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品驾

为什么造一颗车规级芯片这么难

通过车规,是实现高端芯片国产化替代的重要一步。

董楠

发布于 2022年9月17日

车规级芯片顾名思义就是要符合一定的技术上车标准也是“车规”这两个字从根本上限制了一个芯片从生产到检测的长周期流程

一辆智能汽车会搭载上千个芯片包括功能芯片主控芯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SoC芯片)、传感器芯片等等满足车规级意味着芯片质量和寿命更高技术门槛更高

车规,一场技术进步与量产上车的赛跑

车规级难度最大的就是自动驾驶芯片除了生产流程要符合车规被开发出的芯片通常还要经过3-5年的验证周期

通过车规验证的芯片才能上车这个周期是无法跳过的

黑芝麻智能旗下已经量产上车的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为例,从确定产品定义到量产上车经过了三年多的时间。

 图源:黑芝麻智能官网
图源:黑芝麻智能官网

在漫长的周期里芯片企业还要紧跟高端化制程的脚步如果等到友商的先进制程芯片发布了才投入研发那意味着在通过车规的漫长时间里将会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了

所以说对于自动驾驶芯片企业来说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加速研发的脚步

量产芯片出来了更高算力的芯片也必须提上日程

为了适应高端化制程和大算力需求黑芝麻智能在A1000的基础上,今年年底将会推出新一代A2000芯片,此外,下一代A3000芯片也已经开始启动,按照规划,A3000芯片会采用5nm制程、算力将超过1000T。

除了与友商拼速度对于中国本土自动驾驶芯片企业来说2025年之前进入主机厂供应链体系也是决定生存的关键时间节点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说,2025年之前如果能上车,进入汽车厂商供应链体系,未来的机会很多如果2025上不了车,跟你相同领域的其他人上了车,基本上机会就非常小了。

而拿下客户的首要条件当然还是过车规

因为符合车规级的自动驾驶芯片寥寥加上如今车企在智能驾驶的开发速度上不断提速行业中有一种说法每增加一级自动驾驶等级算力需求十数倍上升这也让大算力的自动驾驶芯片成为热门的抢手货

但是制程越先进算力越高车规越难

智能汽车发布会上英伟达Orin高通8155几乎成为硬通货而国产芯片的使用率还仅仅只有3%,也就是说现在量产车里用了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的企业还非常非常少

算力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发布会上的重要技术指标 图源:源于网络
算力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发布会上的重要技术指标 图源:源于网络

中国芯片企业当然在拼命追赶并且我们也看到一批车规级芯片已经通过验证开始了量产上车阶段

最近美国对英伟达提出的芯片禁令虽然没有涉及到汽车芯片但是它仍然成为悬在中国车企头上的一把刀

杨宇欣说最近密集接到车企电话都在过问大算力芯片的国产化进程

实现国产化替代正在成为中国车企避免芯片卡脖子的突破口只不过这其中还有很长的探索期还有每年上亿美金的投入

设计、制造、认证,通过车规有多难

那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国产芯片企业究竟是怎样爬过车规这座大山的

从产品设计、流片、封测、车规认证和打造算法工具链,到功能安全认证,自动驾驶软件包开发再到完善支持行业生态,这是一个车规级芯片需要经过的完成流程

芯片设计阶段一个车规芯片在设计之初要符合很多相应的流程认证。比如设计阶段就要过设计流程的认证,人员的认证,包括服务器都是有比较严苛的要求。

同时自动驾驶芯片还包括很多自研的IP(芯片中具有独立功能的电路模块的成熟设计和外部购买的IP,这些也需要车规认证这个阶段结束芯片才可以交给代工厂生产

生产流程的车规是绕不开的台积电

因为生产流程需要符合车规也就是说中国芯片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自建工厂的形式来满足这一条件尤其是自动驾驶芯片涉及到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这意味着即便具备研发能力设计出来的芯片也要交由台积电代工

 图源:源于网络
图源:源于网络

著名的英伟达Orin采用的就是台积电的7nm工艺台积电几乎处于芯片代工的垄断地位同时台积电的不同工厂对于车规级芯片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车规级芯片在台积电不能转厂包括生产期间的人员培训等等都会比消费类芯片更加严格而台积电的产能决定了一个车规级芯片的生产效率

在样片到量产之间还要经过复杂的认证,包括功能安全专家认证、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和产品认证,这个周期可能还需要两年的时间。

以黑芝麻智能A1000芯片为例在其发布之前的2019年6月,黑芝麻智能已经获得了安全团队认证;2020年7月A1000芯片获得了ASIL-B ready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去年6月再次获得ASIL-D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同时,黑芝麻智能也获得了ISO9001:2015和ASPICE CL2两项认证。

2022年初,A1000 完成了ASIL-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AEC-Q100 Grade 2认证,是行业内首个完成该认证的国产大算力芯片。

AEC-Q100认证是针对芯片本身的功能安全认证需要通过独立第三方公司做非常严格的测试和认证比如加速环境应力可靠性加速寿命模拟可靠性缺陷筛查等等目的是保证芯片的安全可靠

通过车规认证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芯片进行测试

黑芝麻智能产品经理额日特举了一个例子

早期失效率测试就需要八百多颗芯片,而整体测试流程大概在半年左右如果有失效可能需要从头再来,一个认证在顺利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中间一些问题可能要重新做测试。

现在汽车行业芯片追求的失效率是零一百万的芯片失效率是零,这是相当严苛的条件。而消费类或者在工业类芯片的失效率,都是几百上千的指标。

对于芯片来说车规难点就在于汽车所经历的使用环境比消费类电子要严苛很多另外一点车规的供货周期要保证,芯片有十年稳定的供应并且保证十五年之内芯片不会出任何问题。种种这些严苛的条件决定了汽车芯片在设计制造封装等等一系列的环节需要经过严苛测试,并且需要过很长的认证流程。

比如芯片的老化实验就需要数千小时的测试才能完成,这意味着这一项测试需要的时间就达到半年甚至是一年

造车企业都不想自己融合了更多技术算法的智能驾驶方案因为芯片的可靠性问题被召回

今年黑芝麻智能A1000芯片与江淮完成定点这其中的验证用了一年的时间

杨宇欣说抢占市场的首要条件就是先证明自己产品的成熟可靠性其次是对技术方向的预判以及与整车企业在未来技术走向上的一同成长

车规是芯片国产化的重要一步迈过这一步我们才能离高端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越来越近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品驾」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品驾」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董楠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