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虚拟现实

钱学森命名的灵境世界,有多灵?

灵境世界,虚拟现实

地球知识局

发布于 2022年1月29日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diqiuzhishiju)作者:那日苏 编辑:牛肉丸 校稿:朝乾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于科技的态度也日益两极分化。有些人认为人类最终无法控制科技,而科技产品将反过来控制人类。

这些担忧,主要来自于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现代人一天面对屏幕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要随时准备接收手机传来的消息,而大数据又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推送特定的信息。在100年前,这些都是无法想象的。悲观者认为,科技正在以其自己的方式驯化人类。

与上周比下降了27%的使用时间,但还是日均5个小时以上了,被手机绑架了?(图:牛肉丸的BB机)
与上周比下降了27%的使用时间,但还是日均5个小时以上了,被手机绑架了?(图:牛肉丸的BB机)

更多人是乐观者,他们认为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并非相互孤立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共生关系。人类创造了科技,而科技推动了人类进化。

科技,新人类的DNA

人类进化究竟是个缓慢的过程,还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在学界一直都有争论。

展开讲讲到底咋进化的,主要想学习借鉴一下(送你一个“三连”  图:壹图网)
展开讲讲到底咋进化的,主要想学习借鉴一下(送你一个“三连” 图:壹图网)

如果将直立行走和大脑发育作为人类进化的标志,那么这个过程就持续了上百万年。从树栖生活到直立行走,现代人类的祖先出现了多次反复。

腰板直起来的过程是充满困难且漫长的(图:壹图网)
腰板直起来的过程是充满困难且漫长的(图:壹图网)

人的脑容量扩大和大脑神经元数量的增加,更是从南方古猿到智人上百万年中一直没有停止。就连人类脱离其他猿类独立进化,也比我们想象的要晚得多。200万年前人类祖先还和黑猩猩有过基因交流。

然而,大多数的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以一个标志性事件作为节点,那就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大约300万年前,一个猿人为了制造锋利的石斧,将石头往地上一砸。就在石头摔开的一瞬间,人类出现了。

当第一件人造工具开始出现,人类就进入到了和工具共同进化的阶段跨越石器,青铜,铁器等时代,外设装备也越发先进(新石器时代石斧  图:wiki)
当第一件人造工具开始出现,人类就进入到了和工具共同进化的阶段跨越石器,青铜,铁器等时代,外设装备也越发先进(新石器时代石斧 图:wiki)

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类是在获取了技术力的一瞬间进化。人类通过技术完成了二次进化,工具是手的延伸,望远镜是视觉的延伸,电话广播是听觉和语言的延伸。而阿姆斯特朗登月,则可以看成是人类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我们这个物种的足迹登上了多个天体。

人类通过在科技上的钻研和创新,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从生存到生活再远至宇宙的成就(图:壹图网)
人类通过在科技上的钻研和创新,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从生存到生活再远至宇宙的成就(图:壹图网)

千百年来,人类不断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强化自己的能力和感知。对于我们拓宽生存空间,改造自然有着极大的帮助。其实科技也不光只为人类改造外部世界服务,医疗、整形、基因编辑技术都可以看成是科技为改造人类自身而服务。

人类的平均寿命一再增长,得益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人体的治疗不仅提高了生命的长度也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感恩!  图:壹图网)
人类的平均寿命一再增长,得益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人体的治疗不仅提高了生命的长度也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感恩! 图:壹图网)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也是人类改造自身的方式之一。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而一个人的意识来自于他所接收的信息和自身行为得到外部环境的反馈。

这也是VR技术的出现,能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原因。VR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接收海量信息。

人脑有这样一个特性:参与的感官越多,所能接受的信息也就越多。就好像电脑存储东西一样,文字文档只占很小的空间,就算再长的文章,也比不过高清晰的图片和视频。

几年的文字存档占用的空间,还没一年的图片存档零头多
几年的文字存档占用的空间,还没一年的图片存档零头多

看书,大脑只存储文字信息;看图片的话,大脑处理色彩和形状的部分也开始活跃起来;如果看视频,大脑处理声音的部分会分析听到声音的音量音高,处理视觉动态信息的部分会分析视频里物体活动的速度和频率……

这也是我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看不如读、读不如写、写不如对话、对话不如身处语言环境的原因。人类通过感官接收信息,并在大脑中处理信息形成意识。大脑接收信息越多,形成意识体系就越快。

