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沃尔沃

沃尔沃都进入汽车智能安全“下半场”了

沃尔沃的科技,也都体现在安全上。

JimmyMa

发布于 2022年7月8日

提到沃尔沃,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安全二字。但如果问起沃尔沃的“科技属性”,恐怕很多人并没有太多印象。事实上,科技属性同样是沃尔沃长久以来较为重视的一部分。如何用沃尔沃的风格来发挥智能化带来的便利?科技又该如何与安全挂钩?沃尔沃通过一场“麋鹿课堂”,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图源:沃尔沃汽车
图源:沃尔沃汽车

车辆安全下半场:智能化服务于安全

“自动驾驶”到底是舒适配置还是安全配置?关于这个问题,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解释。但在沃尔沃看来,“自动驾驶”将是实现“零碰撞”目标的关键,是车辆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沃尔沃将自动驾驶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以驾驶员为主导的“DRIVE”,第二步则是系统检测下的高级辅助驾驶“CRUISE”,而第三步则是标志着完全自动驾驶的“RIDE”。

 图源:沃尔沃汽车
图源:沃尔沃汽车

或许在现在看来,沃尔沃并不是在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功能上最激进的一家车企,但鲜为人知的是,沃尔沃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量产级L2自动驾驶功能——Pilot Assist 领航辅助系统。同时,S90也是国内首个全系搭载L2级别辅助驾驶的量产车。

近年来,沃尔沃同样也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今年年初的CES上,沃尔沃亮相了高度自动驾驶功能Ride Pilot。在自动驾驶方面,沃尔沃不仅有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Zenseact,同时还与自动驾驶公司Waymo展开合作。在未来,沃尔沃将采用Luminar的 Iris二代车规级激光雷达,具备300线高分辨率与1550纳米波长。同时,还将采用英伟达OrinX自动驾驶芯片。

 图源:沃尔沃汽车
图源:沃尔沃汽车

在自动驾驶的研发过程当中,数据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用户所产生的数据来进行研发、优化,也是目前常见的操作方法。但沃尔沃给予了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授权提供车辆数据。此举或为自动驾驶的研发进程带来不稳定因素,但能感受到沃尔沃对于用户的尊重。

电动化带来新课题:电池安全成为关键

随着电动化的发展,电动汽车相比燃油车而言,有着独特的安全问题,这其中尤为关键的则是电池安全。据沃尔沃介绍,沃尔沃将对供应商提供的每一个电芯进行单独检测,通过沃尔沃六大技术(低导热源阻隔、无障碍排热、智能冷却降温、毫秒快速断电、正压阻隔、自动预警),来阻断电池的热失控。

 图源:沃尔沃汽车
图源:沃尔沃汽车

而在涉水安全、低温性能方面,此前沃尔沃曾做过两次实验,一次是将XC40纯电版浸入水中12小时,随后车辆仍能行驶。另一次则是将C40冰冻在冰块里2天,随后车辆还是能照常行驶。

此外,沃尔沃还将于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展开合作,新一代的电池可将续航提升至1006km。

沃尔沃风格下的智能座舱:依旧简约

智能座舱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车里的屏幕变得更多、更大。但在车内放置一块一米多长的大屏,或是十几吋的一块“平板电脑”,但这与沃尔沃一贯的简洁设计风格并不相符。沃尔沃认为,安全、简洁、流畅才是沃尔沃所关注的。

 图源:沃尔沃汽车
图源:沃尔沃汽车

今后,沃尔沃的车机将会使用“VolvoCars.OS”,其覆盖的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 Automotive OS、QNX、AUTOSAR和Linux。同时,将会运用高通骁龙数字座舱平台作为高算力中枢。此外,沃尔沃还宣布,将与知名游戏公司Epic Games合作,利用虚幻引擎来开发人机界面。

屏幕的尺寸不能代表智能化的程度,而良好的体验才是最终目标,期待能早日体验到沃尔沃的下一代座舱。

“科技属性”一直都在

“科技”一词,其实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印象。工业革命初期,珍妮纺纱机、蒸汽机都是那个时代的“科技”。到了现在,互联网、AI则成为了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科技的直观印象之一。

Volvo Concept Recharge 图源:沃尔沃汽车
Volvo Concept Recharge 图源:沃尔沃汽车

回归到汽车。曾经的沃尔沃,在车身设计、用料上下功夫,来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这同样是一种科技,而现在沃尔沃将进入“下半场”,通过自动驾驶、电池技术等各项技术,在带来安全的同时,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沃尔沃的未来值得期待。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沃尔沃」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沃尔沃」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JimmyMa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