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零跑汽车

蓄力科创板三年赶超特斯拉,零跑凭什么?

当零跑带着2.0战略声势浩大的走到台前,也带来了让行业惊讶的目标。

董楠

发布于 2021年7月19日

奇瑞新能源,奇点,恒大,威马,极氪……2016年到上个月尤其是这两年各种背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试图冲击科创板,最终纷纷折戟。

有汽车行业人士品玩/品驾表示,今年科创对科技这一点的审核尤为严格,这也是之前上述企业IPO暂缓的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汽车企业,今年零跑和哪吒也在寻求科创板IPO之路

冲击科创板意味着造车企业能够更快打通市场的融资渠道为长远发展奠定资金基础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究竟会花落谁家,至今还没有定论

虽然2015年创办,但是至少在前五年,零跑很少活跃在台前。与哪吒一样,零跑率先突围的是销量

怎么会是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今年上半年零跑的交付量位列新势力第五6T03的上险量仅次于理想one和小鹏P7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几年的培育后,呈现出了高端与低端的两极突围之势

零跑典型的造车新势力第二阵营领跑者它与哪吒一样抢占的是电动车入门级市场,经过了电动车市场第一轮大浪淘沙的洗礼,与蔚小理走过相似的路,都趟过了资质、缺钱的坎,终于迎来电动车市场的黄金发展期。

零跑T03在金华工厂下线
零跑T03在金华工厂下线

如今,蔚小理已经相继在美股港股上市,新造车第二阵营也开启了科创IPO的准备。

冲击科创板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新能源汽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零跑为例近日零跑汽车已完成Pre-IPO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45亿元,由中金资本领投,杭州市政府投资30亿元参与本轮融资。

当零跑带着2.0战略声势浩大的走到台前,也带来了让行业惊讶的目标:2025年实现80万辆目标,三年赶超特斯拉!

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公布零跑2.0战略目标
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公布零跑2.0战略目标

几乎没有人不认为这个目标过于激进。那么,零跑正式开启的2.0战略,是否足以支撑这个目标?

零跑2.0战略无非是技术产品和用户三个层面

其中技术方面尤为值得一提因为过去几年里的低调以及在售车型是入门级电动车所以很少有人会关注到零跑在技术方面的储备

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在进军造车领域之前是安防领域大华股份的创始人多年的创业经历让他对自主研发尤为坚持关于最近特别火的“灵魂论”他也表示,很认可上汽董事长陈虹的说法造车企业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朱江明认为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造车成本

零跑目前是国内新造车企业中唯一自己研发自动驾驶芯片的企业预计在今年10月上市的C11就将搭载两颗零跑自研的AI芯片凌芯01单颗算力达到4.2Tops目前零跑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也在持续扩张年底会达到100多人

按照规划零跑将在2023年底投产激光雷达方案2024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以此实现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对特斯拉的反超。

理想很丰满现实也很骨感

2020年,零跑全年累计订单1.13万辆,今年上半年,累计订单2.1万辆,朱江明称,预计今年全年实现销售6.24万辆在接下来的四年里零跑需要销量至少翻十倍

尽管零跑提出2025年将在现有T03C11基础上再开发8款车型但是现实也告诉我们市场规模不仅仅是靠车型矩阵就能撑起来的

同时相比于如何打造品牌零跑对市场的征服还存在于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这显然是要不得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性价比的标签一旦打上了冲上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比如定位在15-20万的C11试图以“满配”的诚意进入市场用户也会因此有戒心如果成本hold不住是不是会在其他地方找补

零跑C11将在今年10月上市
零跑C11将在今年10月上市

刚刚勇敢走到台前的零跑还是需要好好的包装自己

虽然具备研发实力但是零跑也不要沉迷于做“理工男”还是要让自己洋气起来拥有特殊气质的品牌不仅更吸引用户也更吸引投资人

当然零跑们还有一个抢跑机会包括小米集度这些刚刚进入造车领域的科技企业预计最早的交车时间会在2023在新一轮混战来临之前还可以借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东风加速冲刺一下

图片来源:零跑汽车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零跑汽车」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零跑汽车」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董楠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