儿童读物以图画为主,现代人被短视频吸引...生活中正在经历的很多现象,都是这个原因(图:壹图网)
儿童读物以图画为主,现代人被短视频吸引...生活中正在经历的很多现象,都是这个原因(图:壹图网)

人脑的这个特性,昭示着VR技术的巨大潜力。钱学森就曾经在书信中表示:“我对灵境技术(即VR)的兴趣,在于它能扩大人脑的知觉,因而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以现有的VR眼镜、VR头盔等设备,就已经能给人提供视觉、听觉和动作反馈的信息体验。未来,VR技术的发展会更让使用者感受到高度的交互性,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感,真正做到: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谁能不被斯皮尔伯格构造的那个“绿洲”所吸引呢?(图:头号玩家)
谁能不被斯皮尔伯格构造的那个“绿洲”所吸引呢?(图:头号玩家)

奇幻世界,缓缓展开

VR能够让体验者进入一个多感官体验的虚拟场景,这种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科普教育领域。

科技馆是现在最常应用VR设备的公共服务场所,VR技术身临其境的体验,在现代技术科普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比如关于航天技术,一方面由于航天设备的稀缺性,一般人无法接触到真正的火箭发射器、人造卫星等设备。另一方面,航天技术的图文科普、视频动画都已经有很多了,可人们仍然很难对火箭、宇宙飞船有着直观、立体的认知。

通过虚拟现实,扩大见识和眼界(图:壹图网)
通过虚拟现实,扩大见识和眼界(图:壹图网)

在应用了VR技术的科技馆,参观者们可以近距离、全方位地观察现代航天技术的结晶,每一个部分都能细细观摩。

再比如对于地震、火灾等灾害,学校和社会都希望大家能掌握自救和救灾的能力,但真正面对灾害时,由于心理紧张也可能会忘记学过的技能。利用VR设备和技术,让用户提前体验灾难来临时各种状况,久而久之,便能消除紧张氛围和突发情况,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大有裨益。

之前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新闻,在上海一家医院,医生通过信息技术,远程为患者做了热消融子宫肌瘤的手术。在这个领域,未来VR将更加大有可为。

若将来相关技术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成熟,能最大程度捕捉并模拟环境信息,以及能实时复制出人体的动作,医生就可以在远离手术室的地方实时感受现场病人的情况,然后根据预案和病人反馈做出动作;病患也可以及时与医生作出交流。这样,医生和患者都可以隔空完成问诊、手术、复健等医疗流程。

从现代手术室的建立到达芬奇等手术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再到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手术模拟,医学培训不久的未来,VR或能解决医患比例问题,跨越地理隔阂(图:wiki)
从现代手术室的建立到达芬奇等手术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再到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手术模拟,医学培训不久的未来,VR或能解决医患比例问题,跨越地理隔阂(图:wiki)

如果相关技术更进一步发展,在模拟环境和复制人体动作的基础上,再加上捕捉人类神经元的电信号,并模拟外界刺激。那人们就可以完全脱离空间的桎梏,通过一个接收并传递外界信息的感应器,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人”或者分身。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这些年,有很多模拟人生的游戏出现,用另一个身份多截然不同的生活还是很吸引人的。随着技术的更进,可以实现不再基于互联网,纸片人作为化身,而是真正的另一个“你”,去过另一种生活(图:第二人生)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这些年,有很多模拟人生的游戏出现,用另一个身份多截然不同的生活还是很吸引人的。随着技术的更进,可以实现不再基于互联网,纸片人作为化身,而是真正的另一个“你”,去过另一种生活(图:第二人生)

感应器接收的信息,由家中的VR设备视听嗅触全方位“复制”,让你可以足不出户,但却徒步于南美热带雨林,感受那里的气温、湿度,和远处传来若隐若现的动物脚步声。

通过VR设备,你可以置身于瀑布前,高山巅,河流畔,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自然的美景 (VR模拟环境  图:wiki)
通过VR设备,你可以置身于瀑布前,高山巅,河流畔,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自然的美景 (VR模拟环境 图:wiki)

一些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去到的地方,未来的VR也可以让你去感受。比如通过对太阳表面的观察及得出的数据,VR也可以模拟太阳表面的样子,让你穿越在太阳黑子和耀斑之中,甚至深入太阳核心感受聚变的力量。

