛很酸。”
嘤嘤说,小禾去世前,她从来没有细想过死亡这种东西。
“我以前比较傻,还想过自残、自杀这种东西。”
小禾去世后,她才体会到了死亡的重量。
“她以后都不会更新了。留言、私信都不会回复了。”
失落至极之时,她只能跑去小禾的页面翻看别的粉丝的留言,来获得一些慰藉。
“我们认识的都是一个小禾,但每个人和她的故事都不一样,留言的内容也不一样。看着这些留言就感觉小禾像走了没多久一样,好像还在我身边的感觉。”
对于小禾的另一位年轻粉丝小汪,他的感受也很相似。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直观的感受到死亡的悲伤。从那时候起,我从未如此珍视生命。我无法想象,要是我死了,我身边的人会有多么悲伤。”
而作为一名成年粉丝,阿P的感受更复杂。
他和小禾的关系比一般粉丝要更加亲密,更近似朋友,也因此知道了很多粉丝不知道的秘密。
比如,他其实很早就知道,小禾是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但小禾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同样沉重。
今年的4月初,阿P考研成功了。
得知消息后,小禾主动跑来说了声“恭喜你”,阿P则回了句“我真的开心死了”。
两人当天的对话便到此结束。
几天后,阿P得知了小禾离世的消息。
接下来的日子是一段漫长的煎熬。
因为粉丝里面小孩太多,他无法去向其他粉丝倾诉,只能作为一个成年人去试图自己消化这件事。
他的心中也有懊悔。
“如果那天我和她多聊两句,她也许能支撑更久一点。”
那段时间,阿P睡觉的时候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两人曾经聊过的天。
再后来,小禾的家人为小禾申请了纪念账号。
在申请过程中,阿P一直试图为小禾的家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而当小禾的账号正式变成纪念账号那一刻,他的心情也随之一变。
“她可能就真的离开了。”
阿P终于接受了这个悲伤的事实。
“在这之前可能还有一丝希望,觉得这是一个比较过分的恶作剧。但是当它成为纪念账号后,就感觉这无法改变了。”
但阿P说,随着纪念账号申请成功而来的,还有一种安全感。
“没有人可以再登录这个账号了。我们不必担心她的账号会被别人拿来做一些让粉丝感觉不愉快的事情。”
“她曾经发过的作品、评论、动态还在,就意味着和她共存的那一段时光还在。”
“它将永远保持在小禾离开前的那个状态。”
做纪念账号以来,小八常常感慨B站粉丝们的长情。
一个UP主可能已经去世好几年了,但是粉丝们仍然会每天去他的视频底下留言,和他聊最近生活里发生的事情。
即便对方已经听不到,粉丝们还是会把世界上发生的一切转告给他。
而纪念账号这个功能,正是将UP主与粉丝之间的这种羁绊永久地保存了下来。
互联网日新月异,UP主来来停停,但在账号被冻结的那一刻,所有的回忆都被瞬间定格了。
小八又想起了纪念账号上线前的忐忑。
最终的结果有一半如她所料:相比B站的其他功能,纪念账号的使用人数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但现在她却觉得,那半年的辛苦与坚持都是值得的。
逝者的家属知道,亲人之前生存的痕迹会一直被保留在这个地方。
粉丝们也知道,自己心爱的UP主并不是突然“鸽”了,而是去了另一个遥远的地方。
在由数字和信息组成的互联网上,看似虚幻的纪念账号,成了一个很温情,很恒久的存在。
(文中的小八、巨巨、Viki、小禾均为化名)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