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我们报道过“正点闹钟”这个应用,把基于“时间”的闹钟变成了基于“事件”的闹钟,算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用户使用闹钟,管理自己的生活。而闹钟这种应用还能怎么玩呢?响Ta认为,利用时下流行的两大元素:语音和社交将闹钟包装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玩法。他们认为,人的懒惰是普遍存在的天性问题,而用社交的方式可以让用户最大限度的避免这个问题。

响Ta设计上走了一个简单的路线,没有过多复杂的功能和按钮,主页上分别显示下一个要到时的提醒、好友发来的闹钟提醒、以及发给好友的提醒。而在设置那种界面采用了圆形的图形化按钮,为自己设置闹钟包括声音提醒和设定时间两个选项。声音提醒是响Ta的核心之一,可以采用内置的多种声音,也可以录制一段语音来作为提醒铃声。而在向朋友发送提醒的界面则会多出一个“响Ta”的按钮,允许你向好友发送一个提醒闹钟,如果好友没有安装响Ta则可以用免费短信的方式发送一条提醒,短信中也提供用户安装连接,顺道推广了应用本身。为了让用户更加清楚当前页面的功能,在左下角都有一个“i”的提醒按钮,点击之后会显示当前页面的功能作用。不过在设计上三个按钮的排列和颜色都不算好看,橘红、绿色、蓝色的三种不透明按钮的设计视觉效果上并不舒服,而帮助按钮在应用使用习惯之后就变得毫无价值,却会一直占据应用的最下栏。另外一点无论是三个按钮还是两个按钮,在中下部都会有大面积的留白,让用户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
响Ta的吴炜峰告诉PingWest,他们认为现有的闹钟应用都无法弥补和解决人们懒惰的问题,语音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举个例子,类似于“今天早起要参加公司晨会,迟到了就会扣奖金”这样的语音提醒比其他各种酷炫的关闭闹钟方式都能更好的把用户从床上拉起来。而另外一个核心功能:向好友发送提醒是为了让闹钟不再是一个自用应用,对于秘书或导游这样的职业,可以将提醒日程预先发给对方,这样到点闹钟就会响起,一旦提醒者自己忙或忘了,也可以有一条以防万一的补救措施。总结响Ta,与系统自带的闹铃相比,它是语音闹铃;与系统自带的提醒事项相比,它是语音提醒;与微信语音提醒相比,它是社交版语音提醒;与大部分移动邮箱相比,它是一个专门的移动语音邮箱。
不过对于现有的模式,我也产生了一些质疑,首先语音提醒的方式是否真的有如此的吸引力,将语音发给好友还说的过去,有多少人希望早上被自己的声音叫响起床,而闹钟的本质还是对于事件发生时刻的提醒,止于用什么声音提醒,不过是附加的价值罢了。而向其他用户发送提醒则更令人疑惑,首先,抛开秘书这样的特殊工作不谈(他们完全可以利用共享日历等更专业更高端的方式),最了解自己日程安排的人还是自己,把闹钟提醒寄托于别人似乎是一个很不靠谱的方式,而对于某些特定事件的提醒,比如聚会,微信等IM方式又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需求,没必要再单独安装一个App。同样的,就算是家人或者情侣之间也完全可以利用IM,电话等方式,通常在对别人提出“在XXX时间提醒我干XXX”的需求时,希望得到的结果是这个时间收到口头、电话、信息等提醒方式,而不是让他帮助自己设定一个闹钟。
总之,用语音和社交包装过的闹钟应用确实可以产生更多的玩法,不过是否脱离了闹钟的本质呢?通过包装的方式来试图达到最好的工具应用可能还不足以说服并且抓住用户。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