宇宙也可在你指尖,地球也能在你脚下,而你只需要躺在床上就能感受(图:NASA)
宇宙也可在你指尖,地球也能在你脚下,而你只需要躺在床上就能感受(图:NASA)

或许,想象力可以再开阔一点?让VR带你去另一个世界——微观世界。

通过模拟微观世界的环境,人就好像缩小到纳米级大小,使用者可以重新排布原子的结构。这样可能会有无数的新材料被发明出来,让人类社会进一步得到大发展。

原存于我身,反置于它身,很有趣的样子(图:壹图网)
原存于我身,反置于它身,很有趣的样子(图:壹图网)

广阔天地

VR技术拥有广阔前景,一个规模庞大的虚拟现实设备市场已经出现了。据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VR/AR头显出货量近1000万台,毫无疑问,这个数字在未来会成倍上升。

(图:IDC《Worldwide Quarterly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Tracker(全球季度AR和VR头显发货量调查)》报告)
(图:IDC《Worldwide Quarterly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Tracker(全球季度AR和VR头显发货量调查)》报告)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VR设备还是一个服务于游戏体验的新奇玩意。实际上,互动娱乐、社交、视频直播,甚至办公领域,都已经是VR技术应用的核心场景。更多未开发的领域,也已经在进行VR+的尝试。

谈到国内VR行业的发展,绝对绕不开Pico。

Pico品牌成立于2015年,在成立之初,就选择专注移动VR领域,并在VR软硬件产品、内容及应用开发等方向进行持续深耕。2015年12月,Pico 首款移动VR产品Pico 1虚拟现实头盔发布;2016年,PicoVR虚拟现实APP以及全球首款搭载高通骁龙820芯片的VR一体机Pico Neo DK相继问世。

此后数年,围绕旗下两大主要产品线:Pico G系列(3DoF) 及Pico Neo系列(6DoF), Pico陆续发布了多款广受市场好评的一体机产品,2021年5月,Pico在水立方成功发布了旗下最新一代6DoF VR一体机Pico Neo3,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VR一体机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Pico是国内VR行业起伏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同时也是引领者之一。

2016年被称为是“虚拟现实元年”,自此国内外都开始重点关注这个新兴领域。时间来到当下,从元年之后已历经多年发展,国内的VR市场也已逐渐打开局面。在此进程中,Pico凭借其在长期业务实践中积累的大量VR行业应用相关经验和技术能力,率先为国内行业市场提供多类型解决方案。

在娱乐直播领域,2019年末,广州移动基于Pico 产品和相关技术,联合CBA联赛公司,推出了VR赛事直播服务,用户在VR中的观赛视角就在赛场旁边,甚至VR观赛席就在教练席和评委席的后方。这样的位置在现实的比赛中经常被炒成“天价票”,而且一票难求。使用Pico的VR一体机的用户观众,则可以轻松坐在这个位置,感受CBA“第二直播现场”的热情氛围,为自己城市、省份的球队加油鼓劲。

直播间嘉宾现场试戴Pico G2 4K VR一体机,感受5G+VR观赛体验
直播间嘉宾现场试戴Pico G2 4K VR一体机,感受5G+VR观赛体验

在教育领域,Pico成功实践了虚拟现实功能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智慧教室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异地课程体验。其中虚拟仿真实验室可以突破很多现实条件的障碍,如疫情造成的空间阻隔、实验材料不足等,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和课程。

在企业培训、职业培训方面,Pico Neo 2 6DoF VR一体机产品,为全世界第一款“远程多人异地协作虚拟实训室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久前,禹步信息VR安全培训系统也借助Pico最新一代6DoF旗舰机型Pico Neo3 和软件相关技术支持,为中煤华晋集团的员工提供了安全培训教育。

VR技术目前还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正如上面提到的,在教育、培训、医疗等领域,VR已经逐步体现出其重要价值,相关软硬件也在随着行业变化不断迭代发展,每一次当人们以为VR已经足够神奇的时候,它又会在新的领域带来惊喜。

除了以上提及的,在城市规划、装修成果展示等等方面,相关行业的VR+行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并收获了不错的用户反馈。

我们可以想见,伴随VR终端硬件进一步普及,VR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也会进一步加速。如果VR技术发展成为一项各行各业都需要掌握的技术手段,成为未来数字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或许改变的不止是我们的科技,还有人类的生活、生态,甚至生命。

*封面图片来自:壹图网,未作出特殊说明的图片均由品牌方提供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虚拟现实」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虚拟现实」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