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论文

CVPR惊现「缝合怪」!韩国团队连剽10多篇顶会论文,竟评上了Oral

「复制粘贴式」抄了十几篇论文,还能评上CVPR的Oral,这个韩国团队属实有点东西!好好看,好好学。

第三方认证作者

新智元

发布于 2022年6月26日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AI_era)作者:新智元 编辑:David 好困


CVPR 2022论文惊现大瓜,而且还是Oral,前5%的那种。

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推特上出现了一个账号「自曝」,说自己在CVPR 2022上中了一篇论文,抄了10多篇别人的文章,具体怎么抄的呢?我发个视频给大家开开眼!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视频开篇,便浮现出一股浓浓的黑色幽默:

「谨以此片献给所有被剽窃的作者,我们的论文已被CVPR 2022接收。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努力工作,这是不可能的。」

 视频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mkpLduptU
视频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mkpLduptU

这里面提到的论文,便是韩国首尔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的一篇研究。六位作者均为韩国人。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206.07578?context=cs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206.07578?context=cs

不到17个小时之后,CVPR官方就做出了回应,表示已经将论文提交给IEEE进行正式调查,并且会尽快从会议记录中将其删除。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爆料精彩绝伦,作者甩锅式道歉

爆料者在Youtube上自制视频,详细对比了这篇文章与被抄袭的文章之间的段落部分,涉及到抄袭的部分几乎都是直接复制粘贴。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另外,爆料者还在twitter上新开了个「自打脸」的反讽账号,将自己扮成抄袭者,然后挨个@被抄袭文章的作者。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几位作者你们好啊!非常感谢你们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所以我们就复制了整个一个小节的内容,用在了我们CVPR的文章里,具体请见视频的xx分xx秒。」

可以说是相当幽默了。

视频发布之后还没过半天,几位当事人就陆续注册「小号」,进行道歉。

先是共同作者Byunggook Na和Seongsik Park在这条帖子下回复并道歉。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不过,在承认论文抄袭,且导师已经指示请求CVPR撤稿的情况下,甩锅给一作,只承认自己「没能发现并确认第一作者的抄袭」。

不知道一作看了这样的甩锅式致歉,心里是何滋味。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随后,一作也站了出来。在道歉的同时,表示此文已经由导师通知自己,以「作者要求」为由从本届CVPR撤稿。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不过,与前面几位的甩锅态度相比,看起来这位一作还是愿意抗事的。本人个人行为有错,能不能不要再对团队和其他共同作者进行「鲁莽的批评」了?

还真是有点「韩国式道歉」的意思。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由于实锤来的太死,又是顶会Oral,这个事吃瓜热度长得飞快,目前油管视频的点击量已经接近5万。

要知道这是个刚注册一天的新号,只有60个关注,只发了这一个视频。

10余篇顶会论文大「集锦」

这篇「缝合怪」,正可谓是集各大顶会之精华,也难怪能够入选CVPR Oral。

有趣的是,作者格外喜欢摘抄NeurIPS的论文。不知道这算不算从侧面证明了NeurIPS的质量……

第一篇是来自NeurIPS 2019的论文。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907.03907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907.03907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第二篇是被NeurIPS 2021收录的论文,一作是为华人。

基本上,首尔大学论文中第三小节的内容,都出自于「Continuous Latent Process Flows」。

再加上后面提到的第三篇和第四篇,就彻底完整了……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106.15580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106.15580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第三篇同样来自于NeurIPS 2021的接收论文。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105.13493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105.13493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第四篇为收录于AISTATS 2020的论文,华人一作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001.01328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001.01328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第五篇来自AAAI 2021,一作也是来自韩国。

这篇「Vid-ODE」给人带来一种——老乡的论文最好抄的感觉……

如果说刚才是把几篇论文缝成一段,接下来的则堪称贯穿全文的「线索」。各种方法和概念「雨露均沾」,统统搬走。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010.08188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010.08188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复制
复制
原文
原文

别看已经放了这么多,就这,实际上还不到全部内容的一半……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亲自去观看视频,BGM也十分欢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mkpLduptU。

审稿难查,「学术互信」面临崩塌

这个视频底下,众多吃瓜群众在看了视频的对比实锤后,对文章抄袭的细节反倒没那么关注,大家的争论焦点还是在几位共同作者的「甩锅式道歉」上。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共同作者跟着一作沾光,现在出事了就甩锅?如果只要检查语法,改改论文中的错误就能挂名共同作者,有这种好事尽管来找我!」

下边有人回:「有时候共同作者根本没看过文章。」

还有人表示,现在的一作道歉也是被强行按着头才表态的,早先刚爆出来时,他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现在把评论全删了而已,据说之前的画风是这样的: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感谢关心!我们这个研究和之前的文章差别很大,可能会在引用句子的时候做了一些复述,目前公开的片段未经作者确认,我回去再查查给你个答复,也希望你给我点时间来维护我「核查事实的权利」。

也有人脑补了作者抄袭全过程中的「思想斗争」,看起来挺合理的。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需要发论文——手头没东西可发——审稿人都是蠢材——随便写点啥吧,没时间找资料了,直接开抄——说不定中了呢,我们上边有人——BOOM

还有人对CVPR的审稿机制提出了质疑:

「就这个抄袭文竟然上了CVPR的Oral?CVPR没有审核抄袭的机制吗?」

对此,CVPR官推援引了IEEE关于「抄袭」的正式定义:

「未经明确声明,任何对原作者和资源的研究过程、结果、文字的重复使用均构成抄袭。所有IEEE的作者都应认同,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抄袭都是不可接受的,都被视为对专业行为的严重违背,并可能产生严重的道德和法律后果。」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然而遗憾的是,CVPR确实没有针对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核机制,不管是从时间,还是审稿人的精力上,都不可能设置这样的审核环节。

关于审稿流程的规定,都是关于人员配置和流程上的安排。

 图源:新智元
图源:新智元

实际上,不仅是CVPR,任何顶会的审稿流程,都不涉及对学术道德和学术不端的审核。不管是会议组织方还是审稿人都遵循一个基本前提,即:

论文内容体现的工作是作者们独立做出的、真实可信的研究成果。

而审稿人要评判的,是这些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换句话说,这是学术活动组织者和研究人员形成的一种互信。

即:研究人员信任久负盛名的学术活动的评价标准和结果,学术会议信任研究人员的学术操守和学术道德。

而抄袭和学术不端行为,会让这种互信变得越来越脆弱。相比起个别文章的学术不端被曝光,如果这种互信机制最终因此走向崩塌,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毕竟,信任是最珍贵的东西,一旦失去,很难找回。生活中是如此,学术界更是如此。

*参考资料:

https://twitter.com/e2v_sde_parody/status/1540087877308239874

*题图来源:pexels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论文」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论文」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新智元
第三方认证作者

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革命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