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天前,奇虎360公开了一款新的硬件产品,名为“智键”的防尘塞。当然,它和我们以往所见到的防尘塞有很大的不同——它的顶部有一个圆形的按钮,通过匹配的移动应用,你可以为“智键”设定不同的操作效果,例如点击实现一键拍照、打开手电筒、接电话、截屏、清理手机等功能。
简而言之,奇虎360将防尘塞变为了一个实体的、可自定义的“智能快捷键”。
实际上,这算不上是他们的“发明”,我第一次见到这个idea是来自KickStarter上的众筹项目Pressy,而不久前,PingWest也报道过国内创业团队的类似产品“快按钮”。但问题的核心在于:为什么奇虎360要推出这样一款硬件产品,并将其售价拉低至10元?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你先看看PingWest此前的一篇文章:《“Ctrl两下”:奇虎360蚕食搜索计划的小型实验》,我们提到了奇虎360向安全卫士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功能——双击两次Ctrl键便可开启一个搜索框,用户在框内输入关键字后,就能直接显示搜索结果。这个功能的逻辑十分简单:1.降低用户使用搜索功能的路径;2.用自己在“端”上的壁垒来侵蚀百度搜索的份额。
好了,现在你的脑海里应该多少能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了吧:用户快速点击一下或两下按钮,直接弹出360搜索,“Ctrl两下”就这么直接在手机上完成了复制。
我们还不应当忽略另一个事实: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移动搜索市场也还没有一个形态成熟的产品——虽然通过“上滑Home键”就能打开Google,但在中国使用原生Android系统的用户基数并不大,Google在退出中国后的品牌效应也日渐薄弱;而百度虽然推出了“手机百度”,但需要频繁打开应用总归不那么顺畅。
这样的状况下,“智键”便给了尚未推出移动搜索产品的奇虎360一些想象空间——360官方或用户,可以将某一种按键方式对应为直接打开搜索框。这一操作路径无需经过解锁,甚至比Google Search更便捷。它也可以被用于一件杀毒、一件清理内存这些360产品的核心功能上。当然,它的用户群体也许和整个搜索市场相比还算不上庞大,但依照奇虎360在搜索上历来的态度——能蚕食百度多少用户就蚕食多少,这完全是他们会采用的方案。所以我们可以几乎可以确定,在不久之后,百度也会推出类似的产品。
跳出百度和奇虎360。我们看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应用堆叠的时代,在被用户下载后,是否能够抢占首屏,往往决定了一个应用的活跃度。所以,无论是智键、Pressy还是快按钮,都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一方面,利用人类对物理线条的感知,让用户更便捷的对手机进行操控;另一方面,便捷性带来的操作路径变化,让一些厂商能够弥补自己在系统层面掌控力的缺失,越过分屏、应用分类文件夹和系统自带的交互方式,重新建立自己的规则。
从某种层面来说,它的意义不亚于Android之于Google。这种利用硬件外设去挑战Google在Android规则的动作在未来也许会频繁发生——两年前,当小米推出第一代手机时,就提供了一个“米键”可供用户自定义操作,可惜小米自身没有什么互联网服务、加上成本和工业设计等问题,这个按键最后被取消了,但也许在未来我们会看到小米或是其他手机厂商,重新“复活”这一设计;还有此前PingWest报道过的“触控手机壳”Sensus,能够让用户直接利用它来操控手机游戏,相信我们也能看到类似产品在更广泛功能上的延伸。
或许,智能手机配件,即将成为硬件复兴的下一个主角。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